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文學
一個希望優(yōu)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親近文學的方式當然就是閱讀。閱讀那些經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語言間得到和世俗不一樣的氣息,優(yōu)雅的心情和感覺在這同時也就滋生出來;還有很多的智慧和見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課堂上和別的書里難以如此生動和有趣地看見的。慢慢地,慢慢地,這閱讀就使你有了格調,有了不平庸的眼睛。其實誰不知道,十有八九你是不可能成為一個文學家的,而是當了電腦工程師、建筑設計師……可是親近文學怎么就是為了要成為文學家,成為一個寫小說的人呢?文學是撫摸所有人的靈魂的,如果真有一種叫做“靈魂”的東西的話。文學是這樣的一盞燈,只要你親近過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樣的境遇里,每天從事怎樣的職業(yè)和怎樣地操持,是設計房子還是打制家具,它都會無聲無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為一個城市、一個家庭的房間又添置了經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賞和享受的美,而不是才過了幾年,人們已經在說:哎喲,好難看喲!
誰會不想要這樣的一盞燈呢?
閱讀優(yōu)秀
文學是很豐富的,各種各樣。但是它又的確分成優(yōu)秀和平庸。我們哪怕可以活上三百歲,有很充裕的時間,還是有理由只閱讀優(yōu)秀的,而拒絕平庸的。所以一代一代年長的人總是勸說年輕的人:“閱讀經典!”這是他們的前人告訴他們的,他們也有了深切的體會,所以再來告訴他們的后代。
這是人類的生命關懷。
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
詩里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開的紫丁香,那么它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雜亂的野草,那么它也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我們都想看見一個孩子一步步地走進經典里去,走進優(yōu)秀。
優(yōu)秀和經典的書,不是只有那些很久年代以前的才是,只是安徒生,只是托爾斯泰,只是魯迅;當代也有不少。
只不過是我們不知道,所以沒有告訴你;
你的父母不知道,所以沒有告訴你;
你的老師可能也不知道,所以沒有告訴你。
我們都已經看見了這種“不知道”所造成的閱讀稀少了。我們很焦急,所以我們總是非常熱心地對你們說,它們在哪里,是什么書名,在哪兒可以買到。我好想為你們開一張大書單,可以供你們去尋找、得到。
像英國作家斯蒂文生寫的那個李利一樣,每天快要天黑的時候,他就拿著提燈和梯子走過來,在每一家的門口,把街燈點亮。我們也想當一個點燈的人,讓你們在光亮中可以看見,看見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寫出來的書,夜晚夢見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時候也必然想起和流連。一個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長大了,很有知識,很有技能,還善良和有詩意,語言斯文……
同樣是長大,那會多么不一樣!
自己的書
優(yōu)秀的文學書,也有不同。有很多是寫給成年人的,也有專門寫給孩子和青少年的。專門為孩子和青少年寫文學書,不是從古就有的,而是歷史不長,可是已經寫出來的足以稱得上琳瑯和燦爛了。它可以算作是這二三百年來我們的文學里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之一,幾乎任何一本統(tǒng)計世紀文學成就的大書里都不會忘記寫上這一筆,而且寫上一個個具體的燦爛書名。
它們是我們自己的書。合乎年紀,合乎趣味,快活地笑或是嚴肅地思考,都是立在敬重我們生命的角度,不假冒天真,也不故意深刻。
它們是長大的人一生忘記不了的書。長大以后,他們才知道,原來這樣的書,這些書里的故事和美妙,在長大之后讀的文學書里再難遇見??墒且驗樗麄冏x過了,所以沒有遺憾。
我們不要像安徒生寫的那棵小樅樹,老急著長大,老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不理睬照射它的那么溫暖的太陽光和充分的新鮮空氣,連飛翔過去的小鳥和早晨與晚間飄過去的紅云也一點兒都不感興趣,老想著我長大了,我長大了。
“請你跟我們一道享受你的生活吧!”太陽光說。
“請你在自由中享受你新鮮的青春吧!”空氣說。
“請你盡情地閱讀屬于你的年齡的文學書吧!”梅子涵說。
(本文選自《國際大獎小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