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賢
高考復習我們確定了以“本”為本的思想,讓學生充分的掌握課本,并注重向課外的適度延伸,力求課本與高考的要求和諧統(tǒng)一。
1、抓好基礎。
抓好基礎,首先應該老老實實抓好課本知識的梳理復習,完全拋棄語文課本的復習是不可取的。高考試題雖然年年在變,但考查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從未改變。因此,高中階段語文學過哪些知識,都需要認真地梳理。
近幾年來,高考文言文閱讀所考的實詞、虛詞及句式都和課本密切相連。詩歌鑒賞、現(xiàn)代文閱讀也是如此, 像高考題中對邊塞詩、寫景抒情詠史懷古詩等的辨析問題,以及鑒賞中常用的正襯、反襯、對比、象征、直抒胸臆與委婉含蓄、寓情于景與直接抒情等手法都屬于閱讀分析的基本知識,也都散落在教材中。復習的時候,要能沉靜下來,認真把課本上所有的文言文梳理一遍,把散落在課本中的閱讀等其他基礎知識整理清楚。高考選文,題目可以千變萬化,但所運用的基本知識是不會變的。只有扎扎實實掌握這些基本知識,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2、結合教材,分類復習。
一輪復習不是簡單地重復學過的課文,而是根據(jù)高考的要求對語文知識進行同類歸并,使過去學過的零散知識形成體系,便于牢固記憶,融會貫通。我們一般是將高中基礎年級所學的那些零散的知識通過復習重新進行組合、聯(lián)結、歸納、概括,使同類為伍,形成小的模塊與集合,便于記憶和運用。按照先分后綜,先易后難,層層推進的戰(zhàn)術,讓學生漸入佳境。
3、正視訓練,注重做好練習分析,加強能力培養(yǎng)。
在材料的選取方面,我們認真分析了近年來全國及各省市高考語文試題的主要特點,深入領會與把握高考命題的規(guī)律與發(fā)展趨勢,熟悉高考命題的重點難點和熱點,準確掌握選題的“標尺”,從而選出高質量的訓練題目。
在內容的安排方面,量身定做,合理安排,保證中上游同學能吃飽、吃好,中下游學生能吃了,不至于消化不良。另外我們吸取了以往的教訓——過多擠兌學生的課下時間,安排了過多的學習內容,其結果往往是課堂上疲于奔命,倒了學生的胃口,也制造了許多“半拉子”工程。
4、重視摸索規(guī)律,總結答題方法。
實際上在對必修課本復習時,我們主要側重在文言文的有關知識的系統(tǒng)復習歸結,而對詩歌復習我們是以背誦為主,目的就是要匯合到古代詩歌散文的復習中,打破必修、選修界限,打破《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教材中的三個單元的單元安排,從內容上把詩歌分別歸類到詠史懷古詩、送別詩、寫景抒情詩、懷鄉(xiāng)思遠詩、邊塞詩、詠物詩六個類別,先扣課本進行詩歌內容方面的復習,從中總結各種類型詩歌的思想內容、表現(xiàn)手法等知識 ,然后再按考試說明中的要求,按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等進行專題分類復習。
歸根結底,高考語文復習習題雖然在課本之外,但理在課本之中。因此,作為教師,要指導學生完成課內與課外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