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煜
小學生的歌唱訓練藝術(shù)
◎張亞煜
歌唱訓練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技巧,同時能使他們擁有熱愛祖國音樂藝術(shù)的熱心,并在熟悉民間音樂、了解國外音樂的同時,增強對音樂的感受力和審美力,而且還能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記憶力和想象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嗓音的保護和轉(zhuǎn)換他們大腦的興奮中心,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得到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促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育。此外,適當?shù)某栌柧氝€可以啟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品格,陶冶藝術(shù)情操。
歌唱訓練 藝術(shù) 培養(yǎng) 情操
唱歌訓練是音樂的一部分,是一門集音樂、語言、形體、表現(xiàn)為一體的綜合藝術(shù)。小學生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唱歌訓練的時間,應(yīng)為全部音樂課時的2/3。這說明在小學音樂藝術(shù)培養(yǎng)中,唱歌訓練是核心部分,也是最符合小學生生理和心理需求,表達個人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歌唱訓練方式簡單易懂,條件寬裕,且最易于音樂的普及與推廣。
(一)基本節(jié)奏的訓練
讓學生把標有等基本節(jié)奏型,按老師指定的速度,清楚地拍擊出來,并注意其中的強弱關(guān)系(強位●弱位○),然后再進行基本節(jié)奏的組合訓練。
(二)音樂記號的識別
將一些記號拼湊成動物圖案,便于識別,增強兒童的興趣。如:讓學生分辨這只小鳥是用哪些音樂符號組成的。
(三)呼吸訓練
為了讓學生能有一個深度的呼吸,可進行呼吸訓練,具體做法如下:
讓學生準備一張小紙條,吸一口氣后,慢慢的呼出,吹動紙條,均勻飄動,使呼出的氣能夠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吸氣時可以讓學生想你眼前有一盆非常香的花,然后去聞花的香氣,把氣吸到丹田。如:好香的花呀!用鼻子吸氣到丹田。
(四)發(fā)聲訓練
在對學生進行發(fā)聲訓練時,要對姿勢、口形、呼吸、發(fā)聲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訓練,通過訓練達到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并運用到歌曲演唱中去。
對于童聲歌唱來講,有一個真假聲結(jié)合的問題特別值得注意。由于兒童的聲帶發(fā)育不成熟,較為柔嫩,音域不寬,當唱高聲時,韌帶靠邊緣振動,如果高音不用假聲,就會使韌帶受傷,嗓音損壞,在訓練中筆者采用歌曲的樂句來練習:
如:
歌曲《歡樂頌》也是很好的練聲曲。
(一)讓學生聆聽不同的聲部
讓學生聆聽不同的聲部,唱自己的聲部時也要聆聽各聲部的聲音,保持聲部間的和諧均衡,聲音一定要平直,要柔,不要抖動,切記不要讓學生捂著耳朵去練唱。
(二)歌唱時要聲情并茂,了解背景
筆者認為,歌唱最主要的是表達情感。春秋時期韓國女韓娥在齊國的歌唱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典故,美妙的歌聲能使人心曠神怡。所以當學生在演唱一首歌曲時,要對歌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歌詞的內(nèi)涵進行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表達出歌曲的思想感情。聲音是歌唱的基礎(chǔ),情感是歌唱的靈魂,只有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才能使作品蘊含的情感得到充分表達,才能使歌唱藝術(shù)達到完美的境界。
總之,只有在培養(yǎng)小學生音樂藝術(shù)中,將歌唱訓練循序漸進地融入其中,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歌唱能使學生樂在其中,享受美的熏陶和啟迪,并將為了歌唱的“歌唱”升華為返璞歸真的歌唱藝術(shù),達到一個嶄新的藝術(shù)境界。
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第四小學)
(責任編輯 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