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蒙古族曲藝胡仁烏力格爾是最受蒙古族人民歡迎的民間藝術(shù),布仁巴雅爾的《隋唐演義》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程咬金形象塑造得尤為豐富,他體現(xiàn)了布仁巴雅爾蒙古化的敘事特色,展現(xiàn)出蒙古族民間藝術(shù)的深厚魅力。
關(guān)鍵詞:布仁巴雅爾 《隋唐演義》 《說唐全傳》 程咬金 人物形象 蒙古化
漢文小說《說唐全傳》成書于康熙后期至乾隆前期,在“說唐”系列小說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布仁巴雅爾《隋唐演義》通過對《說唐全傳》的加工與再創(chuàng)造,使其成為重要的具有蒙古族民間說唱藝術(shù)特色的口頭文學(xué)作品。秦叔寶、程咬金、羅成、尉遲恭等隋唐英雄好漢的群像被塑造得生動活潑、栩栩如生,其中程咬金的莽撞形象尤其生動,他丑陋的外表、粗魯?shù)男愿瘛⒚ё驳男惺嘛L(fēng)格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充滿喜劇色彩。
一
縱觀唐宋以來的史傳、文人筆記、話本演義,可以發(fā)現(xiàn),程咬金這個人物形象經(jīng)歷了一個長積層累的過程。史傳中關(guān)于程咬金形象的記載,較早可追溯至《舊唐書》《新唐書》。史書中的程知節(jié)是一個忠心對主、行事果敢、有勇有謀的猛將,他為唐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至蒙元時期,《程咬金斧劈老君堂》已經(jīng)賦予程咬金滑稽魯莽的性格,而且首次描寫了他丑陋的面貌。明清時期,程咬金的形象在漢文小說中得到了豐富和升華?!端逄苾沙緜鳌吩黾恿恕案暇谩钡那楣?jié),《大唐秦王詞話》刻畫出程咬金相貌猙獰、行動魯莽的特點,《隋史遺文》虛構(gòu)了程咬金的卑賤出身及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到清康熙至乾隆年間的《隋唐演義》和《說唐全傳》,程咬金完成了由單一到復(fù)雜、由勇猛果敢到粗魯莽撞的演化,成為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莽漢形象。布仁巴雅爾《隋唐演義》在因襲漢文小說《說唐全傳》的基礎(chǔ)上,對程咬金形象的塑造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蒙古化。
二
布仁巴雅爾《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形象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粗魯莽撞,布仁巴雅爾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使這個莽漢形象活靈活現(xiàn)。他夸大了程咬金的丑陋,描繪他“長相奇特,紅紅的毛從他的頭盔下邊冒出來,四顆豬牙長得參差不齊,往上長的牙齒像要割破嘴唇一樣”{1}。而且一描述到程咬金的外貌,布仁巴雅爾就用“長著四顆豬牙”來形容。丑陋相貌搭配莽撞大漢符合民間審美心理,一般來講,人的外貌和性格都是對應(yīng)的,正所謂“相由心生”。因此丑陋面相凸顯了程咬金莽撞粗魯?shù)男愿裉卣?,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加深了民眾對程咬金魯莽性格的標(biāo)簽性認(rèn)知。
