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憶剛
(河南省地礦局第四地質礦產調查院河南鄭州450000)
關于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探工作的幾點建議
■方憶剛
(河南省地礦局第四地質礦產調查院河南鄭州450000)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也迅速上升,使得對礦產資源的開采深度逐漸增加,開采的難度也相應增加。文章以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為研究對象,首先分析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和基本的勘察思路,接著闡述了當前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探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最后針對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探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探建議
伴隨著工業(yè)化以及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內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使得礦產資源的需求也迅速上升,礦場資源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凸顯,國家在礦產資源勘查方面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因此研究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探工作極為必要。
1.1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
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主要包括:我國礦產資源總量較大需要量較大的礦產儲量不足礦產資源富礦偏少礦產資源規(guī)模偏小礦產資源共生伴生較多。具體來說:第一,我國礦產資源總量較大。我國礦產資源總量較大,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所以人均占有量較低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53位。第二,需要量較大的礦產儲量不足。我國使用較少的礦產資源相對豐富需要量較大的礦產儲量不足。如銅和鋁土礦產我國需要量較大但儲存量不足,占世界總量的比重較小。銅和鋁土礦所占的比重分別為4.92%和1.44%。鎳、鋅、鉛的人均占有量,也比世界人均占有水平明顯偏低。第三,礦產資源富礦偏少。我國目前礦產資源貧礦比較多而富礦比較少開發(fā)的難度較大。銅礦僅有0.87%的平均品位。鋁土礦大部分是水硬鋁石這樣就加大了采礦成本。第四,礦產資源規(guī)模偏小。礦床中小型的偏多超大型的偏少礦產資源整體規(guī)模偏小。如銅礦有九百多個產地而只有2.7%的大型礦床,8.9%的中型礦床,88.4%的小型礦床小型礦床占了絕大多數。第五,礦產資源共生伴生較多。礦產資源種礦單礦較少洪生伴生較多。因為礦石成分較復雜所以選礦難度就會加大。也加大了礦山開發(fā)投資和采礦成本。據專家預測有色金屬為幾年到十幾年的儲量年限。按照這個年限進行統計,到了2020年能維持生產的不足20%。所以要抓緊開展尋找新礦山并高度重視此項工作。
1.2有色金屬礦產資的勘查思路
在老礦區(qū)開展找礦工作具備一定的特性,因此我們需要充分借助地質科學理論和勘察技術的更新去實現對礦產資源勘查方法的全面調整和創(chuàng)新。在礦山邊緣找礦時,需要首先全面分析成礦地質條件,同時采取適宜的物探和化探方法,最后進行工程驗證。在礦山外圍找礦的時候,首先需對地質條件進行分析,然后對蝕變礦化的遙感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然后采取化探方法,再進行地面物探,最后采取工程驗證即可。通常來說,對于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主要分為四個步驟,也就是預查、普查、詳查和勘查。
2.1地質勘查工作程序不夠完善
地質勘察工作程序不夠完善和合理,通常都是從普查開始,到后期的詳查,并未對每個階段進行詳細的技術經濟分析。
2.2地質勘探工程投資管理存在不足
地質投資管理方面存有不合理現象,也就是說投資的費用主要由國家的地市事業(yè)單位來負責,使得很多地方出現吃大鍋飯現象或者僅僅依據工作人員和工程量的大小來靠“米”吃飯。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合適的。
3.1改變衡量地質勘察工作效果的評價方法
應逐漸擯棄傳統的只依據所探獲儲量的多少來對地質勘測工作的經濟效果來予以評價。雖然地質勘探工作的終極目標在于獲得大量的有色金屬儲量,但是這些地質儲量都需要經過采礦、礦石質量分析和選礦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之后才能最終得到,也肯定可以最近加以利用。如果我們忽視了工業(yè)利用這一最為基礎的條件,僅僅追求表面上更多的地質儲量,則勢必導致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探礦工程方面,進而導致大量的資源積壓和浪費現象。目前所運用的地質工作方法和程序已經在實際工程中運用多年了,即便存有不足和缺點,我們也不能全盤予以否定。要完全推翻有的地質工作方法,我們既做不到也完全沒有必要。鑒于其涉及到的面很廣,再加上情況非常復雜,所以只有通過逐步解決關鍵問題的方法來將其變得更加合理化,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轉變礦產評價和勘探的依據。
3.2正確使用地質勘察事業(yè)費用
地質事業(yè)費應該根據是否有利于新礦點的找礦和評價來進行分配和利用,不應根據國家的需要隨便的進行勘探,而是根據新勘探區(qū)是否具有有利條件以及其他約束條件進行勘探,遵循對投資費用發(fā)揮最大效用的原則。而在地質勘探工作的指導思路上,應該積極的進行普查勘探及礦產評價,這些費用還是由國家的地質事業(yè)部門來支付,還可以從擬建的有色金屬企業(yè)的基礎建設費用中支出
3.3對礦山的發(fā)展進行長遠規(guī)劃
我們知道,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具備投資大,且從勘探階段直到后期的投產需要相對較長的周期。為最大限度的避免有色金屬企業(yè)盲目投資行為,需要依據規(guī)劃建設的嚴肅性特點以及對勘探工作起指導及控制作用的原則,對其進行長遠的規(guī)劃;同時加強資源方面的保護工作,必須要在對礦山發(fā)展進行長期規(guī)劃的基礎上對礦產儲量的利用率進行提高。
總之,有色金屬資源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其具備開采之后不可再生的特點。因此在地質勘查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嚴格遵循相應的勘察程序和原則,確保礦產資源的順利開發(fā)。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避免礦產資源開發(fā)浪費現象的發(fā)生,對礦山進行長遠規(guī)劃,確保有色金屬資源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進而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1]劉顯峰.有色金屬地質金剛石繩索取芯鉆進工藝分析 [J].黑龍江科學,2014,11
[2]葉文忠,譚少初.淺析有色金屬礦產地質勘查中的安全隱患及對策 [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1
[3]吳躍峰,朱培輝.基于金屬礦床深部找礦中的地質分析 [J].低碳世界,2016,03
[4]高國龍,張望,周連碧.有色金屬礦區(qū)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控技術與實踐 [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五卷)[C].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13:4
P621[文獻碼] B
1000-405X(2016)-8-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