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無論是唱念做打,抑或水袖翻飛,皮黃鑼鼓也好,笙簫管笛也罷,唱出口中的,是春的旖旎,唱入人心的,是美的情愫。
“春啊春,得和你兩流連……”紅氍毹上,檀板乍起,絲竹聲揚,二八妙齡的杜麗娘醉在了春天里。而舞臺下的觀眾,也在濃春芳黛中,感受了一把梨園春的魅力。
陰晴雨雪,喜怒哀樂,一年四季,生老病死……中國人的許多夢,許多故事,許多情感,都借助著舞臺一方小天地,生動、細膩、傳神地表達出來。無論是唱念做打,抑或水袖翻飛,皮黃鑼鼓也好,笙簫管笛也罷,唱出口中的,是春的旖旎,唱入人心的,是美的情愫。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眼前是多么美好的一刻晴春光景:鶯聲燕語輕囀,把南安太守杜寶的千金小姐杜麗娘從嬌夢中喚醒。滿目盡是明媚的大好春光,即使“庭院深深深幾許”,卻也分明真真切切地呼吸到了春天的氣息。何況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父親下鄉(xiāng)勸農、陳先生告假停課……不正是出門游園,感受春天嬌媚的大好時機么?
說也可憐,身為太守之女的麗娘,長到二八佳齡,卻連自己家中的后花園是怎么模樣都依舊渾然不知呢……昨夜點上的沉香早已燃盡,未完成的針線且先拋于一旁吧,此刻,年輕人急切地要到花園中去,要到春天中去,去感受那個向往已久的未知世界。看來,今年對春光的關切之情果然勝過往年喲!
“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绷攘葦嫡Z,嬌姿弱質,百態(tài)橫生,真將因春天的到來而心波蕩漾的少女情態(tài)刻畫得生動妥帖,精細入微。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看,那裊裊晴絲,搖漾如春線,這春晴(春情)不正如同杜麗娘的縷縷情思(晴絲)一般么?此處“晴”與“情”諧音雙關,巧妙地以春景喻春情,既是繪景又是抒情,充分體現了麗娘對青春年華的敏感以及對大好春光的熱愛。她徐步妝臺,對鏡打扮起來。咦?那菱花鏡中的美麗女子是誰呀?真的是我自己嗎?想到此,芳心一陣狂跳,一不小心,竟把發(fā)髻也弄歪了……游園的心情是如此激動,青春的天性從胸中噴薄欲出。
可是,自己畢竟是千金小姐,知書守禮,怎能隨隨便便“步香閨把全身現”呢?一絲羞怯涌上心來。此時,春香望著那梳妝已畢,美艷驚人的小姐,禁不住贊不絕口:“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瑱??芍乙簧鷥簮酆檬翘烊?。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毙〗闳股儡缂t鮮艷,花簪明麗講究,果然人面桃花,姹紫嫣紅。真?zhèn)€是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啊!可惜,這樣的嬌美之色卻“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面對贊嘆,杜麗娘也不禁感嘆:“須知道愛美才是我的本性呀!”
