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英雄
岳家軍的成長
吳玠的吳家軍在川陜前線慢慢地成長起來,岳飛的岳家軍也在慢慢的發(fā)展。之前岳飛尾隨兀術的軍隊到杭州,后來又屯駐在宜興,在宜興岳飛盡量地籠絡軍心民心,吃飯睡覺都是和士兵在一起,首先卸掉將軍的架子,然后不許士兵欺壓百姓,這一招在亂世的時候很是管用。因為在當時不欺負老百姓的官軍少之又少,因此岳飛的士兵就與其他的官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什么事情就怕對比,因為對比之后一定會分出一個好劣,甚至在這個時候就有人叫岳飛為岳爺爺,因為軍隊紀律嚴明,所以得民心,老百姓愿意送子其軍中,慢慢地岳飛的實力就在宜興發(fā)展起來。(岳飛也因為這么好的聲望擊敗了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老將被評為當年軍界的MVP)
勢力發(fā)展起來之后就要在亂世之中顯現出來,然后得到朝廷的承認,從朝廷那里拿軍餉,得到真正地正規(guī)軍的待遇。
岳飛從小熟讀春秋左傳,加之喜好兵書,所以對于戰(zhàn)場之上的一些技巧也都能夠把握。岳飛找準時機,當初兀術從江南撤退的時候,岳飛就好好地弄了兀術一下。
兀術從南方回到建康城的時候,岳飛就在建康城外的牛頭山等著,來了個以逸待勞,等到夜晚兀術軍隊的人都睡著的時候,岳飛命人扮作黑衣人進去,廝殺幾個,弄得金營大亂,因為夜晚,這種驚慌很容易造成,一片混戰(zhàn)之后,等到金人打得有點不知所措的時候,岳飛再帶兵進去,砍殺一陣,看準時機離開,弄得兀術暈頭轉向,所以兀術會想著快速離開北歸,這樣才不小心被韓世忠困在了黃天蕩。
岳飛成了地方的一個大統(tǒng)領,軍隊數量已經超過萬人,而且屬下現在有了一批猛將,傅慶、王貴(后來出賣岳飛的人之一),張憲、姚政等人,這些都是后來岳家軍的統(tǒng)制,算是岳家軍的元老級人物,(當然,傅慶不包括在其中,因為在岳家軍最終形成規(guī)模壯大的時候,傅慶已經不在了,被岳飛無情地殺掉了。)
岳飛在外面拼死拼活的時候,軍隊得勝駐扎在溧陽的時候,遠在宜興的家小卻出現了問題。當年駐扎在宜興的軍隊并不止岳飛一軍,還有劉經的部隊,岳飛的勢力強大后就出外“搶占地盤”去了,而劉經還留在宜興,順便擔當保護岳飛家小的責任。
可是劉經看著原來和自己平級的岳飛,漸漸地在外面發(fā)展得越來越好,而且不斷地得到朝廷的獎勵,這個時候劉經就開始眼紅了。
世界上就有這么一類人,他們不愿意奮斗,總想每天都過著無憂無慮的好日子,在他們羨慕別人成功的時候,他們從來不會去想,別人的這種成功是經過多少年的打拼才得到的,也沒有想過別人成功背后的那段辛酸,那段苦衷。他們只是單純地羨慕最后的結果,有時候這種心態(tài)就會演變成嫉妒。
現在劉經完完全全地陷入到瘋狂的嫉妒之中,所以他想要兼并岳飛在宜興的兵馬?;蛟S在他的眼中,現在岳飛在外面發(fā)展得這么好,宜興的那點部隊應該不會放在心上,怎么說自己和岳飛都還有一點交情,給自己兩千兵馬也不為過。
可是,岳飛并不這么想,現在他正在創(chuàng)業(yè)時期,所以每一筆資本對于他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劉經的這種舉動明顯就是背叛的行為。所以,岳飛不僅不會把自己的閑散資本給劉經,反而會把劉經的這些未進行投資的資本全都吸收過來。
怎么吸收,向劉經要,他自然不會給,最直接的一個辦法就是把劉經做掉,誰讓你劉經曾經起心殺我家小,奪我人馬。
當岳飛召劉經議事的時候,劉經并沒有懷疑過什么,至少在宜興,目前他是老大,他的部隊都在宜興,而岳飛的大部隊都在溧陽,所以他不相信岳飛敢在宜興對他怎么樣。
可是,他錯了,永遠不要低估你的敵人會對你做的事,永遠都不要低估潛在敵人的能力,因為這種低估往往會付出血的代價,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我們以為是不可能的,但最終都變成了可能之事。
劉經才剛剛走入到岳飛和他約定好的議事地點,本來以為至少會有一頓酒肉招待,想不到才剛剛進去,就被人做掉。
做掉劉經之后,劉經在宜興的人馬會服嗎?會!因為岳飛也是一個相當好的演說家,況且現在岳飛的名聲早已經打了出去,是個人都知道跟著岳飛的前途要比跟著劉經好。既然劉經死了,就沒有必要為了死了的劉經來抵抗岳飛,況且這種抵抗是沒有意義的。
