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球物理勘察院 廣西 柳州545005)
淺談廣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安全標準化管理創(chuàng)建及提升
■彭杰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球物理勘察院 廣西 柳州545005)
從2010年開始,國務院陸續(xù)下文對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全國各行業(yè)陸續(xù)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摸索創(chuàng)建。2015年,我院著手制定標準化創(chuàng)建工作實施方案,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于6月13日順利通過柳州市安監(jiān)局組織的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獲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yè)證書?,F(xiàn)就我院在標準化創(chuàng)建中的心得體會和下步工作的提升進行粗淺探討。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安全生產管理的首要元素當為制度建設,明確崗位職責,依律辦事。我院借此次標準化創(chuàng)建,重新梳理了原有的管理制度。依據(jù)《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分辦法》和《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guī)范》要求以及本院現(xiàn)有的生產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管理實際情況查漏補缺,主要新增了院級安全生產目標與年度工作計劃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文件與檔案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和持續(xù)改進管理制度,將院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修整合擴充至20個。新的制度較之前相比在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上更為全面,從事前的目標制定到事中控制、再到事后績效評定持續(xù)改進均有具體的措施。
臺帳是安全基礎管理的重要工具,不僅可以記錄、反映安全生產的過程動態(tài),而且為強化安全控制提供重要手段。2014年以前我院對臺賬基本是沿習“三標”(質量、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三個管理體系)管理思路“凡做必留下證據(jù)”。但這樣的臺賬建設過多依賴于質安員個人的素質,有時不夠全面。2015年2月廣西地礦局下發(fā)《廣西地礦局地質勘查安全生產管理臺帳》,有了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臺賬范本。臺賬系統(tǒng)性較強,所涉及的專業(yè)覆蓋面廣,我院積極跟進學習,但難免出現(xiàn)部分項目宣貫督促不到位,項目負責人對安全資料不重視,應付了事,依賴分院專職質安員來“做”安全資料,針對此種情況,院安全管理部門借鑒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的要求對臺賬進行分類細化,每次到項目檢查均耐心指導,并對安全管理較好的項目負責人實行獎勵,項目安全臺賬推廣學習。項目完結后安全管理資料隨技術類資料一并歸檔,確保每一項安全管理行為留下記錄可查。這些基礎性工作是安全標準化臺賬分類造冊的堅實基礎。
我院每年都會開展層次不同的職工安全教育培訓,年培訓職工人數(shù)均在500人/次以上,聘用的農民工也有兩三百人,培訓的時間其實達不到相應的學時要求。對于野外項目短期或臨時用工的安全培訓,存在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多數(shù)依賴于項目負責人或安全員進行培訓,培訓水平參差不齊。礦山地勘類項目周期相對較長,用工數(shù)量和工作內容相對固定,普遍采用會議、答卷等方式進行培訓;但是一些“短、平、快”的物探項目,項目野外工作量只有三五天甚至一兩天,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可能僅有寥寥數(shù)語的“交代”,項目負責人不舍得將時間“犧牲”在安全培訓上;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工勘項目,存在多次轉包,作業(yè)人員流動性大,安全意識較差現(xiàn)象,培訓難度也隨之更大。為此,如何能針對我單位的用工特點對臨時用工進行有效全面的三級教育,是安全管理部門和項目負責人下步工作需要多動動腦筋的。
何謂“標準化”,指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guī)則的活動。我院大至二級生產部門,中間至各專業(yè)小組,小至項目組,如能將標準化管理從最小的管理元素-項目組層層往上壘進夯實,全院便能形成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標準化管理模式。目前院逐步形成了一套項目安全標準化臺賬,主要包含:環(huán)境因素識別與風險評價記錄、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記錄、項目人員培訓考核記錄、技術交底記錄、項目施工組織設計、開工驗收記錄、每周安全例會記錄、聘用人員動態(tài)信息管理記錄、隱患排查記錄等,項目部要求安全管理網(wǎng)絡圖、安全責任制、項目組安全崗位操作規(guī)程、應急預案均打印上墻。今年,院進行安全考核時采用以項目為單位進行動態(tài)考核的新形式,除注重個人的安全素質考察,更注重團隊的項目安全管理能力,雖考核工作量較大及繁瑣,但不失為今后安全管理的一個新突破點。
隱患排查與治理驗證是安全工作的中心,臺賬做得漂亮,現(xiàn)場的安全工作做不好也是白搭。首先,院要求各生產部門形成項目情況動態(tài)周報,便于安全管理部門掌握第一手項目運作動態(tài)。其次,在生產現(xiàn)場,從人、機、料、法、環(huán)、測六個切入點進行隱患排查。但是隱患的整改驗證一直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我院項目遍布區(qū)內各地,大部分隱患的驗證只能依靠電話詢問,反饋照片,二次安全檢查等渠道進行驗證,可能存在周期長、整改效果不理想、照片擺拍等情況,甚至有的隱患整改需要時間比剩余工期還長。為改變此種狀況,我院力爭通過加強安全教育、獎罰結合等方式來改善。
2015年6月,我院在原有基礎上重新匯編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但是缺乏實際演練來驗證預案的操作可行性。每年舉辦的演練僅僅局限于消防逃生、應急衛(wèi)生急救,簡單外傷包扎等幾類,對于已識別為重要危險源的項目(如基坑坍塌)并沒有進行實操,桌面演練只是流于形式。在下步工作中應注意每年有計劃的分批次,分種類演練,特別是對已識別為重大危險源的事件,要逐步驗證應急預案的實操性,將預案活起來,不僅僅停留在紙面。
(1)我院三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雖已評審通過,但如何能將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三標”管理體系融匯形成合力,成為一件為我院量身裁體的大衣,如何能將標準化管理的概念植入項目組,這需要安全管理人員持續(xù)的宣貫,更長時間的默默努力,不然標準化管理則達不到創(chuàng)建初衷。
(2)目前我院面臨市場經濟下滑,多數(shù)項目普遍存在項目工期壓縮、安全投入少、技術人員配備緊張,管理工作難度加大等特點,在現(xiàn)場檢查中隱患不絕,但標準化管理的要求卻更高,對每一步工序環(huán)節(jié)的安全管理要求更加具體全面,生產與安全二者之間的相鋪相成又互相制衡的矛盾日益突顯,在“堅決守住安全這條紅線”的理念下企業(yè)如何生存發(fā)展,也是下一步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