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1998年修訂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實施,我國的農村政治民主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許多問題,如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識不夠強,農村政治民主制度建設不完善,村委會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關系、村“兩委”關系問題突出等。而產生問題的原因復雜多樣,包括文化、經濟、法律制度等多個方面。筆者希望通過加強政治民主宣傳教育、完善政治民主制度建設、進一步抓好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和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等,進一步推進農村政治民主建設的發(fā)展完善。
關鍵詞:農村民主;民主意識;民主制度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56
近年來,我國的農村政治民主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許多農村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村民會議決策、村民代表會議、村務公開等制度,村干部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村民參與管理村級事務和參加選舉的政治熱情高漲等。盡管如此,在農村政治民主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識不夠強
農民公民意識是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進步的最根本的精神動力?!敖ㄔO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從總體上講,需要從兩個基本方面推進:一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觀念培養(yǎng)”。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慎之研究員曾這樣講到:“中國與發(fā)達國家最大的差距,體現在公民意識上面”。民主意識是公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農村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識得到不斷增強,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政治民主要求,積極參與有關村務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提出自己對關于農村的發(fā)展建設的意見和想法。但是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識還沒有得到真正的發(fā)展,許多村民在參與政治民主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害怕?lián)熑?,擔風險,怕競爭,怕有不同聲音,所以并沒有真正地把自己當作政治民主建設的主人,法治意識淡薄,不敢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群體性事件得以爆發(fā),影響社會穩(wěn)定,阻礙農村政治民主建設的發(fā)展。
二、農村政治民主制度建設不完善
首先,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四個環(huán)節(jié)中缺乏相應的法律支持,在具體操作中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在民主選舉方面,村民代表會議不是以提名票的票數多少來確定正式候選人的名單,而是以候選人的經濟實力來確定;許多村在換屆選舉時沒有設立秘密劃票間;少數村存在人為增加委托投票來追求投票率的違法情況等。在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方面,決策權屬于某個人,普通村民根本沒有機會參與決策。在民主監(jiān)督方面,村民知道自己有監(jiān)督村干部的權利,但是村干部不給也沒有辦法。其次,村民會議形同虛設。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guī)定,村民會議是村民自治中的最高權力機構,村民會議有權對任何與村民利益有關的公共事務作出決定。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村民會議缺乏常設機構和專職人員,并且由村委會召集,因此并不能真正把村民組織起來進行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實際上成為村干部自治,村民被動地接受村干部的決定,“自治”變成“他治”。最后,村民政治參與渠道不暢通,政治參與不平衡性加劇和組織化程度低,導致村民的民主政治效能疑慮。如果一個村民認為村務應該都由村干部說了算,自己沒有必要參與政治活動,那么他就難以有較高的政治效能感。
三、村委會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關系、村“兩委”關系問題突出
村委會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關系,《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guī)定,“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政府對村委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但是不得干預依法屬于村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村委會協(xié)助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毙枰该鞯氖?,該規(guī)定并未明確鄉(xiāng)鎮(zhèn)政府和村委會的領導與被領導關系,但是“村委會協(xié)助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這里就存在“協(xié)助”具體內容的界定問題,“協(xié)助”意味著主體是鄉(xiāng)鎮(zhèn)政府,村委會處于輔助、幫助的地位,而且在實際的運作中,很多地方將二者的關系都變成了事實上的領導與被領導關系。
村委會和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關系,一般簡稱為“兩委”關系?!洞迕裎瘑T會組織法》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按照黨的章程進行工作,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該規(guī)定明確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村民自治中的領導地位,但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如何行使領導權沒有作出明確規(guī)定,使其領導作用在實際的運作中發(fā)生了變化,出現黨支部成為了村里的權力中心和實際領導者的現象。在實際運作中,“兩委”有三種形式的矛盾:第一,村委會的領導地位遠高于村黨支部領導地位,村黨支部的地位弱化。村委會決定村里的一切事情。第二,黨支部的權力大于村委會的權力。這是由于歷史傳統(tǒng)的影響,黨支部一直擁有絕對權力,尤其是經濟權力,而村委會沒有權威,保持一切都是黨說了算的運作模式。第三,村委會和黨支部相互牽制,互不相讓。雙方各自擁有一定的權力,在實際操作中矛盾凸顯,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不利于維護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容易引發(fā)群體性事件。
參考文獻:
[1] 新華社.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