吞并劉經的兵馬之后,岳飛的部隊又再次開進了宜興,同時他也得到了朝廷的第一個正式的露臉面的任命,那就是被任命為通泰州鎮(zhèn)撫使兼知泰州,同時讓他前去救援楚州。
那時楚州城正受著金人中東兩路大軍的圍攻,守將趙立多次向朝廷請求增援,但幾大帥卻擁兵自重,趙構在簽樞密院院事趙鼎的建議下,準備派遣張俊前去增援楚州,然后岳飛歸張俊節(jié)制??墒菑埧《喾妻o,聲明現在楚州城早已經是圍城,金人十幾萬的兵馬,鋒芒不可擋,要是這個時候派兵過去增援,無疑是送羊入虎口。無論朝廷怎樣的下令催張俊進兵,張俊就是不肯動。
張俊不動,那該怎么辦?只能寄希望于劉光世,劉光世是南宋中興第一將,他應該不會置楚州不管吧!令趙構和趙鼎沒有想到的是,劉光世也是百般的推辭,雖然不敢向張俊那樣推辭朝廷的任命,但是接受任命之后的劉光世與張俊沒有二樣,還是不愿渡江增援。
最后朝廷多方催促,劉光世才勉強派屬下的統(tǒng)制官王德渡江,王德雖然也在江北打了一些勝戰(zhàn),但是還是不敢與金人的大部隊正面交鋒,所謂的勝戰(zhàn)不過是打贏了金人大部隊周邊的一些小部隊而已,楚州城不久淪陷。
齊 國
金人再次南下,河北的土地基本上全部淪為金人手中,這時還發(fā)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劉豫被金人冊為大齊皇帝。
這劉豫與張邦昌一樣,算是一個膽小的人,在金人南下的時候,偏偏趙構派遣這樣一個膽小的人去濟南上班,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嗎?本來躲都還躲不及,現在朝廷竟然把自己派到那么危險的地方去??墒巧项^的命令,沒有辦法推辭,他又不是張俊和劉光世,他沒有推辭的資本,最后只能忐忑不安地去濟南府上班。
上班沒幾天金軍也就打來了,怎么辦?投降唄!畢竟自己的命最重要。投降之后,金人對他的待遇倒也還好,繼續(xù)讓他掌管濟南府。等到金人完全北歸之后,劉豫就嗅到了一股氣息,一股芬香的氣息,那就是他聽說金人想要在中原地區(qū)立一個跟張邦昌一樣的皇帝出來。
這樣一個消息對劉豫來說是振奮的,因為現在都已經投降了,在宋人的眼中,他已經是一個叛臣了,那不如再來得更狠一點,能做一個皇帝是很多人的愿望,即使只是一個傀儡皇帝。
做了這個皇帝之后,可以掌握幾十萬的軍馬,而且在河南河北地區(qū)自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劉豫開始行動了,他必須拿到這個皇帝的名號,當然拿到這個名號之后他就可以有實權了。以后他就可以領導一批叛臣,他就是這批叛臣中的老大了。
劉豫估摸著不錯,當時在這些宋朝的叛臣之中,能夠有資格做這個傀儡皇帝的,實在找不出一個比劉豫更好的人選。
再加上劉豫拿上一些珍貴的東西賄賂東路軍統(tǒng)帥韃攋,韃攋再在粘罕面前一說,粘罕起初不同意,但是經過身邊的寵臣高慶裔分析一下,粘罕頓時大悟,立劉豫對他粘罕來說有利無弊,為什么不立呢?
實際上粘罕現在是金國的掌權派,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還在位的時候,粘罕的權勢就已經讓這位皇帝制不住了,現在又經過了兩次的伐宋并滅掉了宋朝的事件,粘罕的權勢已經大得讓人窒息。所以,完顏吳乞買往往也要敬他三分。有粘罕支持劉豫的稱帝,那自然就是十拿九穩(wěn)之事。
建炎四年(1130)9月,劉豫被順利地立為傀儡皇帝,中原的大齊皇帝,金國的兒皇帝。
他能統(tǒng)治的版圖也不算小,河南、山東、陜西等地都是他的地盤,新政權建立之后,官僚機構全部仿照宋朝的建構。張孝純(當初那個死守太原的知府,當初那個寧死不屈的知府,現在終于支撐不住,跟了劉豫,成為劉豫的第一宰相。)為丞相,李孝揚為左丞相,張東為右丞相,鄭億年為工部侍郎,王瓊為汴京留守。
劉豫政權建立之后為防止宋政權的襲擊自然要建立起來一支軍隊,這樣劉豫的兒子,齊國的皇太子劉璘就在河南、山東等地開始召集兵馬,短短時間之內就召集了十萬人,稱為“皇太子府軍”這支軍隊也成為齊國的主力軍。
只不過齊國的軍隊實力遠不止于此,因為,隨著時間的發(fā)展,之后相繼有南方的軍隊投降過來,齊國的軍事實力也在一天一天增長。
岳飛的崛起!
