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儒林外史》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長篇諷刺小說。在《儒林外史》中,不僅有形形色色的士人形象,還活躍著一些女性形象,作者對這些女性形象雖無細致的描寫,但她們的地位并非是可有可無的?!度辶滞馐贰返囊淮笾黝}是對科舉制的批判,部分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深刻地闡釋了這一主題。其中沈瓊枝與魯小姐是作者所用筆墨較多的典型形象。根據(jù)作品中對沈瓊枝與魯小姐的形象塑造,本文將分別論述她們的生存狀態(tài)及形象特點。同時對其性格及命運進行了對比,從而對當時的社會背景及作者對女性形象的創(chuàng)作意圖有更全面的了解。
關鍵詞:《儒林外史》 科舉 沈瓊枝 魯小姐
明清科舉之風盛行,出現(xiàn)了眾多科舉題材的小說,其中《儒林外史》是對科舉批判最為深刻的諷刺小說,其深刻之處在于不僅描繪了一幅儒林眾生相,還廣泛涉及市井婦人、官宦小姐、鄉(xiāng)紳土豪等世間眾生相。
據(jù)統(tǒng)計,《儒林外史》中有具體情節(jié)的女性形象僅十幾個。在這十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中,沈瓊枝與魯小姐是較為典型的千金小姐,然而,從她們對科舉制的態(tài)度來看,二人又截然相反,下面將對這兩位女性的形象做具體論述。
一、功名富貴皆塵土——沈瓊枝
明清時期,士人熱衷于科舉,人人都做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夢。此時的科舉已被異化,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取士制度,而是一棵換得功名的搖錢樹,一把改變命運的金鑰匙。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將功名富貴視為生命的全部,《儒林外史》中的沈瓊枝就是這樣一位女性人物,她被研究者稱為“一枝獨秀”的“帶刺玫瑰”,對其性格的形容可謂恰當貼切。沈瓊枝的父親沈大成是常州貢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沈大成將女兒許給揚州宋鹽商,卻沒料到宋鹽商意欲讓其做妾。沈瓊枝自然不愿,在宋府忍著性子待了幾天,不見消息,便果斷地打了包袱逃去南京。在南京她自立招牌、自給自足,還與莊紹光、杜少卿等“真名士”結(jié)交來往。
沈瓊枝的性格是鮮明而獨特的。首先,沈瓊枝獨立自主、自立自強??闯鏊嘻}商的陰謀,她只身去宋府理論,理直氣壯地說“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逃到揚州之后她掛了招牌,靠給人寫詩刺繡養(yǎng)活自己。她不像魯小姐一樣被父親束縛卻不問對錯;也不像王三姑娘一樣被封建禮教束縛最終葬送自己的性命。她是一位生活上不依靠他人,精神上也不受束縛的獨立的女性。其次,沈瓊枝有勇有謀、機敏聰慧。逃離宋府之時,她將房里所有的金銀珠寶都打包,扮作小老媽的模樣,買通丫鬟,可見其智謀;在衙門知縣讓其作詩,她不慌不忙,吟出一首七言八句來,“又快又好”,可見其聰慧;在差人面前據(jù)理力爭,“我便不給你錢,你敢怎么樣”,可見其膽識。再次,沈瓊枝不慕權(quán)勢、不愛富貴。宋鹽商家可謂是極盡奢華,沈瓊枝所想的也只是“消遣兩天”,并沒有因留戀富貴而違背自己的原則。借武書之話“看她雖是個女流,倒有許多豪俠的光景”,沈瓊枝就是生活在亂世中的女中豪杰。
除了沈瓊枝這樣比較典型的女性形象之外,《儒林外史》中還有一些視功名如糞土之人,如王冕之母,一方面,她深知學問的重要性,并沒有因經(jīng)濟能力的限制而讓兒子放棄讀書;另一方面,她并未把讀書當作功名富貴的墊腳石,甚至在她臨終之際,囑咐兒子一定不要出去做官。再如杜少卿之妻,家里一貧如洗,她并無怨言,對沒有盤纏之事只是當作笑話一笑置之,足見其不慕富貴;同丈夫攜手游山,對旁人的嬉笑視若無睹,足見其不拘小節(jié);丈夫辭去征辟,她并無異議,足見其不屑功名。這些女性形象與其他愛慕虛榮、貪圖富貴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成為作品中一道光鮮的彩虹,在污濁的世風下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二、八股情結(jié)深藏心——魯小姐
科舉制度改變士人仕途的同時也影響了他們的婚姻,“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此時出現(xiàn)了“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的現(xiàn)象,“科第漸重于門第,郎才女貌漸重于門當戶對”。《儒林外史》中的魯小姐是吳敬梓筆下少數(shù)進行細致刻畫的女性人物之一,其婚姻生活就與科舉制有密切的關系,其在作品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魯小姐的生活可謂是衣食無憂。其父魯編修曾是太保的門生,現(xiàn)在翰林院任職,身為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家境自是富足;作為掌上明珠的獨生女,魯編修及夫人對其的溺愛也不言而明。在寫魯小姐婚禮這一部分時,作者進行了大量的鋪陳渲染;婁府置辦的聘禮包括金銀珠翠首飾、綾羅綢緞衣服,羊酒果品就有十幾抬;結(jié)婚當日婁府與蘧太守家的燈籠“足擺了三四條街還擺不了”;敲鑼看戲,熱鬧至極,直到天亮才散。官宦之家的奢華生活羨煞旁人。
