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英 徐俊霞
我女兒巧巧今年26歲了,大學畢業(yè)后留在北京工作。這幾年為了她的婚姻,我操碎了心。其實,逢年過節(jié)回鄉(xiāng)相親的男孩子并不少,可優(yōu)秀的,能讓巧巧看上的卻不多。
3月初,巧巧的奶奶過八十大壽,巧巧請假回來了幾天。到家的那晚,就有兩個媒婆上門,說是有幾個小伙子專門請假來跟巧巧見面。我覺得鄰村的李媒婆給女兒介紹的一個小伙還行,1米75的個頭,長得白凈斯文,也很懂禮貌。巧巧卻未相中,等那小伙子走后,她埋怨說:“我還沒怎么著,他倒臉紅了。不會說話,也不愛說話,我怎么跟他有共同語言?”
另外一個小伙子也在北京工作,據(jù)說月薪近萬元呢??吹贸鰜?,巧巧和那小伙談得來,他倆有說有笑聊了半個多小時,還約定過幾天一起回北京。但是,和媒婆溝通了一會兒后,巧巧的父親便跟我說不行。原來,那小伙子家里窮不說,還是個獨生子,連堂兄妹也沒有。
我們家也是農(nóng)村的,按說不該挑對方的家庭背景??墒俏覀兗夜┡畠鹤x大學也不容易,不能讓她婚后再吃苦。我們雖不會在女兒的彩禮錢上獅子大開口,但至少得有一套婚房啊。那小伙子的家庭負擔太重,在北京買房是遙不可及的事,他又不愿意回縣城工作買房,那怎么能行?更重要的是,小伙子沒有兄弟姐妹,將來父母年齡大了怎么辦?我女兒和他要養(yǎng)四位老人,萬一有什么問題,連商量的人都沒有。小伙子走后,我們認真分析問題,巧巧說:“這才哪兒跟哪兒,談談再看吧?!?/p>
然而,巧巧回北京不久便打電話說她和那個小伙子不合適。我問她原因,她支支吾吾半天也沒說清。反正我和老伴也沒看中,分就分了吧。沒想到的是,前幾天,我去縣城辦事,意外碰見了那個小伙子和一位女孩逛街。見到我,他不尷不尬地笑了笑便攜女孩匆匆離去?;丶液螅疫B忙打電話問媒婆,才得知,那小伙子見巧巧第二天,去縣城走親戚時遇到了高中同學,兩人覺得彼此合適,便談起了戀愛。媒婆不好意思地說:“我以為巧巧告訴你了,就沒再打電話……你放心,咱巧巧條件這么好,還怕找不著?縣城里的小伙子都排隊呢……”
掛了電話后,我十分生氣。小姑子安慰我:“這年頭還怕姑娘找不著婆家?別說咱巧巧才26歲,就是再晚幾年,也會有好多小伙搶著要?,F(xiàn)在哪家的姑娘不是寶啊?”這讓我哭笑不得,算了,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