這個時候還有一件事值得紀念,那就是秦檜從金國回來了,在欽宗朝的時候秦檜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反對金人立張邦昌為皇帝,被金國的兩大帥就把秦檜抓到北方去了。
到金國之后,秦檜一直和韃攋在一起,有事沒事為韃攋寫個文書什么的,就這樣過過日子。在金國呆了兩三年,時機來了,也不知道怎么的,韃攋突然想要把秦檜放回來了,用意自然很是明顯。
秦檜回到朝廷之后說是跟著金人東路大軍南下,然后趁著金人不注意逃了出來,朝廷之上的人也就這么相信了,趙構也相信了,因為兩人是知己嘛!知己一見便是永久。
秦檜回來了,那岳飛呢?這兩個對頭現在應該來說都還是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秦檜首要的目標就是快些在朝廷之中站穩(wěn)腳跟,而岳飛的目標就是在軍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像張俊、劉光世、韓世忠那樣,有自己固定的地盤。
岳飛開始在軍中樹立自己的威信了,在剛剛創(chuàng)業(yè)的時期,必須樹立自己的領導地位,而這種領導地位,他絕對不許有人來動搖,即使這人曾經與自己的關系有多么的好。
岳飛與傅慶可以說是多年的朋友,岳飛的一切成就都是他們兩人一起打回來的。所以,傅慶一直認為岳飛能夠有今天的成就,與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在岳飛的心里,他是老大,不管你傅慶和我關系再怎么好,我怎么說都是你的上司,在公共場合還是要注意一點。
可是傅慶沒有怎么想到這一點,一直還是把岳飛當作自己的平級看待,等到岳飛被朝廷派到泰州的時候,岳飛就想著要想真正地做一個威嚴的老大,絕對不能讓傅慶再這么對自己稱呼,不能讓傅慶再把自己不當上司看,別拿朋友不當上司。
可是,傅慶沒有明白岳飛的心思,雖然岳飛想盡辦法來暗示傅慶,但是在傅慶的眼中,看到的就是岳飛開始對自己越來越不重視。
既然岳飛對自己不重視,那怎么辦?離開岳飛找一個新的買家,可以買自己性命的人。這個時候有一個機會在幫他,那就是王德被劉光世派到江北來救援楚州城,正好王德需要岳飛的配合,岳飛就順理成章地派傅慶前去。
傅慶去了之后就和王德商量這件改行的事,說是在這邊不受老大重視,就算是有心搞個什么科研項目,老大也不舍得給自己投資。就算一直在那里混下去,最后還是混不出什么成績來,只會把自己的一身本領都給浪費了。
聽說劉光世大帥很重視人才,也很支持手下的人搞科研項目,因為搞的科研項目越多,最后越能夠得到中央的厚愛。所以,傅慶表示要跟著劉光世混。
王德也不是一個傻子,你這樣過去跟劉光世混,要是有一天混得比我王德好,那怎么辦?我還等著接替老劉的位置呢?你這樣過來,我不是無意中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嗎?雖然在這個年代競爭是好事,有競爭就會有動力,搞科研也更加賣力。但是,我王德并不是老大,并沒有必要這么賣力吧!誰不想多休息一會。
自然,王德就把傅慶想要改行的這一消息告訴了岳飛,岳飛一聽這還了得。怎么的,這是?難道我岳飛支持你的科研力度還不夠嗎?國家派發(fā)什么項目,我都是讓你傅慶帶頭,有什么獎勵也都是首先給你,這樣你都還不滿足,看來我岳飛軍中是容不下你這種人了。
但是,岳飛還是沒有明擺著和傅慶鬧翻臉,只是在某些公共場合故意讓傅慶難堪。在一次將領之間的射箭比賽之中,傅慶獨領風騷,岳飛手下的其他將領與傅慶根本沒法比。但是,岳飛出其不意地將皇帝賜給自己的戰(zhàn)袍和金腰帶親自送給了王貴。
這下子就把傅慶給惹毛了,你岳飛這是什么意思,王貴是個什么東西,他能和我比嗎?你岳飛不是獎罰分明的嗎?我傅慶第一個不服。你不是明擺著不給我面子嘛?好不好,大家都是出來混的,你是老大,我也是老大,混這口飯不容易,你不給我臺階下,必須給我一個解釋。
當天晚上傅慶就喝了一些酒,借著酒勁就去向岳飛發(fā)牢騷。岳飛早就不想你傅慶在軍中再去挑戰(zhàn)他老大的地位,這樣借著酒勁鬧事,自然就給了岳飛說法。岳飛當即向手下道:‘不殺傅慶,不足以定軍心,當即就命人把傅慶給做了。
殺傅慶是岳飛軍中的事,所以朝廷不會管這檔子事,朝廷現在管的就是怎樣不再讓金人渡江南下,所以只要你岳飛能殺金人,軍中的人你愛怎么殺就怎么殺。
