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24日表示希望中國就對朝施壓與美方“做更高水平的合作”,他指責朝鮮仍在持續(xù)進行挑釁性活動。
朝鮮23日發(fā)射了一枚“北極星-1”潛射彈道導彈,雖然韓方稱導彈飛行距離只有30公里,遠低于潛射彈道導彈的最短射程300公里,但是朝鮮方面宣布此次試驗“大獲成功”。無論如何,朝鮮的這次潛射導彈試驗都引起了相當的震動。氫彈、潛射導彈,這些平壤宣布的“成功試驗”顯示了朝鮮戰(zhàn)略攻擊能力在一步步推進。
差不多時隔一天之后,朝鮮外務相李洙墉于美國東部時間的23日通過美聯社發(fā)表談話,表示如果韓美停止每年在朝鮮半島進行的聯合軍事演習,朝鮮愿以停止核試驗作為回應。
盡管這不是朝方第一次做這樣的表態(tài),韓國方面在第一時間就拒絕了朝方“韓美停軍演換朝鮮停核試”的建議,宣稱其“荒誕”,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朝鮮這樣表態(tài)畢竟代表了立場松動的一面,總比它說“要從地圖上抹去”首爾、同美國打核大戰(zhàn)要好得多。
朝鮮顯然在用兩手對付美韓的壓力,但擁核把整個局勢帶入朝鮮半島自停戰(zhàn)以來前所未有的僵局。美韓的壓力與朝鮮擁核到今天已經分不清哪是雞哪是蛋,但現實是這一惡性循環(huán)的節(jié)奏和沖擊性都在快速加碼,真正的危險正一步步迫近。
目前整個局勢中嚴重缺乏阻止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的抓手和支點,一些發(fā)狠的威脅和恐嚇在相互刺激下有可能變假成真。如果各方都不想最壞的情況發(fā)生,就不應浪費每一個有助于重建穩(wěn)定的征兆和可能性,也應盡量避免向局勢加注新的壓力。
平壤試圖以小唬大,一直把美韓聯盟逼到受不了,迫后者最終做“投降性讓步”,大概不切實際。事實是,它的第四次核試驗招來了遠超之前的嚴厲制裁和規(guī)模空前的美韓聯合軍演。它如果搞第五次核試驗,美韓就會“跪了”,幾乎不可思議。
一旦安理會討論更嚴厲的對朝制裁,中國很難網開一面,平壤對此應很清楚。
然而換個角度說,美韓推動制裁,揮舞軍演大棒,已經把朝鮮搞得“內向”的不得了了。只要它們不真動手,還能有多少張牌呢?
奧巴馬又呼吁中國加大對朝鮮施壓,從美韓的態(tài)度看,如果中朝相互為敵,它們是會愿意的。那樣美韓就等于把朝核問題外包給了中國,而這個難題就是美國對朝政策造成的。中國的對朝制裁只會針對朝鮮的核導研發(fā)能力,而決不會參與對朝鮮整個國家和政權的窒息,這一點無論美國還是韓國都應十分清楚。
中國人確實擔心朝鮮半島生戰(zhàn)生亂,我們眼看著局勢的回旋余地正在耗盡,卻無能為力,因而甚是遺憾和憂慮。這是負責任大國的健康心態(tài)。
然而說一千道一萬,萬一局勢失去控制,中國肯定不會在最倒霉的第一波國家中。如果美韓與朝鮮鐵了心就這么折騰下去,沒什么好辦法的我們第一不能裝得有辦法,第二也不能主動給任何一方的不負責任之舉埋單。中國苦口婆心試圖促成轉圜,并不是因為我們對局勢惡化的承受力比別的方面低。
半島緊張導致了一些有損中國國家利益的戰(zhàn)略動向,比如美韓威脅要部署薩德導彈系統(tǒng)等。但是任何方面都不要低估中國的反制能力和決心。因此各方都不應以極端自私的態(tài)度為出發(fā)點,而需兼顧其他方面的利益。否則的話,一個勁地發(fā)狠,損害其他方面的利益,最終是要付出沉重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