?鄧國興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東壩中學 746400)
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鄧國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動力。在美術教學中,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陶冶審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發(fā)興趣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美國教育學家杰羅姆·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教師本身就要非常熱愛美術課,要像一滴水里的海一樣,重視自身學習和研究美術范圍內的東西,自己了解的多了再去影響他們就非常有說服力了。具體操作時,可以經常制作課件和教具,讓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再有很鮮明的比較和認識。把在美術范圍內的東西都放在心上喜歡,這樣再去影響他們就非常有說服力了。如在上15冊第三課《墨與彩的韻味》的時候,課堂教學需要學生自己準備材料,可能有部分同學因為材料多而帶不全,這個時候教師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墩撜Z》中孔子就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說美術課上準備好工具材料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帶來很多和本課有關的國畫作品或者國畫書,先上一課前奏課營造出氣氛,讓他們深切的感受到國粹水墨畫的淋漓盡致的效果。那接下去一課帶不全的人就很少,就算實在沒帶的也會想方設法去進行準備,在老師的重視和執(zhí)著下分兩課時來完成教學,孩子們會為了他們感興趣的事而做出努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fā)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執(zhí)著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秘。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得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在國畫課上,有部分同學握著毛筆手就發(fā)抖,不敢動筆,于是我鼓勵他大膽運筆,從最簡單的開始,重在體驗筆墨的情趣,不在于畫的好壞。一節(jié)課下來,全班同學都很愉快地交了作業(yè),盡管作業(yè)的質量不一,但我很高興,因為我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體驗了國畫的情趣。學生的基礎與接受能力有高低,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自己的起跑線上前進,相信自己學習國畫的能力,體會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在許可的范圍內向學生“妥協(xié)”一下,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上,常常是教師一個人說教,學生靜靜聆聽,這種模式看起來很合理,實際上只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被教師壓制著,根本無法輕松、愉悅地進行學習。鑒于此,在新時期的美術教學中,廣大教師必須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愛上美術課。如在指導學生制作裝飾畫時,我并沒有生硬地向學生講述裝飾畫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向學生展示了之前收集到的一些精美的裝飾畫,其生動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意更是讓學生不由自主地發(fā)出贊嘆。有了這一基礎,我順勢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自己動手制作裝飾畫。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熱情高漲,制作出了很多匠心獨具的裝飾畫??梢?,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分的展示空間,不僅比生硬地講解有效得多,更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興趣,一舉兩得。
鑒于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的美術教育不盡相同,基礎有好有壞,廣大教師必須在教學時引起足夠的重視,多為學生做一些示范,讓學生在直觀的觀察中加深印象,增進理解,從而大膽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比如,在學習版畫時,教師就要親自為學生示范制作過程中的刻和印,讓學生思考刻與凹凸的關系,理解印對顏色、效果的影響,由此加深學生對這一獨特的繪畫種類的認識,提高學習興趣。
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學習美術有很多課需要走出教室,實地寫生,這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作為視覺藝術教育的美術課,不但需到生活里捕捉題材內容,而更本質的是需要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感受,去真實描繪和創(chuàng)造生活。在美術教學中,根據教材組織學生以“生態(tài)游”的方式,去田野、河邊、草地上、花叢中寫生。這樣孩子們不但興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實感,而且在寬松愉快而自由的環(huán)境里,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自由發(fā)揮。如果僅憑教師說教,該怎么選景,該怎么構圖,哪些畫面需要,哪些畫面不需要,然后讓學生去完成作業(yè),這樣閉門造車,學生是表現不出來什么的。要想表現得真切,學生必須有實地的體驗,認真的觀察才行,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去聽、去看、去觸摸、去感受,嘗試直接用色彩去表達,去抒發(fā)。如在上畫一課時,我要求學生選擇適合而簡潔的畫面,運用顏色和畫具,畫一幅色彩風景畫。當我把學生帶到校外,他們歡呼雀躍,高興的選擇一處風景開始創(chuàng)作,那專注的神情,認真的態(tài)度,讓我驚訝,再觀察他們的作品,比平時在教室里畫的要仔細得多,形象得多,我想這就是源于他們走出了教室,細致觀察的結果。因此要多帶學生出去走走,讓他們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去感受生活,這樣一來,學生的感悟能力增強了,繪畫能力就提高了,自然學習興趣更濃了。
以上幾點,是我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感受。我相信,課堂激趣只有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把趣味性與知識性、科學性結合起來,并能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美術課必然會活起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也會更加濃厚。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東壩中學 74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