經過這一兩年的南征北戰(zhàn),岳飛的名氣也漸漸大了起來,上頭又沒有一個固定的上司,所以能夠自由發(fā)展,往往是岳飛說往哪里打就往哪里打,除非是朝廷的命令,就算是朝廷有命令,也可以陽奉陰違,這在混亂的時候是很正常的事。
1131年,趙構剛剛改元紹興,就將岳飛撥歸張俊管制,其實也不應該說是管制,只不過這一次是朝廷派出的硬任務,張俊和岳飛兩個人一起去執(zhí)行而已,只不過在執(zhí)行的過程之中張俊是大,岳飛是小,張俊說的話相對程度上來說要有分量一點。
這個硬任務就是前去討伐李成, 兩宋之交,金人為亂,人民流離失所,所以很多人都落草為寇,李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李成之所以引起朝廷的重視,急忙派遣張俊過來圍剿,是因為李成的實力發(fā)展得太過強大,兩淮之間的十幾個州都被李成的亂軍占領,再這樣下去,就威脅到了臨安。朝廷怎么可能會容得下這樣一個人,所以無論花多大的代價,首先都要把這個人解決掉。
攻李成首先就是要把李成手下的最得力將領馬進做掉,而馬進駐扎在洪州,所以張俊與岳飛帶著大軍奔洪州。
可是馬進臨水布陣,官軍根本就過不去,張俊之前和李成也小干了幾戰(zhàn),不過都沒有占到什么便宜。所以,這一次張俊又想把這個任務陽奉陰違,在洪州城外呆上一陣子,班師回去也就算了。
可是岳飛似乎并不想這么干,當然班師回去也是到了沒辦法了才干的,要是能夠把李成消滅掉,自然是最好的事情,所以張俊只能向岳飛討教法子。
岳飛似乎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替別人辦事就得什么事情首先想好,免得等到上司來問自己的時候,自己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要是提前做好了準備,能夠解決上司心頭之患,給上司豁然開朗的感覺,那么就會給人很深的印象,以后有個什么好處,也會少不了你的份。
岳飛這個時候就做得很好,三月份來到洪州之后基本上就把洪州周圍研究透了,雖然馬進臨河布陣,但是在上游馬進根本就沒有安排人馬守衛(wèi),只要遣輕騎幾千人從上游過去,從上游進軍,然后這邊渡河攻擊,雙面夾擊,不相信馬進不敗。
這樣好的計劃,張俊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馬上就敲定進軍。岳飛帶著自己的親信部隊幾千人從上游涉水進軍,從上游殺過去的時候,馬進的部隊還沒有反應過來,行軍在于神速,而用兵在于出奇。這兩樣岳飛都做到了,所以,當岳飛的兵馬從上游殺過去之后,馬進的人馬立時大亂。
張俊看準時機命人渡河攻擊,兩面夾擊,馬進的軍隊一觸即潰,有潰就有追,這才是打戰(zhàn)。
也算是上天幫助馬進,岳飛的追兵經過馬進剛剛奔過的木橋之時,木橋突然斷裂,跟隨岳飛渡過橋的人只有百十人,而馬進這個時候有幾千人馬。
怎么辦?現在有機會將追兵殲滅,可是要是停留下來激戰(zhàn),有可能會遇到支援的大部隊。面對這個兩難的困境,馬進作出了一個英勇的抉擇,掉轉馬頭前來和岳飛的軍隊決一死戰(zhàn),潰散的人馬士氣是最低落之時,所以戰(zhàn)斗力也最差,選擇在這個時候硬碰,馬進只是看到了有利可圖。
沒有想到的是,岳飛彎弓一箭就射穿了馬進手下一員大將的咽喉。這一下士氣又再次低落,全軍又開始潰散。
被岳飛這一打,馬進原來的部下,一部分被官軍殺掉,一部分投降,分別歸于張俊和岳飛。馬進只能帶著少數的人前來依靠李成。此時李成軍屯建昌,岳飛料到馬進失敗后會去依靠李成,所以岳飛帶著手下人星夜狂奔,趕在馬進之前來到建昌旁邊的朱家山,馬進進建昌的必經之地。
等到馬進的部隊趕過來的時候,岳飛的人馬從樹林里面出來,攔路搶劫。李成知道事態(tài)的嚴重性,趕忙帶著人馬過來救援,卻沒有想到還有更大的陷阱等著他。
李成這一戰(zhàn)被岳飛打得大敗,只能帶著部下到處逃奔,可是岳飛就是一直緊追不舍,最后李成迫于無奈,帶著屬下人馬投奔劉豫而去。
對于岳飛的這種武略,張俊不說佩服得五體投地,至少也是相當地欣賞。因此,在向皇帝奏功的時候,將岳飛的功勞列為第一。朝廷在獎勵的時候,岳飛的部隊就完完全全地成為了正規(guī)軍,列入朝廷之上,列入神武副軍之中。岳飛也順理成章地成了神武副軍的一員統(tǒng)制。
仇人!