看來,麗娘對自己“三春好處無人見”,真是有一番青春的落寞呵……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杜麗娘主婢二人進得園來,但見萬紫千紅,百卉爭艷,更有云霞翠軒、煙波畫船,委實秀麗精致。16年來第一次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大自然春色爛漫的無限美好,真是“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杜麗娘不禁心旌搖動,如癡如醉,慨嘆自己以往“在幽閨自憐”,辜負了多少大好春光!古人說“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這樣好風光卻都付與斷井頹垣,不正如同自己被埋沒的青春么?“奈何天”與“誰家院”將此刻麗娘“萬種閑愁”的復雜心理準確完美地表現了出來?!氨榍嗌剑浼t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那牡丹雖好,她春歸怎占的先!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聽嚦嚦鶯聲溜的圓。”移步換景,只見漫山杜鵑盛放,恰如子規(guī)啼血染成,一片殷紅。架上荼蘼雪白芬芳,清幽淡雅,宛如圣潔高雅的餞花使者,是啊,“開到荼蘼花事了”——別的花兒都競相開放,獨有那“花中之王”——牡丹卻依舊遲遲未開,不能占先。凝眸駐足,但聽得那鶯聲燕語宛如絲竹,好不動人心魄。
《游園》二曲,寫景抒情,以景托情,無限婉轉。從天氣寫起,次草木,后景致,歸于鶯鳥,步步情深,層次分明。這般景致,秾芳醉黛,綺窗秀戶,真是美不勝收。而自梅蘭芳、華文漪、張繼青以來,每一代昆曲藝術大家,幾乎都把這出賞春、醉春的好戲演繹得細膩到了十分,以至于醉倒了世人,也使得湯臨川的生花妙筆,就這樣美意延年了四百余年,至今余香不絕。
游園歸來的杜麗娘,愈發(fā)不能排遣自己深深的郁悶:眼前景色越是動人,就越發(fā)加深了那難為人知的苦悶,恰如自己空有花容月貌,誰料命運卻如飄零一葉!雖說自己長在官宦之家,父母總會在名門貴族中為女兒擇一夫婿,可是哪里來的這樣稱心如意的有緣人呢?無非是徒然斷送了自己的美好青春呀!“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蟬娟,揀名門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遷延,這衷懷那處言!淹煎,潑殘生,除問天!”滿腔幽怨與切切春情,此時又有誰知?只能自顧自憐,長吁短嘆而已。美夢不再,如同那轉瞬即逝的春光一般,“卻不道流年暗中偷換”。這春愁沒來由地縈繞著,如絲如縷般綿綿不絕,纏在心頭不去。孤獨與哀怨的心情,與難以壓抑的熱情與夢想,如此糾葛在一起,真是折磨人吶!
唉!此情無計可問天,除卻夢中相見。
杜麗娘胡思亂想間,靠著桌子沉沉睡去?;秀敝校謥淼搅撕蠡▓@。這時,迎面款款走來一位手持柳枝,英俊瀟灑的書生柳夢梅。“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轉過這芍藥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揾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正當麗娘羞羞答答,不知所措之際,多情的柳生開門見山,憐愛萬分地說道:“小姐花容月貌,這花樣年華恰如同流水一般,一去不返,是需要好好珍惜的呀!”——幾句知心話兒,聽得杜麗娘心痛神馳,不能自已?!靶〗悖乙黄e情,愛你至深。到處尋訪不得,卻不想你在這閨中顧影自憐呢!”一番話,真是善體佳人心意??!而此刻的杜麗娘,早已不知身在夢中,既驚又喜……二人轉過芍藥欄,靠著太湖石,自是一番歡好溫存,恩愛無限。今生的相逢,宛如前世注定一般,杜麗娘與柳夢梅都覺得彼此似曾相識,三生石上也許同度過良緣呢……此刻,這對戀人是如此近在咫尺卻又相逢無語。而一切的旖旎繽紛、窈緲多姿,卻也盡在不言中了。
