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很喜愛曹植的才華,因此想廢了曹丕轉(zhuǎn)立曹植為太子。當(dāng)曹操就這件事征求賈翊的意見時,賈翊卻一聲不吭。曹操就很奇怪地問:“你為什么不說話?”
賈翊說:“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問:“你在想什么事呢?”
賈翊答:“我正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致災(zāi)禍的事?!?/p>
曹操聽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賈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廢曹丕的事了。
在南朝時,齊高帝曾與當(dāng)時的書法家王僧虔一起研習(xí)書法。有一次,高帝突然問王僧虔:“你和我誰的字更好?”
這問題比較難回答,說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違心之言;說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會使高帝的面子擱不住,弄不好還會將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p>
皇帝就那么幾個,而臣子卻不計其數(shù),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領(lǐng)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隨之作罷,不再提這事了。
這兩則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許多場合,有一些話不好直說或不能直說或無法明說時,不妨旁敲側(cè)擊繞道紆回,這也是一種不錯的說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