岳飛漸漸地在軍界取得了名聲,也慢慢地站穩(wěn)了腳跟。秦檜呢?秦檜發(fā)展勢頭也不容小覷,他也在朝廷之上站穩(wěn)了腳跟,漸漸地也混到了右仆射的官位。
范宗尹退位之后,秦檜就接替了他的位置,實際上當時在朝廷之中勾心斗角也并不簡單,朝廷的兩位丞相趙鼎和范宗尹之間你爭我斗,戰(zhàn)火甚烈。為了在這場爭斗之中取得勝利,趙鼎起用了秦檜。所以范宗尹離去之后,秦檜順理成章地取代他的地位。
秦檜上任之后就發(fā)布了一條很有名的名言,那就是“南人歸南,北人歸北!”這實際上也是針對當時趙構心理的芥蒂而提出來的。
當時在宋王朝境內,這些匪寇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從河北、山東而來,因為那兩個地方早已經淪為金人之手,北方人大量的南遷。但是在南方并不能很好地生活下去,這樣相繼起事的北人越來越多,針對這樣的情況,趙構想著必須把這些人趕到北方去才痛快,讓自己境內安安逸逸。
所以,秦檜的這個建議提出得很是時候,趙構也越來越喜歡這個剛剛從北方回來的中年漢子。
可是秦檜的這個建議并不能很好地實行下去,因為北方是戰(zhàn)火之地,沒有北人愿意心甘情愿地回去,當前最主要的方式還是只能剿。
在這樣的情況下,岳飛又拿到了朝廷的一個項目,那就是去湖南招撫曹成。當時在宋王朝境內匪寇多得簡直數不清,幾大帥這個時期都忙著剿匪。
湖南一直是一個比較平安的地方,但是越平安的地方在戰(zhàn)時就是越富的地方,只要是富的地方,有哪一個匪寇會不喜歡,所以曹成就將目標瞄準在了湖南。
當時盤踞在湖南的匪寇主要有四支,這四支分別是曹成、馬友、李宏和劉忠,以曹成的實力最為強大。曹成兼并中越來越強大,中央感覺到了曹成的威脅,所以就委派李綱為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到潭州(長沙)去上任。李綱只是一個文人,并不是帶兵打戰(zhàn)的將領,手下也沒有什么兵??紤]到這一層,朝廷又將韓世忠手下的一名統(tǒng)制任士安3000人劃歸李綱來管理。
岳飛一軍完全上升為神武副軍的都統(tǒng)制,與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基本上也能夠站到了同一臺面。不過在軍事實力之上,岳飛還與他們三人有很大的差距。
朝廷派遣岳飛全力剿匪,作為湖南地區(qū)的剿匪總司令,在人數上自然不能過于寒磣。所以,朝廷將湖南周邊的馬友、李宏、吳全、吳錫和韓京的兵馬都劃歸岳飛節(jié)制。按照岳飛本人對自己這邊軍力的估計,岳家軍這個時候有12000人,有2000人在吉州看管家小,加之看管輜重等物的兵員又占去3000人,實際上能夠出戰(zhàn)的人只有7000人。吳全2000人,實際上能夠出戰(zhàn)的只有1500人;韓京3000人,能夠出戰(zhàn)的也只有一千多人;吳錫2000多人,能夠出戰(zhàn)的只有1000人,而馬友、李宏兩路人馬在做賊還是做官軍的問題上都搖擺不定,所以,現在岳飛手下能夠統(tǒng)軍出戰(zhàn)的只有一萬余人。
但是對付曹成岳飛似乎胸有成竹,曹成知道朝廷已經派遣岳飛前來剿殺自己,所以也不敢在湖南久留,兵馬一路南下,攻占廣西的賀州和桂州。
岳飛率軍一路追擊到賀州,岳飛才剛剛到達賀州城外,曹成就已經布好陣,只等官軍跳進來。岳飛自然不會和曹成這樣硬拼,敵人以逸待勞,硬拼占不到什么便宜。
那就用計,岳飛這個時候用了最簡單的一計,岳飛手下正好抓住了曹成的一個間諜,兩軍交戰(zhàn)之時,間諜是必不可少的東西,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怎樣知彼?就是靠間諜這種方式。
岳飛故意把間諜安排在帳中坐著,然后在另一層帳里面,聽手下人報告軍中的情況,外面的間諜聽得一清二楚。
只聽岳飛手下人稟告:“我們現在的糧草遲遲跟不上來,軍中的糧草已經不濟,再這樣堅持下去定然會被曹成看出破綻。”
