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秀梅
少兒舞蹈編排方式的分析與解讀
文/張秀梅
少兒舞蹈強調(diào)豐富兒童生活、拓展兒童教學空間,它的個性鮮明且極具趣味性。所以以上這些因素也決定了少兒舞蹈在編排思路、方式上與成人舞蹈的本質(zhì)差異。本文主要從少兒舞蹈的編排原則出發(fā)點、主題、手法來解讀它的藝術性,使其在編排方式上擁有更廣闊的思路與可塑性。
少兒舞蹈;編排方式;藝術性;原則;主題
少兒舞蹈就是集合了趣味性、單純性與通俗性等個性特色的少兒藝術表演形式。少兒舞蹈承載著啟蒙化藝術教育引導少兒成長的作用,所以在對少兒舞蹈進行構(gòu)思編排過程中應該完全站在少兒的視角來嘗試創(chuàng)作,給出更豐富的少兒舞蹈編排方式,最好能從全面的角度來關注少兒的健康成長過程,深化他們對舞蹈藝術的理解。
1.1 以童心童趣為出發(fā)點
少兒舞蹈編排應該講求趣味性,目的就是讓孩子能通過舞蹈玩起來,并鍛煉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所以在這里,童心童趣應該成為少兒舞蹈編排的出發(fā)點。童心童趣應該貫穿于舞蹈表演的整個過程中,讓他們能夠借舞蹈來憧憬和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從而激發(fā)童趣。一般來說,少兒舞蹈的編排理念很簡單,那就是盡可能的表達兒童生活的真實體驗與心理活動,這也符合兒童作為新生人類的審美情趣,同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對美的內(nèi)涵感受,因此在編排過程中一定要將少兒的天性融入到其中。舉例來說,在《跳皮筋》這套少兒舞蹈中,編舞者就盡量安排許多少兒加入到隊列中,讓他們在五彩繽紛的皮筋中變換隊形位置一起跳皮筋。這種編排方式也讓少兒的日常游戲生活與舞臺表演完美結(jié)合于一體,讓舞蹈充滿了生活味道,就像在看一群孩子在街上跳皮筋,非常寫實。所以在少兒舞蹈創(chuàng)作編排中加入孩子常玩的游戲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嘗試,諸如此類的其它游戲項目也可以融入到少兒舞蹈編排中,營造歡樂氣氛。
1.2 以真善美為歸宿
少兒的內(nèi)心是單純的,他們渴望真善美,這也是典型的少兒形象。因此少兒舞蹈在編排模式上也應該走這種真善美路線,將該路線作為少兒舞蹈編排的理念歸宿。比如在《小漆匠》這段少兒舞蹈中,編排者就可以體現(xiàn)勞動的辛勞與價值,從小就教會孩子要熱愛勞動、珍惜勞動為自我所帶來的那種快樂和充實感。而在舞臺設計與服裝設計編排方面,少兒的衣著與所拿的工具都非常貼合現(xiàn)實生活,就是希望通過少兒的肢體語言來讓他們在舞蹈中充分感受生活。體驗那種舞蹈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讓少兒懂得珍惜生活中美好的東西,更加熱愛生活。
在分析少兒舞蹈的編排方式前要明確編排主題,通常情況下少兒舞蹈的題材都要取材于兒童生活,只要在編排手法上以兒童的生活為軸心,并加以深入觀察,就能夠做到對兒童愛好興趣及心理的深度挖掘,掌握好少兒舞蹈的編排主題。本文認為,少兒舞蹈的編排主題首先應該以陽光快樂為主,因為少兒舞蹈的編排并非注重技術性,而更重視娛樂性和積極性。所以在編排過程中多多加入幽默詼諧因素,可以極大程度帶動少兒情緒,讓他們更樂于參與到舞蹈其中,形成共同合作的凝聚力甚至榮譽感。例如在舞蹈《微笑的小天使》中,就選擇了用一群女孩來共同舞蹈,讓她們夢想自己成為了天使,在天空自由飛翔,相互嬉戲。整個舞蹈編排方式不但靈活自由,編排內(nèi)容也天馬行空,形象鮮活,充滿純潔與美好,讓少兒不斷渴望去追求舞蹈中所描述的美好事物。
再者,少兒舞蹈的創(chuàng)作主題也更應該具有時代性和教育性,對其的編排一定要拓寬視野,從當下社會環(huán)境著眼看問題。例如《綠色池塘》就是這樣一部以少兒童話視角為主視角的,讓人類重新審視自身生存環(huán)境的環(huán)保題材作品。這種題材對少兒成長來說非常有價值,因為它用舞蹈藝術的形式告誡兒童一定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倡導綠色生態(tài)文明。如此貼近當下社會現(xiàn)實的舞蹈編排理念,它的教育意義也足夠深刻。
少兒舞蹈編排的方式要依托于主題,圍繞編排原則框架來構(gòu)筑血肉。從整體來看,其編排方式應該注重3點主要要素。
首先是在結(jié)構(gòu)主線層面,考慮到少兒對舞蹈藝術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較復雜的舞蹈編排絕對不適合于少兒的理解能力。如此就明確了少兒舞蹈在編排方式上一定要以單一主線為主,即一條故事線貫穿始終,讓整個舞蹈故事都以前言、過程、結(jié)局的簡單格局來推進,再在其中塑造鮮明的少兒舞蹈角色形象,并從中揭示一些創(chuàng)作主題和舞蹈表演效果。
其次在音樂搭配層面,主要以輕松活潑為基調(diào),在舞蹈編排過程中強調(diào)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提升它的重要性。在音樂選取時針對少兒舞蹈表現(xiàn)效果來進行有針對性的選取,從而利用較強的動感旋律、音樂節(jié)奏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潛在好動天性。所以在舞蹈編排音樂方式的選取過程中,必須抓住所參加表演少兒的特點,選取他們熟悉和喜愛的音樂。
最后在舞蹈編排的表現(xiàn)手法層面,要以混搭舞唱作為創(chuàng)新模式來深層次體現(xiàn)少兒豐富多彩的世界,給予他們異想天開的機會,這也是從多角度來豐富少兒舞蹈編排方式及內(nèi)容的多樣性。同樣也可以采用舞蹈中演唱這種類似于音樂劇的形式,例如《大森林的音樂會》就屬于這種舞蹈混合歌唱的少兒舞蹈作品。在舞蹈編排方式中豐富藝術表現(xiàn)手段,能夠更加深受兒童的喜愛[3]。
少兒舞蹈的編排應該承載著娛樂兒童、教育兒童的雙重功能。它不但促進了少兒的智力因素,也促進了少兒的非智力因素,關鍵是培養(yǎng)了兒童學習藝術的興趣,讓他們從小就具備了較高的藝術素質(zhì)及審美理解能力。所以在少兒舞蹈編排方式的選擇與運用上一定要做到迎合兒童心理并同時做到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在舞蹈游戲中教育兒童,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文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