程咬金的行為處事也處處流露著粗魯直爽、莽撞率真的特點。在打劫皇杠時,程咬金既不探清情況,也不考量雙方實力,一個人沖向陣前,劫了皇杠。之后他又不假思索地報出自己的姓名和同伙:“你們以為我沒名字?我是小孤山長葉林?jǐn)r截道路的程咬金,我的合作伙伴叫尤俊達?!痹谌盒巯蚯丨偰赣H拜壽時,樊虎說到秦瓊因為抓不到劫皇杠的程達、尤金而被重打,眾人憤慨不已,大罵劫匪,尤俊達幾次暗示程咬金沉住氣,不要招認(rèn),但程咬金卻毫不理會,在群雄面前大聲喊皇杠是自己劫的,而且喊出來還覺得不過癮,從位子上跳了起來,兩手叉腰,像有打架斗毆的架勢,非常生氣地說著:“喂,眾兄弟們聽著,搶了皇杠的人就是我程咬金?!蓖癸@出了程咬金處理事情不善思慮,魯莽率真,想做便做。如果換作一般劫匪,逃避追捕還來不及,程咬金卻能敢作敢當(dāng),雖有些冒失,卻也正是他性格中可愛的一面,很符合民眾對于草莽英雄式人物的民間想象。秦瓊和程咬金從王世充處轉(zhuǎn)投秦王時,正值唐軍與尉遲恭對峙。程咬金深夜帶著秦王去敵營白壁觀看風(fēng)景,正巧被尉遲敬德攔截,程咬金竟毫不避諱地喊道:“這就是我們的秦王李世民,你想怎樣?”他莽撞好斗,不思量自身實力就與人對打,致使秦王被擒;又膽大心粗,脫身之時未思慮周全,就將秦王獨自留下。再次加深表現(xiàn)了程咬金的魯莽特質(zhì)。
人的性格常常是復(fù)雜多樣的,布仁巴雅爾在塑造程咬金形象時并不是進行單一刻畫,還描繪了其狡黠滑稽、粗中有細(xì)、孝順重情的性格特點,使程咬金這個人物形象豐腴飽滿,充滿趣味。
布仁巴雅爾《隋唐演義》中,程咬金的出場十分精彩。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販賣私鹽被捕入獄的程咬金也被赦免,然而他卻擔(dān)心出去之后沒有飽飯,賴在獄中不走。獄卒們只好湊了錢買來酒肉,然而程咬金吃飽喝足后,卻又改變主意,不肯離開。獄卒又開始百般勸說,程咬金還繼續(xù)耍賴:“看我衣服,破爛不堪,堂堂七尺男兒,光著身子出去?”最終獄卒找來一件葬服送給程咬金,他才答應(yīng)離開。從中可以看出程咬金潑皮無賴的游民特質(zhì),明明自己該出獄回家,卻憑著撒潑耍賴的本事,訛來一頓酒肉、一身衣服,惹得獄卒一陣麻煩。雖是粗魯大漢,卻也有他自己的生存智慧,狡黠可愛。此外,再從程咬金挑撥羅成和單雄信打斗、三截糧草、戲弄尉遲恭等情節(jié)來看,布仁巴雅爾對程咬金潑皮狡黠的性格并不反感,他在描繪時反而流露著一絲喜愛之情,這些情節(jié)讀來趣味十足,是程咬金形象的出彩之處。
布仁巴雅爾《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又是一個粗中有細(xì)的人,他與王世充和談的情節(jié)于細(xì)微之處展現(xiàn)了他的智慧:酒宴開始時他表現(xiàn)得謙遜有禮,極具分寸,使王世充心中大悅,立即同意和解。接著,程咬金卻故意暴露粗魯本性:“放碗時候的聲音明顯大了,吃菜的時候也不用筷子了,他不管有沒有油膩就直接用手抓著食物放進嘴里。”還用抓過菜的手抓王世充的綢緞衣服,惹得王世充心生厭惡,不想讓程咬金多作停留。程咬金出城時為了支走送行的單雄信,又用臟手去抓單雄信的衣服,還噴了一口口水,氣走了單雄信。隨后,他佯裝醉酒迷路,支開眾人繞進城中,成功勸得羅成降唐。布仁巴雅爾讓人物在場景中充分表現(xiàn),使程咬金心細(xì)機敏又粗魯滑稽的性格特點展露無余,人物形象更加飽滿鮮活。另外,布仁巴雅爾還突出表現(xiàn)了程咬金的孝順重情。程咬金出獄前撒潑耍賴、刁難獄卒,而當(dāng)獄卒提到他家中老母時,程咬金心中卻變得十分難過:“他立刻改變主意,飛快跑回家中。”尤俊達賞識程咬金力大無窮,邀請他去家中以酒肉相待,希望他能留下合作,程咬金卻提出要將母親接來,體現(xiàn)了對母親的惦念與重視。對比他對外人的蠻橫無理,這份孝心愈發(fā)顯得動人,充滿鐵漢柔情。布仁巴雅爾對表現(xiàn)程咬金的孝進行了豐富化處理,挖掘到了程咬金性靈中的閃光之處,使其形象更加貼近民眾生活,同時也體現(xiàn)著蒙古族人民尊敬長輩、重情重義的美好品格。