岳飛自然道:“既然這樣,為了能全師而退,我們明天就返回就糧?!避娭械臋C密就這樣泄露給了曹成的間諜。
然后岳飛出來的時候當作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對曹成的間諜隨便審問了一番,最后說:“實在對不起,我手下人疑心太重,把良民都當成了間諜,不好意思,你可以回去了?!焙煤玫匕验g諜打發(fā)了一番。
情報就算是這么賣出去了,只不過曹成得到的是假情報。間諜自然會在曹成面前說自己是怎樣經過千辛萬苦,流了多少血汗才得到這一條價值連城的消息的,自然只是為了增加消息的可信度。
曹成得到這一條消息那是一夜睡不著,當即命人下令,明天天一亮就追擊岳飛的軍隊,打潰散的軍隊,對于這些打戰(zhàn)的人來說是最有意思不過了,簡單、輕松。
可是令曹成沒有想到的是,岳飛當天晚上就行動了,間諜?岳飛這邊自然有間諜,曹成作出了怎樣地部署,岳飛自然也會有所耳聞。當天晚上就向手下人馬發(fā)布命令,好好吃一頓飽飯,開始發(fā)起攻擊。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賀州臨近的一個小地方,這樣出其不意的行軍,自然會是一帆風順。
第二天曹成自然就知道被岳飛耍了,TNN的,跟我玩這一招,曹成當即就發(fā)飆了,屬下三萬人全都派出去,追擊岳飛的軍隊。在賀州城外二十里,兩軍相遇。
當然戰(zhàn)爭的結果很明顯,還是岳飛贏了,這似乎成了沒有絲毫懸念的結局了。但是,在這一戰(zhàn)中,岳飛的弟弟岳翻被曹成的部下楊再興殺死,曹成也順利地帶著剩余人馬退保桂嶺。
但是在桂嶺之上,曹成還是不安全的,因為曹成軍中人心不穩(wěn),已經被岳飛的軍隊打怕了,行軍打戰(zhàn)最忌諱的就是士氣低落。岳飛正好看準了時機,一鼓作氣又拿下了桂嶺。曹成自然還是只能繼續(xù)跑,可是岳飛就是這樣一個人,把你打敗了就不會放過你,非要把你完全做掉不可,絕對不會放虎歸山。
實際上在岳飛南下廣西開始剿殺曹成的時候,趙構已經把韓世忠派到了長江南岸的江西、湖南地區(qū)。曹成被岳飛打敗之后一直往北逃,正好遇著了韓世忠的部隊,走投無路的曹成只能帶著幾萬人馬投降了韓世忠。
韓世忠?guī)е约旱拇蟛筷犻_始在長江南岸進行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剿匪行動,之前朝廷劃歸給岳飛管制的馬友和李宏部隊這個時候也都開始行動了。
李宏把馬友襲殺,然后占據潭州,但是腳跟還沒有站穩(wěn),韓世忠就帶著人過來了,打不過的李宏投降韓世忠。
湖南地區(qū)的四路兵馬,現在就只剩下劉忠一路,劉忠可謂是一個老頑固,這四支人馬之中,唯一曾經沒有受過朝廷招安的部隊就是劉忠的部隊。
劉忠盤踞在岳州(岳陽),根據地很是堅固,但是孤城無援,所以經不起韓世忠大部隊的猛烈攻擊,劉忠打不過韓世忠,又不愿意投降朝廷,所以帶著人馬北上投降了劉豫。
湖南、江西兩個地區(qū)的匪寇基本上被消滅,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因為害怕,北上投降了劉豫,這個人就是孔彥舟。孔彥舟亦正亦邪,即是官軍又是匪寇,這在當時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孔彥舟出身不好,成分不夠,所以他自己都認為不可能最終在朝廷之上名正言順地與朝廷的這些將領站在同一條線上。
韓世忠既然把湖南江西地區(qū)的匪寇都已經剿滅,那么下一個很有可能就會是自己,在這樣的擔心之下,孔彥舟投降了。后來,孔彥舟也成了齊國南下攻占宋朝的得力將領。
在這一次的剿匪行動之中,岳飛又出色地完全了任務,所以官職又再往上升了一層,并讓岳飛的部隊屯在江州。
紹興二年(1132年),趙構還作出了一個選擇,這個選擇對后來宋王朝的政局產生著無可替代的影響。這個選擇就是在民間訪求太祖趙匡胤的子孫,把他們養(yǎng)于宮中。這是何原因呢?趙構不是有一個兒子嗎?
