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果農發(fā)現自家果園的葡萄果梗果粒變褐、脫落,很可能是感染了葡萄白腐病。葡萄白腐病又稱腐爛病,是葡萄生產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國各葡萄產區(qū)都有發(fā)生,華北、東北黃河故道危害嚴重,果實損失常達到20%~40%,個別果園損失可達90%以上。果實進入著色期與成熟期,其感病程度會逐漸增加。接近地面的果穗,易受越冬后病菌的侵染,同時下部通風透光差,濕度大、容易誘發(fā)病害。該病流行性強,而且高溫高濕氣候條件最易發(fā)病,特別是暴風雨或雹災后,造成大量傷口更易發(fā)病。其防治方法如下:
1. 做好果園清潔工作以減少菌源。
2. 改善架面、通風透光,及時整枝、打杈、摘心,盡量減少傷口,提高果穗離地面距離,架下地面覆黑地膜占地面的60%,注意排水降低地面濕度。噴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和根施復合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等一系列措施,都可抑制病害的發(fā)生和流行。接近地面的果穗可進行套袋。
3. 藥劑防治。在葡萄芽膨大而未發(fā)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40~50倍液。花前開始至采摘前,每15天至20天噴1次藥。1∶0.5∶200式的波爾多液,80%大生600倍液,75%達科寧600倍液,12%綠乳銅800倍液交替使用。施藥必須要穗穗打到,粒粒著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