三
蒙古民族英勇善戰(zhàn),有著崇尚勇武之力的審美心理。布仁巴雅爾《隋唐演義》重視對程咬金武功力量的展現(xiàn),對其武功進行了夸大化描寫。劫皇杠時程咬金使一把八卦宣花斧,十分威風(fēng),斧頭砍過“如卷風(fēng)”“如山塌”,“羅成用盡全力好不容易頂住斧頭,兩眼冒火,后背頸椎骨如斷了般疼,震徹五臟六腑,如早飯上吐,昨晚的飯下瀉似的?!边@足顯程咬金的力大威猛;奪取瓦崗寨時程咬金勇猛無敵、威武異常,使馬三保三兄弟“腰椎折斷、腦漿迸裂、腸肚翻出”,逐一慘遭砍殺;“帶病三打王龍”更加精彩,程咬金肚子不舒服,卻遇到王龍的挑戰(zhàn),他還是堅持去了戰(zhàn)場,第一斧砍得王龍腦袋震動、心臟顫抖,飯都吐了出來。王龍轉(zhuǎn)身欲逃,程咬金又以迅猛之勢接連砍下兩斧,到第三斧王龍已經(jīng)脊骨發(fā)響,上吐下瀉。后來王龍?zhí)幼撸桃Ы鹑湎陆馐?,遭遇偷襲,他還來不及系好衣褲,左手提著褲子右手舉著斧子就將王龍連人帶馬砍下首級,兇猛無比。
蒙古民族是馬背上的游牧民族,喜好酒肉、豪邁不羈,尤其是蒙古族的酒文化,獨具特色。這樣的風(fēng)俗充分體現(xiàn)在了程咬金身上,他經(jīng)常大口大口吃肉,大碗大碗喝酒,還常常大呼酒水不夠,酒量驚人。布仁巴雅爾《隋唐演義》對程咬金喝酒情節(jié)的著重描寫,既展現(xiàn)了程咬金直爽的性格特點,又是對其形象的蒙古化。布仁巴雅爾第一次描寫程咬金喝酒是遇赦出獄時,獄卒湊錢買了肉和大缸的酒,抬到獄中,然而程咬金卻說這么點酒還不夠他“塞牙縫”,別人都叫他“五灌酒”。這里布仁巴雅爾兩次使用“大把大把吃肉、大口大口喝酒”這個程式,凸顯了程咬金的酒量。第二次表現(xiàn)程咬金酒量驚人是程咬金賣完柴耙子后,去酒樓喝酒,酒樓夫婦拿多少他就喝多少,最后喝了二十多斤,相當(dāng)于三十個人的量,讓人驚駭。第三次描寫程咬金喝酒是小山賊毛三邀請他去自己寨中,并設(shè)宴款待,席間程咬金說:“這喝酒啊,是不能細(xì)細(xì)品嘗的,把肉都大塊大塊地拿過來,酒也用壇子給我端過來。”又一次提到了程咬金大口喝酒大塊吃肉,表現(xiàn)出程咬金對酒的癡迷。
綜上所述,布仁巴雅爾從蒙古族的視角出發(fā),以本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為基礎(chǔ),對漢文小說《說唐全傳》進行因襲、改造與加工,成功地塑造了貼近民眾、生動豐滿的程咬金形象,他極具民間文學(xué)的魅力,符合蒙古族審美文化心理及風(fēng)俗習(xí)慣。
{1} 布仁巴雅爾:《隋唐演義》(內(nèi)部資料),內(nèi)蒙古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翻譯編印,2013年版。本文所引胡仁烏力格爾《隋唐演義》的文段皆出于此,下文不另注。
參考文獻:
[1] (清)佚名.說唐全傳[M].周樹德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2] 楊義.中國敘事學(xu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鐘敬文.民間文學(xué)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4] 仁欽道爾吉.江格爾論[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大學(xué)出版社,1999.
[5] 王曉杰.明清小說中的程咬金形象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