趙構的兒子趙尃這個時候早已經不在,在明受政變之后,趙構復位,對這個3歲的兒子,趙構心理突然升起了厭惡。想不到老子好好地皇位坐著,竟然有人用你小子頂替老子。趙構的心中早就因之前的政變積了一肚子的火,這個時候正好發(fā)泄出來。所以就對趙尃發(fā)了脾氣,可是這個時候趙尃正有病在身,一個3歲的孩子又能夠知道什么事情,他做皇帝也不過是在孟太后的懷中。
可是,趙構心理就是不順,這樣一發(fā)脾氣,少不了動過手什么的,動手當然不是打趙尃,只是在皇宮之內拼命地摔東西,這一摔就摔出了問題。
病中的趙尃被趙構的舉動嚇著了,趙構摔東西之時,如雷般的驚響,更是把趙尃的魂魄驚到了九霄云外,不久之后也就夭折。
趙構開始也并沒有太在意,小孩子夭折也不是很稀奇的事,況且在皇宮之中一般會有幾十個皇子,如同自己的兄弟們一樣,父親一不小心就給自己弄出了幾十個兄弟姐妹。所以,趙構并不擔心小孩子的問題。
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趙尃死去之后,無論自己怎么臨幸宮女,就是不見皇宮之中,不見這么多的妃子宮女之中有一個人懷孕。
趙構這個時候才開始后悔,當初自己的脾氣怎么就這么暴呢?我可憐的孩子??!是老爸不好??!趙構只能悔恨。
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儲,皇太子趙尃都已經死去兩年了,還不見皇宮之中有任何龍種的消息。所以,朝廷之上開始鬧了,說是這樣下去不行,現在國家正處于艱難時期,但是皇儲絕對不能少。
趙構原本想等自己生個娃出來再說,可是自己的身子骨就是不爭氣,又說不過群臣,只能去民間訪求太祖子孫。
當然如果還有太宗子孫的話那當然是更好的了,畢竟關系更親一點,可是,在上次的靖康之難之中,京城之中所有的皇親國戚都被金人抓走。上至行走不便的老人,下至剛剛出生的小孩。金人一個都沒有留下,金人的目的就是滅趙氏的種。還好,趙構慶幸自己把這個種帶了出來,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因為自己的一個失誤,把這并不旺盛的火種還是給澆滅了。
終于訪求到了太祖的七世孫趙伯綜,先給他一個什么王的身份,等到自己生娃之后,再把這個家伙從皇宮之中弄出去。趙構自然還是不會對自己的生育能力死心,想想老爸那么強,自己不可能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
岳飛的官職在一路飛升的時候,秦檜在創(chuàng)業(yè)的路上卻遇到了挫折,早些天確定的項目,連資金國家都給自己撥了,可是在這個時候國家突然要停止研發(fā)。說是這樣研發(fā)下去有危險性,要馬上停止。
也難怪,秦檜為了能夠使自己的科研項目順利地進行,拿到足夠多的科研資金,盡量地擴充自己的科研團隊,把朝中的很多人都得罪了。
秦檜忘記了,他是一個剛剛從北方跑回來的人,之所以能夠在中央站穩(wěn)腳跟,都是因為趙鼎??墒?,事情就出在這里了,秦檜站穩(wěn)腳跟之后,搞出了自己的科研課題,而且很受趙構的賞識。趙鼎就納悶了,之前秦檜和自己走得那么近,現在,竟然連這么大的一個科研項目都沒有告訴自己。而且在很多方面還與自己抬杠,這樣的人趙鼎自然不會讓他繼續(xù)搞科研下去。
要想停止一項已經開發(fā)了的科研,就需要有足夠多的人去阻止,怎么說趙鼎在朝中也混了不少的日子,加之呂頤浩和秦檜也交惡了。
秦檜這家伙一上來就把所有的人都不放在眼里,會有誰喜歡他?所以呂頤浩、趙鼎兩位宰相,開始動員自己的人事關系,說什么都要阻止秦檜的科研項目,雖然最高層很支持這個項目。
關于秦檜的一條一條的罪狀相繼送到趙構的身前,就算是趙構再怎么喜歡秦檜,這事也不能再辦下去了。
對于秦檜,趙構是出于心底的舍不得,要知道秦檜上來之后與趙構聊天談心的時候,談了一些國際問題,該怎么與金人相處,秦檜與趙構分析得頭頭是道。秦檜還當面向趙構保證,只要趙構支持他的科研項目,支持他的決定,與金人議和,保證趙構能夠做一個安安穩(wěn)穩(wěn)的皇帝。
對于這樣一個承諾,趙構自然是喜出望外,因為舉目朝廷內外,能夠真正明白他心事的人,有誰?有誰知道,他只是想好好地做自己的皇上,即使自己管理的地方只是淮河以南的土地。無所謂,有什么關系嗎?有這么大的地盤,自己的國家照樣也能活下去,要這么多的地方干什么。況且現在北方戰(zhàn)亂不已,到處都是亂民,那些地方不要也罷。
可是朝廷內外就是沒有人同意他的想法,就是沒有人理解他的心思,做個皇帝也不容易??!同志們就不能讓我享享清福嗎?
