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恩樵
?
最美教育在家庭
? 劉恩樵
作為教師,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班級里的孩子,不管是什么性格,成績?nèi)绾?,總可以從其家庭教育中尋找到相應的原因。近日,讀了陳錢林著的《家教對了,孩子就一定行》,我再一次認識到,最美的教育首先在家庭。
作者有一對龍鳳胎子女,兒子14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8歲獲美國名校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女兒16歲入讀南方科技大學首屆教改實驗班,20歲獲三所世界名校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陳錢林的家教秘訣究竟在哪里?還是先聽聽他的女兒與兒子是怎么說的吧——
女兒陳杳說:爸爸很少主動過問我的課業(yè),卻讓我擁有難能可貴的自學能力;很少干涉我的選擇,卻讓我學會努力去追求夢想;很少在我跌倒時扶起我,卻教我如何站起來,并積極地看待絆倒我的石子;很少掩飾世間的丑陋,卻讓我感恩永恒的真善美。
兒子陳杲說:爸爸豎起的大拇指,讓我充滿自信;爸爸的幽默,讓我洋溢著快樂;爸爸的放手,激勵我做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特別是爸爸引導我自學,讓我免于作業(yè)困擾和標準答案的束縛,走上科學研究之路。在我的眼里,爸爸就是最偉大的教育家。
家庭教育成功與否,關鍵是看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狀態(tài)如何。女兒與兒子的一番話道出了陳錢林的家教理念與實施方式,這就是以“三自”為目標,即自律生活、自主學習、自立人格,圍繞著“三自”,陳錢林重點在12個方面教育孩子。這12項重點是健康、性格、習慣、情商、知識、能力、游戲、探究、志向、規(guī)則、幸福感與價值觀。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他還有10種家教妙法。這些就形成了陳錢林家庭教育的獨特理念與實踐。
陳錢林主張讓孩子讀“雜”書,不能只讀文本的書,還要讀“社會”這本大書。
從小學中年級開始,陳錢林就注重給陳杳與陳杲嘗試讀《溫州都市報》《溫州晚報》,后來讀《環(huán)球時報》等。讀報紙大大開闊了兩個孩子的視野,使他們能客觀地觀察與認識社會,而且,通過講說新聞,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作文水平也日益提高,特別是到了高中時就更顯示出優(yōu)勢。
在陳錢林的家里,一家人各自低頭看報紙,幾乎每天如此。朋友到陳錢林家,看到兩個孩子居然在看報紙,感慨不已。
在陳錢林看來,以家規(guī)教育孩子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在陳杳與陳杲小的時候,他就與孩子制訂了一些家規(guī),如按時睡覺、不能挑食、不能打架等等。陳錢林與孩子訂的家規(guī)是動態(tài)的,是在兩個孩子犯錯之后總結出來的,這樣的家規(guī)讓孩子有體驗。兩個孩子因搶吃零食而爭執(zhí)起來,于是就一起商定了“吃零食時要相讓”的家規(guī);兩個孩子吵架,陳杳關起門來大哭,家規(guī)中又多了一條“哭的時候,門不能反鎖”;兩個孩子曾在樓梯上玩時摔倒,后來就有了“不能在樓梯上玩”的家規(guī)。
陳錢林認為,制定與執(zhí)行家規(guī),不僅僅是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以及規(guī)則意識,這是屬于一個人素養(yǎng)的范疇。
類似這樣的家教做法,在陳錢林的《家教對了,孩子就一定行》中還有很多,比如,筷子玩具,“100個好”的評價方法,做學校做不了的事,給孩子留足面子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的。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基石,最美教育在家庭。誰都期待自己的孩子“一定行”,那么,您的家教對了嗎?是不是也需要讀一讀《家教對了,孩子就一定行》?
編輯朱璐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