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瘦鵑18歲那年決定辭去教師職務,準備潛心于文學創(chuàng)作,不曾想愛情卻在不期然間翩翩而來。從前曾有過無數(shù)設想,他會和怎樣的人相愛,會有怎樣浪漫綺麗的邂逅,可真的等到與她相遇時,才發(fā)現(xiàn)愛情毫無軌跡可尋,亦毫無道理可言。
那日雖是暮冬時節(jié),可江南的風異常柔軟,周瘦鵑去觀看上海務本中學的話劇演出,劇場內(nèi)熙熙攘攘,而他向來不喜歡嘈雜的環(huán)境,便百無聊賴地待在一旁,四周是一陣歌舞升平的喧鬧聲,唯他一身清冷,顯得與此格格不入。不經(jīng)意間,他看見了同樣靜坐在角落里的一個女孩。所有詞語都道不盡她的美,所有詩句都寫不出她“遺世而獨立”的清輝,那時周瘦鵑只覺得素來靜謐無聲的心湖在剎那間碧波蕩漾。就這樣,周瘦鵑對那女孩一見傾心。
后來周瘦鵑多方打聽才知道她叫周吟萍,生于富商之家,被家人捧為掌上明珠,熟讀詩書典籍,擅長琴棋書畫,她如瓊花璧月一般娉娉裊裊,讓周瘦鵑忍不住心生向往。
年少時喜歡上一個人就會覺得她是自己的全世界,恨不得時時捧在心上。文采斐然的周瘦鵑也不例外,他打聽到周吟萍的英文名為紫羅蘭,于是周身所用之物都和紫羅蘭有關。而后在晨風習習的校園抑或黃昏似夢的小巷深處,瘦鵑似乎總能同她“偶遇”,每次單是從余光中瞥見她同旁人言笑晏晏的模樣便能整日樂不可支。
周瘦鵑曾多次想當面對她表達愛意,奈何人越近情越怯。記得那日暮色微醺輕風醉人,周瘦鵑在她的如水清眸里瞧見自己手足無措的模樣,囁喏許久愣是一句話都沒說出口,最后只能慌亂逃走。
周瘦鵑十分懊惱自己的膽怯,在心愛之人面前總是陣陣心悸,亂作一團,無法像旁人一般勇敢表達,只能在長夜里輾轉(zhuǎn)反側(cè),心中哀戚。也許真的是他奢望了,可偏偏此情才下心頭卻上眉頭。
在百般彷徨后,他鼓足勇氣寫下一封書信。別看周瘦鵑在文壇可肆意揮毫潑墨,此時卻怎么也自信不起來,撕碎數(shù)張信紙重寫不說,下筆皆是字字斟酌,措辭謙和,但也難掩殷殷情意,而后終是懷揣著忐忑和期盼寄了出去。
數(shù)日后收到回信,不曾想周吟萍對他亦是一見如故,君心如儂儂如君的喜悅讓他幾欲手舞足蹈。之后他們開始了長達六年的書信往來,周瘦鵑時常談到文學創(chuàng)作以及周吟萍喜愛的昆曲評彈,卻從未向她表白。繪著紫羅蘭花樣的信紙馨香馥郁,繾綣了過往青澀純潔的歲月。
經(jīng)過一番掙扎,周瘦鵑終于對周吟萍表白了愛慕之情,得到周吟萍的回應后,兩人吟詩唱曲情意綿綿,度過了一段山盟海誓的日子。他們本該是天作之合的鴛鴦鳥,曾無數(shù)次暢想在往后的小半生里,一同在夜里密語,塔下發(fā)愿,聽戲泛舟,游覽虎丘。
可就當他們準備談婚論嫁時,周瘦鵑被周吟萍的父母拒之門外。周瘦鵑家境貧寒,而周吟萍家道殷實且早有婚約在身,在那個年代,門不當戶不對便是一道萬丈深淵,將相愛的人隔絕開來,往前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縱然有情人終不能締結(jié)姻緣,可他們偏生了對年少摯情的執(zhí)念,將這份情感埋藏心中,不愿忘卻。
后來,周瘦鵑在蘇州購地自建園林,命名為“紫羅蘭庵”,又名“紫蘭小筑”。園內(nèi)遍植四時奇花異草,特別將紫羅蘭花辟成一專區(qū),精心培植,將年少的那份情妥善安放。
園內(nèi)一角疊石為臺,而后稱為紫蘭臺,每到紫羅蘭盛開時,周瘦鵑總是癡癡地坐在花前,等到馥郁的花香翩翩而來時,數(shù)十年來鑲嵌在他心頭的那抹亭亭倩影仿若從花叢中冉冉涌現(xiàn)出來。那時,城南花巷,花晨月夕,周吟萍在衣襟上別了一枝紫羅蘭,她學了新曲特意唱給他聽,嗓音婉轉(zhuǎn)悅耳,眼波瀲滟動人,濃情愜意是周瘦鵑之前從未體驗過的幸福。
他說,年少時的情感往往沒有道理,正應了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但終其一生不愿忘記,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看不見滿樓紅袖招,看不見紅塵千萬丈,只看見她亭亭如一枝紫羅蘭,開在天邊,像云又像風,從此他戀上那枝紫羅蘭,白頭誓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