幾大帥都駐扎在長江南北岸,誰愿意把自己的地盤讓給別人,不嚷嚷著打回北方去,把兩位皇帝迎回來,趙構就該慶幸了。朝中呢?趙鼎、張浚、呂頤浩這些相繼為相的人也都是主戰(zhàn)派,都想著把金人趕到北方去。
這些能夠說話的人,這些說話有分量的人都不想與金人議和,自己的思想簡直是孤立無援。好不容易有一個秦檜與自己走近,讓自己思想的園地開滿鮮花,給自己干涸的愿望帶來了雨露??墒?,就是這樣的人,朝廷之上的這些人開始反對他,趙構能舍得嗎?心里能好受嗎?
可是,秦檜不走,朝廷之上的這些人都不會甘心,不甘心也就不會賣命,不賣命工作,以后就不會再出新的科研項目,沒有新的科研項目,政府工作就有可能陷入癱瘓之中,在國家不穩(wěn)的情況下,這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秦檜一個人的科研項目救不了整個國家,沒有辦法,趙構只能忍痛把秦檜趕走,可是趕走總得說些什么吧!所以,趙構說:“秦檜之前說過,要使南方人歸南方,北方人歸北方,朕是北方人,難道秦檜也要把朕送到北方去不可?”
紹興二年到紹興三年末,宋金兩軍之間基本上還是平靜的,因之金人已經在北方立了一個傀儡政權,有征伐之事,自然首先讓傀儡政權的軍馬先上??墒莿⒃フ鄤倓偨ⅲ瑖鴥冗€需要時間整頓,所以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南下。趙構自然是不打最好,所以更加不會主動打回去。
從軍這么久以來,岳飛還沒有見過趙構,在趙構建立政權的頭一年,岳飛也曾經上書一封分析朝廷形式,順便指責了一下趙構,當時就被削了官職?,F在趙構終于給面子,可以讓自己一睹天顏,這是何等榮耀之事。
到臨安行在見過趙構,趙構對岳飛也夸獎有加,趙構見到岳飛之后,首先一句問候:“飛哥,你終于來了!等了你好久了!”因為岳飛要比趙構大上四歲,所以從年紀上來說,完全是趙構的哥哥。
“俄的神呀!這么叫不得,這會讓我折壽的。”岳飛沒有想到,趙構真的讓他折壽了,39歲的他就被趙構弄死了。
“不礙事”趙構還微笑著對岳飛說,“看我為你準備了什么禮物?”趙構神秘兮兮地笑著,
吳貴妃也在這個時候出來了,后面還跟著一名宮女,手中拿著一樣東西,看樣子像是一面旗子,吳貴妃將那面旗子交到趙構的手中。
趙構又把旗子交到岳飛的手中,“飛哥,打開看看,看你喜不喜歡!”
岳飛惶恐地打開,只見旗子上面寫著“精忠報國”四個字,這又讓岳飛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夜晚,老母親拿著針在自己的背上刻上這幾個字的情景。想起這些畫面,岳飛的眼眶不禁濕潤,想不到這么多年的愿望,這么多年的拼搏,如今終于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喜歡,喜歡,非常喜歡!”岳飛馬上就跪下來行禮,
“哎!你我兄弟之間這么客氣干嘛?快起來、快起來!”趙構趕忙扶起岳飛,
“飛哥,你可要好好感謝朕的愛妃,這四個字雖然是朕親自寫的,但是,卻是愛妃一針一線地繡在旗子上面的?!?/p>
“臣真不知道該怎么報答皇上和吳貴妃的知遇之恩?”岳飛又聲音哽咽著跪了下來。
怎么回報?以后要好好打戰(zhàn),更好地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恩??蓜e,趙構就是怕你這樣,幫他掃平境內的匪寇就行了,在外面與金人打戰(zhàn)不要這么猛,不要他們過長江就行了??墒牵里w不明白這些,所以,注定了他不會招趙構的喜歡。
去行在見趙構的事情就算是這么結束了,紹興三年似乎過得很是平淡,秦檜在家中總結經驗,想著怎么個自己就失敗了呢?那個科研項目也很好??!之前小皇帝也是很贊同的??!到底失敗在哪里呢?秦檜就這樣在家中苦思冥想著做官之道。
只可惜手稿沒有傳世,估計在這段時間之內,悟出了一個什么真理,做官的真理,或者說是秦檜悟出了做官真正的潛規(guī)則,百戰(zhàn)不敗的潛規(guī)則,所以后來秦檜再次出山之后才會一帆風順,穩(wěn)穩(wěn)當當地做了幾十年的宰相,一直到死。
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潛規(guī)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