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珠
每到4月中下旬,牡丹盛開,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雍容華貴的“花中之王”,吸引人們不遠千里去觀看。隋煬帝在洛陽辟地二百里為西苑,牡丹花被人工栽培并且進入皇家園林。唐朝時期,牡丹栽培開始繁盛起來,種植、觀賞牡丹成為一種社會習尚,武則天和楊貴妃都喜歡牡丹。至開元中期,牡丹文化興盛于長安。許多詩人都留下佳作,劉禹錫的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保畎椎摹霸葡胍律鸦ㄏ肴?,春風拂檻露華濃”,都是千古絕唱。牡丹除作欣賞之外,還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洛陽牡丹天下?lián)P
如今,洛陽牡丹花卉已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洛陽城與牡丹花的緣分可以上溯到武則天當權時期。相傳,一個大雪飄飛的日子,武則天在長安游后苑,命令百花同時開放以助酒興。盡管各種花的開花季節(jié)與時刻不同,但是百花懾于武后的權勢,都違時而開放。唯有牡丹仍干枝枯葉,傲然挺立。惹得武則天大怒,便把牡丹貶至洛陽。牡丹一到洛陽,立即昂首綻放,花繁色艷,錦繡成堆。氣壞了的武后下令用火燒死牡丹,誰知經火一燒,牡丹反而開得更加紅若煙云、亭亭玉立。洛陽遂成為“牡丹花城”。
北宋時,洛陽對中國牡丹文化的形成作出過卓越貢獻,涌現出大批著作,如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張峋的《洛陽花譜》等。北宋張耒有詩句“江南梅花凌雪霜,桃李開盡春無光。誰知洛陽三月暮,千金一朵買姚黃。”邵雍曾賦詩:“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p>
國色天香牡丹糕
有“國色天香”美譽的牡丹花瓣也可供食用。早在唐代,以牡丹入菜就已很普遍。王維《奉和圣制重陽節(jié)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詩中云:“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無窮菊花節(jié),長奉柏梁篇。”這里的芍藥乃牡丹的別名,表明在重陽節(jié)的宮廷宴會上,并不局限于正當時令的菊花,皇家御廚還在菜肴中加入芍藥等各種花卉,以展現高超的烹調技藝。至明清時期,已經有了牡丹入饌較為完善的原料配方和制作方法。
明代的《遵生八箋》載有“牡丹新落瓣也可煎食”,《二如亭群芳譜》說:“牡丹花煎法與玉蘭同,可食,可蜜浸”,“花瓣擇洗凈拖面,麻油煎食至美”。清代《養(yǎng)小錄》記載:“牡丹花瓣,湯焯可,蜜浸可,肉汁燴亦可?!睙o論滑炒還是清燉,牡丹花瓣和花粉既可制作保健食品和飲料,又是調配高級化妝品的重要原料。牡丹花食用方法多樣,炸、燒、煎或做湯等,皆成美味。菜譜中有牡丹花銀耳湯、牡丹花熘魚片、牡丹花里脊絲和牡丹花瓣酒,等等。這些以牡丹花為主的菜肴,不僅味美清爽細嫩,而且都有食療的作用。牡丹花瓣還可蒸酒,制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
牡丹糕也稱牡丹餅,是一種以牡丹為主料的面食糕點,出自《洛陽牡丹記》,具有悠久歷史,是武則天發(fā)明的點心。據《隋唐佳話錄》載,有一年的牡丹盛開季節(jié),武則天率宮女游園觀花,看著爭奇斗艷的花兒,突發(fā)奇想,命令宮女采下大量的各色花朵與米搗碎,蒸制成糕,命名為牡丹糕,還作為禮品賞賜群臣。隨著洛陽牡丹移植各地,牡丹糕的制作技術也逐漸傳播開來。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杭州有著名小吃“金銀炙焦牡丹餅”。
牡丹皮清熱涼血
牡丹是我國廣泛使用的重要中藥材,雖然牡丹花五顏六色,但是入藥只選用開白花的牡丹,用其根皮加工制成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是常用的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中藥。牡丹入藥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在甘肅省武威縣發(fā)掘的東漢早期墓葬中,發(fā)現醫(yī)學書簡數十枚,其中有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記載。李時珍認為野生單瓣的牡丹入藥為好,人工觀賞栽培的重瓣者氣味不純,不可藥用。
中醫(yī)藥理論認為,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無毒,入心、肝、腎三經,有散瘀血、清熱、止痛、通經之功效,用于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夜熱早涼、無汗骨蒸、陰虛發(fā)熱、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復方里,一般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如清肝火、涼血散瘀的“丹梔逍遙散”,清熱散瘀、治療急性闌尾炎的“大黃牡丹湯”,治療陰虛發(fā)熱的“青蒿鱉甲湯”,治療肝腎陰虛的著名方劑“六味地黃丸”,都不能缺少丹皮。但是需注意,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F代研究表明,牡丹皮含有牡丹酚、芍藥苷、羥基芍藥苷等有效成分,有抗菌、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止血、祛瘀血、清熱解毒、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痙等藥理活性,還能促進單核細胞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下面介紹2個藥膳組方。
1.牡丹銀耳湯
食材:牡丹花2朵,銀耳30克,清湯、精鹽、味精、料酒、白胡椒面各適量。
做法:白牡丹花瓣洗凈。銀耳放入盆內用開水浸泡膨脹,擇洗干凈控干備用。清湯倒入凈鍋內,加入精鹽、料酒、味精、白胡椒面,燒沸撇去浮沫。銀耳放入碗內,倒入調好的清湯,上籠蒸至銀耳發(fā)軟入味時,取出,撒上鮮白牡丹花瓣即可食用。
功效:湯清味美,清淡爽口。具清肺熱、益脾胃、滋陰、生津、益氣活血、潤腸強心、健腦、補腎、解毒之效。
2.牡丹花粥
食材:牡丹花20克(干品6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牡丹花脫下花瓣,漂洗干凈。粳米淘洗干凈。取鍋放入清水、牡丹花,煮沸約10分鐘,濾去花瓣,加入粳米,煮至粥成,再加入紅糖調味后食用。
功效:粥稠清香,具活血調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