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亞明
文藝復(fù)興時期,意大利宮廷里一位負責教宮廷舞的老師,總想給宮廷舞增加新內(nèi)容。他翻看了宮廷里收藏的所有資料,都沒有找到靈感,于是請假去佛羅倫薩散心。到了佛羅倫薩,他的朋友見他愁眉不展便說:“我?guī)闳ゾ起^坐坐?!彼饝?yīng)了。兩人來到酒館,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人滿為患,朋友并不驚訝:“每到吃飯的時間都這樣。我常來這里,我們可以去吧臺坐。”
兩人坐到吧臺里,邊喝邊聊,而他的目光時不時會被穿梭在顧客間的侍者吸引。侍者為了不將酒菜弄灑,高舉托盤,踮腳行走。每當顧客快要撞到,他們都會優(yōu)雅地轉(zhuǎn)身避過,博得人們的喝彩。他不禁感嘆道:“多有意思呀!”朋友笑道:“這是這家酒館的標志。”他突然找到了靈感。
當他回到宮廷,立刻把自己的想法編進新舞里,讓舞者學會用腳尖跳舞。當新舞排練好后,很快在宮廷中引起轟動。這種腳尖上的舞蹈此后又流傳到了法國,并在17世紀由世界上第一所舞蹈學校——法國皇家舞蹈學院,將芭蕾舞規(guī)范化,確立了沿用至今的四肢行為的5個位置和一些舞姿。
<img src="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qrw/hqrw201609/hqrw20160950-1-l.jpg" alt="" />
高雅藝術(shù)離我們其實并不遠,高雅的芭蕾舞也來自于民間。藝術(shù),無需敬畏,只要靜心欣賞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