“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則把云鬢點,紅松翠偏。見了你緊相偎,慢廝連,恨不得肉兒般和你團成片也。逗得個日下胭脂雨上鮮。我欲去還留連,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天公作美,花草為床,幕天席地,杜麗娘與柳夢梅這對夢中戀人情投意合,恩愛情濃。那杜小姐亂了秀發(fā),歪了珠翠,卻平添幾分嬌態(tài)。而柳生更是依依不舍,戀戀忘返……好處相逢,何止是說幾句知心話兒呢?早已經陽臺云雨巫山會了。
杜麗娘由游園的春情啟蒙,進入夢中的精神歡會,姹紫嫣紅的庭園美景,牡丹亭畔的萬種風情,都給剛剛喚醒青春意識的她留下了無限甜美的回憶,同時卻也帶來了無限惆悵。因春心而有春夢,夢來有因;又因春心不減,夢去不遠,則猶可追尋。從此,杜麗娘開始了對愛和美的不懈追求,即使歷經生生死死、千難萬阻,卻也永不退縮,永不放棄!因此,青春的激情產生了無盡的藝術生命力與感染力,使得《游園驚夢》歷經四百年,猶能成為昆劇舞臺最經典的作品。而湯顯祖那玉茗堂前的牡丹,也得以歷經歲月荏苒、滄海桑田,至今依舊盛開不衰。
垂垂暮年“男游園”
有“女游園”,就有“男游園”,都是草長鶯飛的春天,都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不同的是,杜麗娘看到的是美好青春白白辜負,而到了有著“男游園”之稱的《上路》一折,則是一種別樣的景致。兩位垂暮之年的老人,在春深時節(jié)離開故土,遠赴他鄉(xiāng)投親,一路所見,美景如畫,白發(fā)人舟車勞頓的辛苦,頓時也減輕了不少。
“春深離故家,嘆衰年,倦體奔走天涯。一鞭行色,遙指剩水殘霞。墻頭嫩柳籬畔花,只見古樹枯藤棲暮鴉,槎椏,遍長途觸目桑麻。幽禽聚遠沙,對仿佛禾黍宛似蒹葭??唇饺绠嫞瑹o限野草閑花,旗亭小橋景最佳。只見竹鎖溪邊有三兩家,漁槎,弄新腔一笛堪夸?!闭?zhèn)€“江山如畫”也!一支“八聲甘州”,字字入畫,句句動情,宛如一軸意境深遠,筆墨精湛的山水手卷一般,徐徐展開。
映入人眼簾的,是春深時節(jié)萬物欣欣向榮的無限生機:墻頭柳枝抽芽嫩綠,籬畔新花吐艷嬌紅。古樹棲鴉,觸目滿是蒼翠桑麻。沙上并禽池上瞑,禾黍茂盛似蒹葭。又有旗亭小橋點綴,一葉小舟泊岸……兩位策舟登程的老人此刻“人逢喜事精神爽”,竟也如同少年般步履輕盈,來個“倦體奔走天涯”。原來,之前女兒錢玉蓮為假書信所騙,投江殉節(jié),如今真相大白,女婿王十朋為盡孝道,接岳父錢流行與岳母一起,同赴吉安頤養(yǎng)天年。想到一家人即將團圓,此時的二老一路行來,自然會覺得景色怡人而歡情無限呢!
該劇出自《荊釵記》,系元末興起的“四大南戲”之一(另三部為《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作者柯丹邱為何許人,觀點頗多。有一種說法,認為柯丹邱就是元末大畫家柯九思??戮潘迹志粗?,號丹丘生,博學能文,善寫墨竹,長于畫山水、花卉、人物、槎丫樹石,形神兼?zhèn)洌瑒e有淡逸之趣。代表作有《修篁圖》《竹譜》等,并有文集傳世。
昆曲與國畫似乎有著天生的關系,許多優(yōu)秀的畫家也是杰出的劇作家,例如明代創(chuàng)作雜劇《四聲猿》的畫家徐渭,創(chuàng)作《紅拂記》的大畫家張鳳翼等;同時,國畫與昆曲都倡導“意境”之說,尤其對于寫意的表達,契合頗多。無論是筆墨線條還是程式動作,二者都追求以簡勝繁,形神兼?zhèn)涞乃囆g效果。誠如國畫大師程十發(fā)所趣言的那樣:“昆曲與國畫是一個阿媽娘養(yǎng)的?!本汀渡下贰芬徽鄱?,曲詞詩中有畫,畫中見詩,“一切景語皆情語”,于疏朗開闊之中不乏生趣盎然。加之演員虛擬形象的表演,移步換形的程式,悠揚動聽的曲調,載歌載舞,水袖翻飛,好似一幅流動的畫面,帶著觀眾作一番“江山臥游”,真可謂神與物游,超然物外了。
如此紙上美景,出自畫家手筆,寧信其有,何必非真?
