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分析全省水庫運行管理和體制改革的基礎上,針對河北省內水庫運行的現狀,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全省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的對策和建議,為深化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水庫運行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庫;運行管理體制改革;探討
河北省環(huán)抱首都北京,省會石家莊市。北距北京283公里,東與天津市毗連并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qū)交界,東北部與遼寧省接壤。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復雜多樣。水資源相對短缺且時空分布極不均衡,依靠河流自然調蓄能力遠不能滿足人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從五十年代起,河北省相繼修建了許多水庫,其中有大型水庫17座,中型水庫38座,小水庫數百座,形成了大中小有機結合的水庫建設工程保障體系。隨著南水北調國家飲水項目的實施,以及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zhàn)略的確定,這些水庫在抗御水旱災害、保障供水安全、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和支撐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能有一點閃失。但這些水庫中,大型水庫有7座就存在不同程度的防洪能力不足,標準低,堤壩基礎滲水,堤壩坡度過于陡峭,輸水和泄水設施有漏水和裂縫,啟閉機老化通訊設施也相對落后等問題,情況不容樂觀。
1、水庫運行管理情況
河北省水庫大多建設在50年代至70年代,雖不乏著名工程,但受當時技術和經濟條件的制約,許多工程為 “應急”工程,普遍存在工程質量偏低、運行管理粗放、配套設施不全等一系列問題,且長期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只注重主體工程建設,忽視建成后的安全管理,致使水庫安全隱患嚴重,造成了這個時期個別水庫垮壩事故的發(fā)生。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國家法制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水庫大壩管理法規(guī)制度也不斷完善,國家先后出臺和實施了《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大壩運行管理體制和機制逐步建立,大壩的主體責任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各級政府和水管部門越來越重視水庫的安全管理情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水利部制定的有關規(guī)定和政策,因地制宜采用了科學的管水模式,逐步建立了良性的水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對水庫開展減員增效改革,明晰水庫安全管理職責,落實水庫管理經費,明確管護人員的崗位職責,強化對水庫管理保護范圍內生產經營活動的監(jiān)管,逐步落實和完善水庫管理用房、交通道路等設施及水文觀測等管理設備,規(guī)范管護人員的行為,定期對管護人員進行技術指導與安全培訓,在水庫工程實行專業(yè)管理等方面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安全管理狀況得到不斷改善,管理理念和水平也得到提高。隨著國家對重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實施,水庫運行管理逐步加強,大壩安全隱患逐步降低,安全管理法規(guī)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穩(wěn)步推進。
2、存在的問題
2.1. 水庫安全管理制度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據水庫的抽查調研分析,除了除險加固項目外,正常運行的水庫沒有按照要求定期組織安全鑒定,甚至還有二成的水庫從來沒有經過大壩安全鑒定,此外,還有將近20%的水庫沒有制定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
2.2 水庫調度管理較粗放?,F有三分之一的水庫沒有編制調度規(guī)程,流域內梯級水庫大多沒有聯合調度,小型水庫普遍缺乏大壩滲漏、位移、雨情、水情等觀測設施,觀測資料也不能及時進行整編匯總,水庫安全監(jiān)測不能適應日常管理需要。由于缺乏經費,維修養(yǎng)護不及時,加之巡視檢查不到位,未及時發(fā)現險情,造成水庫大壩安全隱患重重甚至發(fā)生個別大壩潰壩事故。
2.3. 部分水庫淤積嚴重,部分報廢水庫仍在超期運行。地處溝壑地帶的水庫,泥沙含量大,加之近些年上游來水減小,水庫淤積危害呈逐年增加的態(tài)勢,水庫清淤工作困難很大,導致水庫超正常蓄水位運行居多。部分報廢水庫因資金缺少仍不能退役,造成庫區(qū)上下游及庫區(qū)周圍存在極大隱患。
3、措施及建議
3.1 水庫安全運行管理方面
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逐步建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責任制,在明確政府責任人、主管部門責任人和管理單位責任人的基礎上,明確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將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和每個工作崗位,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
強化大壩安全風險管理。實行水庫大壩安全狀況年度檢查和定期安全鑒定,安全鑒定的范圍應包括擋水、泄水、引水建筑物的進水口工程和涉及工程安全的庫岸邊坡及下游消能防護工程等。.加強水庫的日常運行管理。水庫管理單位要定期巡檢大壩、溢洪道、輸水洞等建筑物及閘門、啟閉設備及機電設備操作運行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維修養(yǎng)護,及時更新改造。推行水庫降等運行與報廢制度。按照《水庫降等運行和報廢管理辦法》有關規(guī)定,對因規(guī)模減小或效益功能萎縮的水庫進行降等,對病險嚴重且除險加固技術上不可行或者經濟上不合理的水庫以及功能基本喪失的水庫進行報廢。工程降等和報廢,需技術論證后履行審批程序。
3.2 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方面
.穩(wěn)步推進水庫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按照分級管理原則,層層逐庫落實水庫管護主體和責任,健全管護制度,實現水庫管理的全覆蓋。.明晰水庫工程產權。參照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辦法,按照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方式確定工程產權。以國家投資為主興建的,產權歸國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所有,由縣人民政府授權縣水務局行使出資人權利進行資產的處置和監(jiān)管。
落實水庫管護經費。多渠道籌集水庫管理經費,建立穩(wěn)定的經費保障機制,管護經費原則上由工程產權所有者負責籌集,財政適當給予補助。以公益性為主的水庫工程應根據政府核定的公益性人員經費和工程維修養(yǎng)護經費補助標準,建立公共財政補助機制,將專職管理人員基本支出和工程維修養(yǎng)護經費全部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工程維修養(yǎng)護經費也可參照《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辦法》采取地方水利基金補助或地方自籌等方式解決。健全管理機構和人員。根據水庫的規(guī)模、功能、任務等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配備管護人員。
4、結語
當前,河北水庫安全運行管理和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夠重視,需要建立職能清晰、權責明確的水庫管理體制,建立穩(wěn)定可靠、使用高效的水庫管理經費保障機制,建立社會化、專業(yè)化的水庫維修養(yǎng)護模式,調度科學、經營規(guī)范的水庫運行機制,建立獎懲分明、科學考核的水庫管理監(jiān)督機制,切實加強水庫安全管理,全面、穩(wěn)步、深入推進水庫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實現工程良性運行和長效受益,支撐河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河北省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暫行辦法:河北省水利廳,2013:
[2]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水利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