出身于這樣的富足家庭,魯小姐是位名副其實的千金小姐,其性格特點用陳和甫的話形容是“德性溫良,才貌出眾”。她又是個才女,資性高、記性好,不僅熟讀四書五經(jīng)、諸家之文,做的文章也是花團錦簇。同時她的“德性溫良”在為太守侍疾這件事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太守去世后,她深明大義,執(zhí)意去侍疾,“上侍孀姑,下理家政,井井有條,親戚無不稱羨”。這樣一位溫柔聰慧的女性可以說是一位完美的賢妻良母,身上閃耀著傳統(tǒng)美德的光輝。
魯小姐是位才女,然而她的“才”不是體現(xiàn)在作詩頌詞上,也不是體現(xiàn)在精于女紅上。正如臥閑草堂評本中所說“夫以一女子而精于舉業(yè),則此女子之俗可知”。魯小姐自小讀書,但讀的是四書五經(jīng)、歷科程墨;她天資聰慧,但學的是“破題”“破承”等八股成篇之法。魯編修是對她影響最大的人,她對父親的話深信不疑,認為除了八股文,其他的都是邪魔外道。
魯小姐本身是科舉制的受害者,同時又不自覺地成了八股文忠誠的支持者。在封建社會,她沒有參與科舉的資格,便將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起初她以為公孫“舉業(yè)已成,不日就是個少年進士”,心里自是高興;而后發(fā)現(xiàn)丈夫?qū)Π斯芍虏⒉辉谛幸膊簧闲?,因此整天“愁眉淚眼,長吁短嘆”,甚至認為丈夫“誤我終身”。魯小姐對丈夫科舉晉身的想法破滅,轉(zhuǎn)而將心思花在兒子身上。她每日課子到三四更鼓,讓年僅四歲的兒子讀四書,書背不熟便監(jiān)督他讀到天亮。這樣的魯小姐對科舉的熱衷已經(jīng)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與范進之徒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魯小姐長于深閨之中,科舉制于她本無關系,然而在她的成長歷程中又無時無刻不與八股扯上關系。從作品本身看,魯小姐受八股之毒的侵害直接原因在于其父親;但若追根溯源,其實是科舉情結(jié)彌漫的世風導致。對科舉功名的追求,不僅使讀書人神魂顛倒、道德喪失,還以無孔不入之勢侵入到閨閣之中,異化女性的思想行為,影響正常的婚姻生活,甚至剝奪孩子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
畸形的科舉制下是急功近利之心、鉤心斗角之勢,像沈瓊枝這類出淤泥而不染之人畢竟是少數(shù)。在科舉情結(jié)彌漫的世風下,更多的人是像魯小姐一樣不知不覺受到影響,甚至成為追求功名之人腳下的犧牲品。
三、閨閣中的千金——魯小姐與沈瓊枝的對照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不少寫到千金小姐,尤其是唐宋以來的戲曲小說,其中多以她們的婚姻愛情為故事題材,而在《儒林外史》中,千金小姐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行為更為突出,而婚姻愛情則退居次要位置。
魯小姐與沈瓊枝同是大家閨秀且年齡相仿,但二人性格卻截然相反。魯小姐是八股才女,對八股的癡迷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沈瓊枝也是才女,但她的才氣是在詩詞歌賦、女紅刺繡上,與魯小姐相比,她身上更多地展現(xiàn)了女性之美。這與她們的家庭教育是有很大關系的。魯小姐的父親魯編修醉心科舉,教育女兒也是三句不離八股;沈瓊枝的父親沈大成雖是個書呆子,但在女兒的教育問題上更寬容、更睿智。他給沈瓊枝提供了一個相對自由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沒有刻意要求女兒讀什么書,在面臨選擇時也及時征求女兒的意見,讓她“自己主張”。魯小姐選擇了一條醉心八股、自我禁錮之路,而沈瓊枝選擇了一條吟詠詩賦、自我解放之路。
魯小姐是八股禁錮下的女性代表,而沈瓊枝則是自由與獨立的代表。作者創(chuàng)作人物形象時,一直以一種冷靜客觀的筆調(diào)敘述,盡量不流露出本人的情感。然而在寫沈瓊枝時,將她與“真名士”寫在一起,“名流之中忽帶出一股脂粉氣”,其實反映的是作者對沈瓊枝的敬佩之情?!霸葡?,豪杰也,瓊枝,亦豪杰也”,沈瓊枝在“真名士”之中增添了一股巾幗豪杰之氣,為污濁的世間吹來了一絲涼爽之風。
作者巧妙地寫科舉之風盛行下女性生活上的掙扎、精神的扭曲,在冷靜近乎冷漠的敘述中將女性的悲劇命運一一羅列,這樣的寫法對讀者來說更具有沖擊力,更加深刻地感受科舉之毒無孔不入的危害性。其中的女性形象也反映了在科舉情結(jié)彌漫下的社會中,大部分女性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和空虛的精神世界,同時也贊揚了像沈瓊枝這樣在污濁世風下依然堅持自我的女性。
參考文獻:
[1] 王玉超.明清科舉與小說[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2] 吳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3] 綦曉芹.科舉[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4]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5] 梁效永.《儒林外史》女性形象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6] 魏娟莉.試談《儒林外史》中科舉功名邊緣的女性形象[J].中州學刊,2008(6).
作 者:陳麗君,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
編 輯:趙紅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