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海
?
本報首次上兩會
■高洪海
中國檢察報第一次采訪全國兩會是在1992年3月,那時報社成立還不到一年。報紙從1991年的周一刊改到1992年的周二刊,到1994年的周四刊,再到1996年的日報,一切仿佛在轉瞬之間。如今,時間過去了25年,記憶大多已模糊,但仍有許多歷史碎片留在我的腦海當中。
1992年春節(jié)以后,大約是兩會的前不久,報社領導劉佑生在部主任會上布置關于兩會采訪的事情。當時報社還沒成立編委會,報社的編務、采訪和一些常務事項都在部主任會上解決。
經(jīng)了解,上兩會采訪須經(jīng)過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xié)新聞局的批準才能領到采訪證件,中國檢察報能有幾個采訪名額還是個未知數(shù)。劉佑生派我和人大、政協(xié)兩家新聞局聯(lián)系。
我先聯(lián)系了政協(xié)新聞局,他們按大報標準答應給一個文字記者、一個攝影記者兩個采訪名額。向劉總匯報后,我隨即開好介紹信去全國政協(xié)取報名表。我又和全國人大新聞局聯(lián)系,他們說只能給你們一個文字記者名額。我提議邀請人大新聞局的同志到東交民巷最高檢招待所吃個便飯,加強聯(lián)系。那天,劉總帶著報社的幾個部主任到了東交民巷27號,有新聞部主任王運聲、文藝部主任楊振俠、總編室副主任王憲福和我,我當時擔任攝影美術部副主任。不一會兒,經(jīng)不住我的盛情相邀,人大新聞局的同志也到了。新聞局的同志告訴我們,今年采訪人大的名額已經(jīng)報領導批過,不能再增加了,明年可以增加攝影記者。通過這次聯(lián)系,中國檢察報和人大新聞局建立了聯(lián)系,又得到了來年可以增加采訪名額的承諾,雙方皆大歡喜。劉總自帶酒水,在最高檢招待所花了100來塊錢,也算豐盛。
回來以后,報社決定,由王運聲、郭春濱和我三人參加第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xié)第七屆五次會議的采訪報道。王運聲是檢察院重建后進入檢察機關工作,還在基層當過副檢察長,經(jīng)常寫些新聞報道,手頭很快。郭春濱從法制日報作為采訪骨干調(diào)到本報,科班出身,采訪經(jīng)驗豐富。我則是從機關轉行到報社,從業(yè)余攝影到專業(yè)新聞攝影,差距太大。
初次上會采訪,我做了許多功課,先找了王文瀾、鄧維、賀延光等人80年代以來采訪兩會的優(yōu)秀攝影作品仔細品讀。雖是讀懂了一些,但作為一個沒有新聞采訪經(jīng)驗、新入行的攝影記者,進行這樣的重大采訪,仍是一頭霧水。但是,無知者無畏,越是不懂,越是不怕。
中國檢察報第一次兩會采訪,是一次松散型的采訪,各自制定采訪計劃,各跑各的單幫,然后回報社給劉總看稿后向總編室發(fā)稿。當時中國檢察報是每周出兩期報紙,每期四個版,沒有開設兩會的專欄,更沒有兩會的專版和專刊、特刊,版面很有限,發(fā)稿量不大,如果不是當天出報,有大把的時間寫稿、進暗房沖洗照片,所以,報社第一次采訪兩會,也沒有集中住宿和統(tǒng)籌采訪,都是劉總一手指揮。那段時間,我白天跑大會、跑駐地,晚上在暗房做照片,基本上住在報社。
從3月18日政協(xié)開幕到4月3日人大閉幕,中國檢察報出了五期報紙,而人大閉幕的消息,是三天后4月6日的報紙出版。雖然出報的節(jié)奏慢了幾拍,但是作為一個剛入道新聞攝影的新記者,我采訪和出照片的節(jié)奏不能慢。為了節(jié)約經(jīng)費,主要使用黑白膠卷,回報社自己沖洗,然后送劉總審閱。劉總是個敬業(yè)的標兵,在中國檢察報創(chuàng)刊的初期乃至檢察日報時期,他基本上每天都是后半夜回家。
就在劉復之檢察長向全國人大作工作報告的前一天,劉總對我說,老高,你得想辦法把劉檢作報告的照片拍回來。檢察報采訪人大的記者只有王運聲一人,他是文字記者,不方便拍照片。我是采訪政協(xié)的攝影記者,進不了人大會場。事不宜遲,我趕緊到圖片社,花80多塊錢買了兩個高感光度膠卷,讓同事王剛開車,趕到法制日報,找到了攝影部主任王毅,他是當時兩會上少有的幾個能上主席臺又掛雙證的兩會記者,我把裝好膠卷的相機和另一個膠卷交給了他。王毅說:老高,你放心,我保證完成劉總交給你的光榮任務。
第二天大會結束后,王毅在約好的地點把相機和拍好的膠卷給我,我馬上到圖片社用“立等可取”的方式洗出來,照片出來后即刻送劉總。劉總看過后說好,問是誰拍的,我告訴他是法制日報王毅。劉總說,王毅有功,獎他兩個膠卷!
在采訪中,有些事情很有意思。比如,畫家韓美林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分組討論的時候,我聽了他的發(fā)言,他說,“我11歲參加革命,當兵的時候還沒有槍高,但在部隊有飯吃,還能學文化,部隊培養(yǎng)了我,我成了畫家,還有這么高的榮譽,我熱愛黨,我能吃苦,不怕受累,但是我不受氣?!闭f著說著,他有些激動,站了起來。當時,文化部長劉忠德也在場,對韓美林說,老韓你別著急,坐下慢慢說。韓美林道出了事情的原委:政協(xié)開幕那天,他從家打了“面的”趕往大會堂,他有大會發(fā)的車證,一路暢通無阻,可就是到了天安門廣場,警察見是“面的”,怎么說也不讓進。韓美林問劉忠德:劉部長你說,誰規(guī)定了“面的”不能進廣場?大家都笑了。
(作者系檢察日報社原攝影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