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arol Zhang
?
新西蘭雇員不好惹
文/Carol Zhang
隨便炒員工魷魚,在新西蘭會讓老板吃不了兜著走,不但要賠償雇員的經(jīng)濟損失,還得賠精神損失。新西蘭是一個雇傭關系相對健全的國家,如果你準備自己當老板,一定要好好學習一下這里的《雇傭關系法》。
新西蘭的法律規(guī)定雇員可以是任何年齡的任何人,可以是簽署了雇傭合約的領工資領福利的人,可以是家庭工作者,比如清潔工、保姆、電器維修人員,也可以是工作申請已經(jīng)被批準,準備開始工作的人。志愿者不在雇員的定義里。
我朋友皮埃爾,向基督城一家汽車旅館遞交了求職申請。不久,老板給他提供了一個臨時工職位。工作了一段時間后,老板覺得這個員工不錯,就指派皮埃爾去他當初申請的那個穩(wěn)定的職位,并通知了他什么時候上崗,還給了他一份表格,要求在工作前簽好字。表格很簡單,就是一份工作職責說明,工資數(shù)額以及上崗日期,并不是一份標準的雇傭合同??墒?,就在簽約之前,旅館那個穩(wěn)定的崗位不需要人了,而那個臨時工的崗位也被人占了。
皮埃爾找到工會,工會代表他以“不公正的辭退”為理由提起訴訟。法院對此做了調(diào)查,認為雙方存在雇傭關系,雖然皮埃爾還沒有遞交這份表格,但這份不正規(guī)的表格恰恰是一份工作職責明細單。皮埃爾勝訴,獲得雇主3313紐幣的工資補償,外加2500紐幣的賠償金。
新西蘭雇傭關系里最基本的原則是“真誠以待”,員工與雇主都要遵循。作為雇主,你會被要求采取各種方法,給員工機會,幫助員工提高,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員工,從而確定你的行為是否符合了“以誠相待”的標準。如果任何一方被評斷違反了這個原則的話,這一方基本上就敗訴了。本著這樣的原則,新西蘭的雇傭關系不再只是法律條文,它更加人性化,有機會讓雇主和員工成為事業(yè)上并肩作戰(zhàn)的伙伴。
生意不好或者遇到危機的時候,除非倒閉,否則員工不主動辭職,老板不可以強制減少員工開支。聰明的老板會采取迂回戰(zhàn)術,和員工商量減少工作時間,與公司共渡難關。老板也可以削減高薪職位,提供相對低薪的空缺,或者建議員工使用年假,延長免薪休假,等待員工主動辭職。職位空缺后不招收新人,直到符合裁員目標。
2009年和2010年,基督城經(jīng)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后,又遭到百年不遇的地震破壞,建筑和土地損失慘重的同時,很多商家也危機重重。不少家庭移居去了別的城市。這段時間,生活福利局的工作量急劇增加,他們負責提供失業(yè)補助,安排無家可歸人員的生活和住宿。
早前,史蒂夫和兩個伙伴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設計機床和設備,也可為新設備做投產(chǎn)前的測試。公司發(fā)展良好,完全不需要為打市場,找客源發(fā)愁,在奧克蘭和基督城各成立了一間分公司。史蒂夫就是基督城分公司的主管。
金融危機期間,他們的工作量大幅度縮水,幾乎進入半停產(chǎn)狀態(tài),員工辭職的辭職,搬走的搬走,從原來的25人減少到6人。他的一個合伙人也決定退出。史蒂夫用自己的積蓄買斷了這個合伙人的股份。無奈,本來搞工程技術的他,肩負起銷售、人事和主管多個職務。
患難見真情,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史蒂夫和留下來的員工們一起分析公司的狀況,研究解決方法,彼此以誠相待,互相扶持,幾個工程師表示不會離開,會與公司共進退。他們開始分擔起銷售的工作,為公司尋找客源。
在震后重建的大潮中,史蒂夫的公司逐漸有了起色,但由于公司對專業(yè)的要求比較高,基督城的技術人才在震后大批流失,所以老板和工程師現(xiàn)在還身兼數(shù)職,為著共同的事業(yè)而努力著……
新西蘭的法律要求依法辭退員工必須有實質(zhì)性的理由,并采取公平的方法。實質(zhì)性的理由包括犯下情節(jié)嚴重的案例,比如偷竊和其他意義上的不誠實,斗毆和動用武力,違反公司規(guī)定,觸犯法律等。發(fā)生以上情況,雇主可以直接辭退員工。
在針對非嚴重情節(jié)的違規(guī)和不良表現(xiàn)時,雇主要辭退員工就必須遵守這樣的程序:首先是口頭警告,然后要出示正式的書面警告,最后的書面警告。如果必要的話,辭退。
雇主要仔細調(diào)查相關的信息,跟雇員詳細解釋辭退步驟,以及可能導致的不同程度上的后果。雇員的解釋應該有機會被聽取和分析,雇員有權要求律師或者輔助人陪同參加,并給予改正的機會。不僅如此,雇員還有權要求在被辭退后或者意識到被辭退后的60天內(nèi),要求雇主提供書面的辭退理由。作為雇主,你必須在14天之內(nèi)予以回復。
威廉姆是BT建筑公司的一名工人。2013年,他向老板申請從澳大利亞調(diào)回到新西蘭工作,這樣他就可以和家人一起生活。老板接受了他的申請,口頭協(xié)議威廉姆的工資是每小時14.5紐幣,每周工作40個小時,另外,他還有機會參與某知名建筑培訓組織的項目。
2014年3月,威廉姆開始在BT奧克蘭公司工作。2014年4月10日,老板使用的拖車,在行駛過程中脫落了。他發(fā)短信給威廉姆,問他使用拖車后是否連接好。威廉姆回復,承認可能是自己的失誤。
第二天,老板發(fā)現(xiàn)建筑工具的電池沒有充電,又發(fā)信息給威廉姆,告訴他使用工具后要給電池充電。4 月14日,威廉姆抱怨老板因為一點兒小事就給他發(fā)帶有侮辱性語言的信息,這讓他沒法接受。老板只得為短信事件道歉,跟威廉姆說你不要像個孩子似的,趕緊回來干活吧。之后3天,威廉姆申請假期去參加葬禮。4月21日,威廉姆回到崗位,老板很生氣,和他大吵一架。此后,威廉姆就沒再回去上班。老板那邊也沒了動靜。
威廉姆氣哼哼,一紙訴狀把BT公司告上奧克蘭雇傭關系權威機構。調(diào)查和辯證過程中,老板解釋說與威廉姆是正常解約。但最終結果還是威廉姆勝訴,理由是被告方使用具有侮辱性的短信,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只會造成負面影響。加上被告方?jīng)]有履行正規(guī)的辭退程序,被勒令支付給威廉姆5000紐幣的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