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龍
留守兒童的家 孤困孩子的媽
——記淮安市淮安區(qū)衛(wèi)東村關工委主任李玉梅
李長龍
李玉梅到學校看望村里的留守兒童
在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馬甸鎮(zhèn)衛(wèi)東村,李玉梅當村關工委主任已有10年了。這期間,由于關愛工作做得出色,她先后被評為區(qū)道德模范、十佳關愛之星、優(yōu)秀代理家長、優(yōu)秀愛心媽媽。去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中,區(qū)委把她作為優(yōu)秀黨員的代表,將其先進事跡拍攝成電視片,組織黨員觀看、學習。
衛(wèi)東村是個有800多戶、3000多口人的大村,長年在外務工的有1000多人,父母均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80多人,直接由李玉梅看護的有12人。李玉梅把這些孩子的情況一一摸清楚,父母在哪里打工,記下電話號碼;孩子在校讀書,和老師建立聯系。她還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大家,建起了短信平臺。每次開學,她都要陪同孩子到學校報到,代交各種費用,去的次數多了,老師都認識了這個留守孩子的“媽媽”。不論白天黑夜,留守孩子病了,她第一個陪孩子到鎮(zhèn)醫(yī)院,沒錢的她主動墊支,有些困難戶她就給支付了。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最犯愁的是輔導孩子做作業(yè)。村民支持她,把空房子騰出來,辦起了村里的留守兒童“4:30輔導站”。她每天第一個到輔導站開門把孩子迎進來,送走最后一名孩子才離開,還請大學生村干部來輔導。
磚橋組的宗婷,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由70多歲的爺爺、奶奶拉扯著。李玉梅經常去看望這個小女孩,幫著洗衣服,中午做可口的飯菜,到了上學年齡送她入學,每年都給她買衣服、買書包、買學生平安保險。每天放學回來,她叮囑孩子做作業(yè),并經常做檢查。每學期的家長會,都是她作為代理家長參加。
河東組有個女孩程嘉慶,還在襁褓之中,父母就因感情問題離異了,父親再婚后和繼母一起長年在外務工,她只好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去年夏天,李玉梅發(fā)現小嘉慶臉色發(fā)黃,身體也日漸消瘦,感覺不對勁兒,就和小嘉慶的奶奶一起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結果確診孩子得了膽管瘤。小嘉慶的爺爺奶奶當時就傻眼了:手術費要好幾萬,這從哪出?李玉梅一邊安慰老人和孩子,一邊和小嘉慶的父親、生母聯系,共同負擔醫(yī)療費。手術那天,她早早來到醫(yī)院,鼓勵小嘉慶要勇敢,手術進行了5個小時,她和小嘉慶的父親、爺爺、奶奶就在手術室外守候了5個小時。手術第6天,孩子病情穩(wěn)定了,她又動員小嘉慶的生母來醫(yī)院看望孩子。起初小嘉慶不理睬媽媽,李玉梅就耐心地開導,小嘉慶長這么大終于第一次開口叫“媽媽”。母女相擁而泣,李玉梅在一旁也落了淚。
每年暑假,李玉梅非常珍視這個留守孩子與父母團聚的時機,冒著酷暑把這些孩子平安護送到他們的父母身邊。家長們見到風塵仆仆的李玉梅都感動不已,連連稱贊“李媽媽”幫他們撐起了留守兒童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