落英深處賞“葬花”
如果說昆曲的婉轉纏綿,表現了明清時代沉醉了四百年的瑰麗夢境與萬種風情,那么到了近代,剡溪邊悠揚的“的篤班”,則體現了江南兒女的柔情蜜意?!都t樓夢》與《牡丹亭》有緣,黛玉聽了一折《游園》,感同身世,不禁淚下。而《紅樓夢》又與越劇有緣,自其問世幾百年來,無論是京劇、昆曲、梆子戲,各個劇種幾乎都排演過紅樓兒女的曠世情緣,可唯獨來自江南的越劇,仿佛水做的骨肉一般,最契合觀眾心中的人物。特別是越劇藝術家王文娟所扮演的林黛玉,一折《葬花》,體現了瀟湘妃子感懷傷春、自憐自艾的萬般愁緒。
《葬花》唱做并重,非常難演。戲里通過葬落花一節(jié),抒發(fā)了人物由于吃閉門羹引起的對愛情失望痛苦和掙扎的心情,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起初排演時,王文娟將這場戲錯誤地理解為:黛玉由于誤會,以為既失去了最親密的知己,自然感到人世間已沒有什么可留戀的東西了,因此,除了痛苦之外,沒有其他想法。但排練了幾次,導演總是不滿意,說她太愁眉苦臉了。經過大家的幫助分析后,王文娟才慢慢理解到,黛玉當時的精神面貌絕不會如她設想的那樣,只有愁眉苦臉,而是在痛苦之中還交織著要擺脫煩惱的掙扎,有時固然帶傷感情緒,有時又把傷感化為憤慨。因此,當時她的感情是復雜的。于是,她重新作了設計,把葬花分為三個段落:一是竭力企圖擺脫從昨天晚上引起的煩惱;二是看到滿地的落花,觸景生情;三是通過葬花,把落花和自己的命運聯系在一起。
在合唱聲中,林黛玉緩緩出場,“誰知園中另有人,偷灑珠淚葬落花?!边@兩句詞的用意,是為上半場點題。人物登場時內心很痛苦。這痛苦從眼里隱隱流露出來。臉部表情顯得比較沉重。她行走在四面全是百花盛開的小道上,懷著要借這萬紫千紅的爛漫春色來擺脫煩惱的愿望,唱出“繞綠堤,拂柳絲,穿過花徑”。忽然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盡管笛子奏出的曲調是那么輕松愉快,但對于內心埋著一腔煩惱的黛玉來說,聽來反而倍覺傷感。于是她略略側耳細聽了一會,才唱“聽何處哀怨笛,風送聲聲”。面對著這繁花似錦的艷陽天,環(huán)顧著這令人羨慕的大觀園,抒發(fā)出人物不同于流俗的感情:“人說道大觀園四季如春,我眼中卻只是一座愁城?!彪S即憤慨地拂了一下水袖,拂得較有力些,以示黛玉對大觀園的看法已與前不同。移動了幾步,迎面吹來一陣和風,唱道:“看風過處,落紅成陣,牡丹謝,芍藥怕,海棠驚,楊柳帶愁,桃花含恨?!泵鎸χ娂娐涞氐幕ò?,黛玉認為,這正是百花遭受愁城磨難的結果,都是含恨自殞,這使她不禁給予深深的憐惜。繼而由憐惜落花的命運,又聯系到自己的命運,認為自己的處境也會和落花一樣;再從自己不甘受人踐踏的感情出發(fā),“推己及物”,也不愿眼看著落花受人踐踏。于是用手托著片片花瓣,癡癡地發(fā)出嗟嘆:“且收拾起,桃李魂,自筑香墳葬落英?!庇谑蔷团e鋤挖土,捧花入坑,一面唱著《葬花詞》,一面葬起落花來。
“花落花飛飛滿天……”舞臺上,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邊舞邊唱,讓人難分彼此。當唱到“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時,她用了個比較強烈的動作,一手扶著花鋤,一手把水袖全部往天空的方向抖出去,左腿后伸,右腿踮起,身子挺高一些,像真要沖出這座愁城,飛向渺茫無邊的天際一樣。但黛玉終究是個講現實的人,不會相信真有什么世外桃源。因而,她慢慢地把往上指的那只手放下來,和另一只手一起把住鋤柄,以感到命運不可擺脫的心情接著唱道:“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边@是以花比作自己的命運,于是一面用手把花埋入預先挖好的土坑里,一面也顯示出好像把自己的命運掩埋入凈土里一樣的堅決神態(tài):“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摈煊衿届o地用土把花蓋上,似乎遂了自己不與虛偽、陰毒的人們同流合污的心愿一樣。花葬完了,羸弱的身子也支持不住了,兩手撐著鋤柄,把全身的重量都倚放在花鋤上,以兩眼默默地凝視著新堆的花塚,讓樂隊把過門奏得長一些,然后傷心地唱出:“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背竭@里,黛玉又聯想到自己孤獨的身世,并深感到世態(tài)炎涼,前途茫茫,不禁哽咽起來。
一切景語皆情語,但凡讀過《紅樓夢》原著的,在看了王文娟所演繹的《葬花》之后,無不能感受到作者筆下的人物與眼前展現的角色,是何等契合、神似乃爾!這,就是中國戲曲藝術的高明之處,咫尺江山,須臾人物,無時無刻,不透出個濃濃的“情”字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