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穎
秦嶺腳下黑河灣,仙游寺對古樓觀。八云塔拜法王塔,渭水半抱終南山。這便是我們盩厔,這便是我可愛的家鄉(xiāng)。
文化的印記
東漢大學問家馬融奉大將軍鄧騭之命進京,他居住的地方就被稱為“馬召”。馬召背對仙游寺,面朝黑河灣,居于秦嶺腳下。我自小便生于斯,長于斯。
這里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也有太多太多的歷史印記??梢栽凇疤煜碌谝桓5亍睒怯^臺參禪問道,感受紫氣東來;可以在法王塔頂禮膜拜,一睹舍利真容;還可以在仙游寺覽勝懷古,體味白居易《長恨歌》的凄美……
這里不僅有十三朝古都留下的濃厚的歷史韻味,更有這豐厚的文化乳汁哺育出的一代代淳樸善良的鄉(xiāng)民。
吼秦腔的鄉(xiāng)民
秦腔唱詞簡單,情感熱烈,鄉(xiāng)民在農閑時節(jié)最愿意吼兩嗓子,解解悶,過過癮。撕心裂肺的吼聲傳遞著鄉(xiāng)民的耿直與不屈,展示著鄉(xiāng)民的一腔正氣。
就是在這秦腔聲中,我看到了父母的逐漸蒼老,感受到了愛與被愛的責任;就是在這秦腔聲中,我知道了正義必被伸張,邪惡必被鏟除,幼小的心里種上了正義的種子;就是在這秦腔聲中,我學會了堅忍和付出,知道了人生的艱辛與不易,成長的路上更加堅定執(zhí)著。
那一聲聲高亢嘹亮的秦腔,那一張張古樸的面孔,那一樁樁一件件的生活瑣事,都在我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
歷史的傳承
馬召只是周至一個小小的鄉(xiāng)鎮(zhèn),但卻是生我養(yǎng)我的故土。這里有一群淳樸善良的鄉(xiāng)民,教育著我,感化著我。在這里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忍。
山峰迂回曰厔,水流曲折曰盩,這便是盩厔的由來。青山秀水滋潤了我的容顏,同時我也從這片山水中得到了靈感,啟迪了智慧。
盩山培德,厔水啟智
或許現(xiàn)在的我不能為故鄉(xiāng)做些什么,但我會用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東西,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決不會辱沒了故鄉(xiāng),辱沒了耳邊回蕩的秦腔。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心底最柔軟的一角永遠圣潔,因為那里住著故鄉(xiāng)。
【作者系陜西省周至縣第四中學高一(9)班學生,指導教師: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