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彩霞
櫻花之戀
◎ 潘彩霞
1928年7月,茅盾從上海坐船去日本避難。通過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第一任書記陳望道的安排,22歲的秦德君與茅盾同行,因她準備取道日本去蘇聯(lián)留學。下船時,兩人已經(jīng)很熟,秦德君稱個子不高的茅盾為小淘氣,茅盾則叫她阿姐,雖然茅盾比她大十歲。
在日本,兩人如浮萍一般飄零海外,寂寞的心需要溫暖和依靠。很快,他們開始形影不離,無論在什么場合,茅盾都緊緊拉著她的手,他像孩子一樣依賴她——她是他的精神支柱。
一次乘坐高空電車時,電車突發(fā)故障,懸掛在空中。茅盾沒有絲毫慌張,他臉上帶著笑,緊握秦德君的手,湊近她的耳朵說:“阿姐,就這樣掉下深谷,夠幸福的?。 备袆佑谒恼嬲\,當茅盾做出與妻子離婚的承諾時,秦德君與他同居了。
同居后,秦德君把主要精力放在茅盾身上,這一時期,茅盾寫完了引起轟動的《虹》。在人生的低谷,是秦德君給了茅盾力量和指引。受茅盾熏陶,秦德君也開始寫作,在上海的《東方雜志》《小說月報》上發(fā)表文章。她被茅盾視為文學上的知己。
然而,異國的浪漫還是被現(xiàn)實潑了冷水:秦德君懷孕了。因為對日本不熟悉,茅盾讓她回國做流產(chǎn)手術(shù)。一個人搭船回上海做完人流手術(shù)后,秦德君心如刀絞,她含著眼淚,又只身返回日本。
當時,日本的通貨膨脹日趨嚴重,兩人生計都成問題,不得不踏上歸程?;氐缴虾:?,兩人暫住在友人楊賢江家中,茅盾寫作,秦德君仍負責抄寫。茅盾的妻子孔德沚常常上門來哭鬧,母親又不斷施加壓力,令茅盾左右為難,他的態(tài)度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這時,報上也出現(xiàn)了指責秦德君的文章。
“我一個革命女子,何必受這份閑氣呢?”秦德君提出了分手,茅盾卻不肯。他懇求她訂下“四年之約”:等他寫作四年,到時用稿費支付了離婚費,再與她修百年之好??粗患彝ッ苷勰サ勉俱膊豢暗拿┒?,秦德君心軟了。
不被祝福的感情往往離不開悲劇和荒唐。當秦德君第二次做完流產(chǎn)手術(shù),從醫(yī)院回到居住地時,家中四壁蕭條,人去樓空。一瞬間,天旋地轉(zhuǎn),秦德君含淚吞下了兩百片安眠藥……被搶救過來后,秦德君決定回到離別12年的家鄉(xiāng)。臨上船,茅盾來了,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樣。秦德君看了看他,心中酸楚,無力開口。
“四年之約”成為泡影,櫻花之戀也只是海市蜃樓,秦德君含恨撕毀了兩人的合影,來往信件也統(tǒng)統(tǒng)付之一炬。陽關(guān)道與獨木橋,至此兩人各行其路。后來,茅盾在重慶從事文藝活動,秦德君常常與他不期而遇。每一次,她坦然正視,他則目光游離。是遺憾、愧疚,還是殘存著愛戀?不得而知。
這段際遇被茅盾有意地忽略了:在他的自傳《我走過的道路》中,對于秦德君和在日本的那段生活,他只字未提。
茅盾用大量筆墨為世人留下一個勤勞、賢惠的妻子形象,他們相濡以沫的愛情成為一代文人的光輝典范。至于櫻花之戀,他寧愿自欺欺人,只當沒有發(fā)生過。
于秦德君又何嘗不是呢?1999年,她的自傳《火鳳凰》出版。有人問道:“假如時光倒轉(zhuǎn),你還愿意和茅盾重新來過嗎?”九十多歲的老人眼神立刻黯淡了,斷然回答:“不愿意!”
是啊,有些緣分只適合擦肩而過。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2015年第11期 圖/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