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威廉姆斯·哈雷和阿瑟·戴維森不僅僅致力于設(shè)計制造摩托車,還潛心創(chuàng)造一種獨具特色的“哈雷文化”。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經(jīng)過一個世紀的沉浮和文化積淀,孕育出傳奇的哈雷文化——自由、個性、進取、勇敢,一直標榜著哈雷獨有的騎士精神,令無數(shù)哈雷迷為之沉醉,癡狂,傾倒。
都市中的哈雷人大多隱藏在西裝革履之下,他們有著令人尊敬的事業(yè)和儒雅的氣質(zhì),卻藏不住那些想要揚鞭策馬、馳騁疆域的夢想。碗口大小的金屬皮帶扣、點綴著鉚釘?shù)募忸^皮靴、立挺厚實的牛皮夾克、綴著各式徽章的牛仔背心,加上另類有型的發(fā)型、胡須和文身,成為哈雷迷們彰顯個性、褒獎自己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
為騎士精神流淚
國內(nèi)大多數(shù)人的哈雷情結(jié)從電影《終結(jié)者》中得到延續(xù),肌肉健碩的施瓦辛格騎在狂野的哈雷摩托上,男人的雄性陽剛,鐵血柔情,為哈雷氣質(zhì)做了最好的注解。隨著4年前哈雷摩托4S店的進駐,重慶便誕生了一批哈雷幫,集結(jié)了上百位哈雷車主。他們身處不同行業(yè),企業(yè)家、銀行家、公務(wù)員、大學教授、自由職業(yè)者……盡管身份不同,但喜歡自由和馳騁的心,成為最大的凝聚力。
作為重慶哈雷4S店的第一批買主,黑羽張揚的外形和裝束,一看就是標準的哈雷迷,熱愛哈雷的赤誠之心,加上發(fā)揚哈雷精神的使命感,讓他當之無愧地成為哈雷幫的副主席?!斑@輛哈雷‘fatboy陪伴我去了不少地方?!惫讕徒M隊騎行是最主要的活動之一?!拔覀兠磕甓加谐鲂杏媱潱瑖鴥?nèi)外的大小城市到處遍布我們的行跡?!?/p>
騎行旅途中,頂著烈日,淋著大雨,或在雪中前進,甚至一天體會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極地天氣,都是有可能的?!罢f到記憶深刻的騎行經(jīng)歷,要屬西藏那次?!备咴磻豢杀苊猓诜教乒爬綍r,一名成員情況加重,嘔吐不止,吃藥也不見好轉(zhuǎn),大部隊都建議停止前行,但他依然決定堅持,和大家一起翻越雪山,突破重圍?!拔业谝淮螢橐粋€男人流淚?!焙谟鸹貞浧甬敃r的情景,忍不住感嘆:“我想這就是騎士精神最直觀的體現(xiàn)吧?!?/p>
機車男的俠骨柔情
很多人誤解個性張揚的哈雷是馬路殺手,其實不然。在圈內(nèi),出行車隊都嚴格遵從交通法規(guī),在暢通行駛的情況下,編隊通常會呈“Z”形的兩路縱隊,嚴禁隨意變道超車,如果前方遇到障礙物或道路狹窄,車隊合成一路縱隊前行,若有成員出現(xiàn)意外情況,會用手勢告知騎行官和安全官,在保持行車安全的情況采取救助措施?!膀T行官和安全官是由大家選舉,負責整個車隊的出行安全。關(guān)于選舉的標準,首先得有豐富的出行經(jīng)驗和嫻熟車技,性格方面須穩(wěn)重溫和有責任心,且熟知并掌握相關(guān)的出行安全手勢。”黑羽說道。
翻山越嶺間,騎士們還進行著公益活動。比如去山間的貧困學校探望捐款、扶助患有腦癌的媽媽產(chǎn)下的雙胞胎、在圣誕節(jié)期間穿上圣誕老人的服裝去兒童福利院派送禮物等。
幾年前,麗江相對偏僻的古鎮(zhèn),因為木質(zhì)樓房常常引發(fā)火災,當?shù)亟M織起一支民間義務(wù)消防隊,卻因為經(jīng)費和消防設(shè)備的稀缺讓運作成為一大問題。哈雷幫在圈內(nèi)發(fā)起捐款,用募捐到的款項買了4輛消防車進行捐獻?!拔覀儗⑾儡囘\送過去時,幾十輛哈雷機車組成浩浩蕩蕩的護送隊伍甚是壯觀,很開心我們讓騎行變得更有意義。”一群俠骨柔情的機車男,撒下一路的歡聲笑語。
“軍功章”背后的故事
年輕一族的哈雷精神多一份個性張揚,而經(jīng)過歲月沉淀的老車手們,駕馭哈雷更頗有一番韻味。哈雷摩托是成功男人獎勵自己的玩具,即便家有豪車,他們也更愿意用哈雷去丈量世界的距離。人到中年的騎士們?nèi)匀豢駸岬叵矏壑啄ν屑兘饘俚膱杂操|(zhì)地,沉醉于大排量和油門的轟鳴,他們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禮,累積下不菲的財富,都說哈雷的資深玩家大多是“生活在金字塔尖的”的富人,因為一輛哈雷摩托車的價格可以購買一輛中高檔轎車。加上哈雷迷擁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文化,購置一身行頭有時候并不比購置一輛哈雷車便宜。
在佘國勇看來,哈雷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成就感,還具有讓人脫胎換骨的魔力。扎著骷髏頭巾,一身牛仔裝的他更像一位老頑童,誰會想到他曾在部隊里待了二十幾年?作為部隊里的頭號狙擊手,被“妖魔化”的摩托車是他從來都不碰的玩意兒,直到從部隊出來自主擇業(yè),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企業(yè)。自駕游美國,第一次接觸到哈雷摩托,其炫酷的外形和堅毅的精神瞬間折服了這位“剛正不阿”的戰(zhàn)士,“由戰(zhàn)士轉(zhuǎn)變?yōu)轵T士,這個過程對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p>
此后,從入門級883一路升級到最大版的運動型哈雷摩托,佘國勇騎行的軌跡開始遍布全球。抖了抖穿在身上的牛仔背心,他指著胸前密密麻麻的徽章一個個地說:“我和一幫挪威哈雷迷們穿越美國66號公路,這個徽章就代表起點加利佛利亞……這是去哈雷發(fā)動機廠博物館的標志……這是一年騎行10000英里的表彰紀念……”在哈雷文化里,每位騎士胸前都有自己的“軍功章”,每枚徽章背后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改裝文化,津津樂道
哈雷的昂貴除了機車本身之外,還包括了后期的改裝費用,就好比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紋理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兩臺相同的哈雷機車,因為每臺哈雷車都附帶著車主的個性、愛好、品位、審美,各不相同,出廠改裝的費用超過機車本身也是屢見不鮮的。
“我們玩的不是速度與激情,而是哈雷的改裝文化。”洪德倫是圈內(nèi)的DIY達人,最享受的便是將待在自家車庫里搗騰收藏的哈雷摩托,欣然接受鄰居笑稱他為“摩托車修理工”,自己樂在其中。每次出國,總會背回幾十萬元的改裝配件,或者自主設(shè)計圖紙,送往美國進行定制后再回裝?!皳碛泄祝ㄟ^細節(jié)的改造來賦予它新的‘生命,展現(xiàn)它的與眾不同,是每一位哈雷車主所津津樂道的事?!焙榈聜愓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