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在世人眼中,泰姬·瑪哈爾陵(簡稱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詞。這座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跡”的宏偉陵墓,如萬里長城一樣,濃縮著一個偉大民族和文明古國數(shù)千年的燦爛文化。
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市是當(dāng)時統(tǒng)治全印度的莫臥兒帝國首都, 該帝國于公元16世紀(jì)至18世紀(jì)在印度達(dá)到了全盛時期,其市郊亞木納河畔的泰姬陵是莫臥兒帝國第五代君主沙·賈汗與第二任愛妻穆塔茲·瑪哈爾的長眠之地。時至今日,泰姬陵已經(jīng)建成300多年了,但它的輝煌和氣派依然未減。
泰戈爾曾說,泰姬陵是“永恒面頰上的一滴眼淚”。那么,在游覽這座閃閃發(fā)亮的巨大象牙白尖拱型印度穆斯林陵寢之前,先讓我們來共同見證那段纏綿悱惻、永恒不朽的偉大愛情吧。
瑰麗的愛情絕響
穆塔茲·馬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這位來自波斯的女子,美麗聰慧、多才多藝,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沙·賈汗的興衰榮辱??上У氖?,自古紅顏多薄命,穆塔茲·馬哈爾在生下第14個孩子后便香消玉殞。沙·賈汗因此悲痛欲絕,竟然一夜白頭。
據(jù)說,穆塔茲·馬哈爾臨終前曾向沙·賈汗要求4個承諾,其中一項便是為她建造一座可供世人瞻仰的美麗陵寢。于是,1632年,沙·賈汗親自設(shè)計,并傾舉國之力為愛妻寫下了這段瑰麗的絕響。
傳說,沙·賈汗本想在河對岸為自己建造一座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并在兩個陵墓之間用一座半邊黑色、半邊白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但泰姬陵建成后不久,他的兒子便發(fā)動政變奪取了王位,把他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yuǎn)的阿格拉堡八角宮內(nèi)。
此后整整8年內(nèi),沙·賈汗每天都只能透過一扇小窗日夜遙望著泰姬陵,最終憂郁而死。所幸,他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內(nèi)穆塔茲·馬哈爾的身旁。
完美藝術(shù)的典范
泰姬陵是一座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宮殿式陵園,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gòu)成,是印度穆斯林藝術(shù)最完美的瑰寶,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
莫臥兒式花園
作為游客,我們需要從南邊進(jìn)入陵園,穿過外院后方可看到宏偉的入口大門。在泰姬陵主體建筑的最前方,我們首先會看到一個花園。這是一個典型的波斯式花園,是按照莫臥兒王朝時期的風(fēng)格建造的,因此被稱為莫臥兒式花園。
這個花園里有形狀各異的園林,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其中,方形主園是由四條水渠組成的,這四個水渠的交叉點形成了獨特的噴泉,而分流出來的那些小渠又延伸到各個角落,將草坪分割開來,形成了獨特的園林風(fēng)景。
氣勢恢宏的陵園
整個陵園呈長方形,長576米,寬293米,四周被紅砂石墻圍繞。進(jìn)口大門用紅沙巖砌成,高約30米,門頂鑲嵌著美麗的花朵,背面各有11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并以優(yōu)美的書法鐫刻著《古蘭經(jīng)》。大門與陵寢由一條寬闊筆直的甬道相連接,甬道由紅石鋪成,兩邊則是人行道。
陵園正中央是陵寢,陵寢的四角各有一座尖塔,高達(dá)40米,內(nèi)有50層階梯,專供穆斯林阿訇拾級而上,祈禱朝拜。陵寢東西兩側(cè)各建有答辯廳和清真寺兩座式樣相同、對稱均衡的建筑。
西邊的清真寺以紅砂巖建成,常被作為探訪陵墓者的祈禱廳。陵寢東邊則是清真寺的“鏡像”,即復(fù)制該清真寺外形建造而成的答辯廳。由于方向相反,面向這棟建筑就等于背朝麥加(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邊的伊斯蘭教圣地,是穆斯林每天朝拜的方向),因此一般作為會議廳使用。
華麗的陵墓
陵墓主體建筑呈八角形,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是半球型的圓頂,高62米。整座主體鑲滿了各種顏色的寶石,拼綴成美麗的花紋與圖案,令人嘆為觀止。當(dāng)年建筑時,工人在主體下方挖了18口井,每口井都由石頭和柚木相疊而成。這樣可以減低地震對建筑的傷害,由此可見沙·賈汗對穆塔茲·馬哈爾的愛護(hù)。
陵墓內(nèi)部只靠室外透入的陽光照明,寢宮高74米,居于陵墓正中,四角各有一座塔身稍外傾的圓塔,以防止圓塔可能因地震傾倒后壓壞寢宮。寢宮上部為高聳飽滿的穹頂,下部為八角形陵壁。寢宮共分5間宮室,宮墻上有用珠寶鑲成的繁花佳卉,使宮室更顯光彩照人。
墓穴中央豎立著穆塔茲·馬哈爾和沙·賈汗的衣冠冢。這兩個衣冠冢以一個八角形有孔屏障圍住,屏障表面鑲嵌有富麗堂皇的裝飾。早年安置兩人遺體的石棺位于下方墓穴內(nèi),但近年來,由于泰姬陵周圍地下水遭到濫采,該區(qū)域地基開始下陷,同時受工業(yè)發(fā)展和環(huán)境污染的影響,亞穆納河日漸干涸,更導(dǎo)致泰姬陵地基變得愈加脆弱,因此如今的地下墓穴已經(jīng)關(guān)閉。
毫無疑問,泰姬陵堪稱是完美藝術(shù)的典范。它不僅承載了沙·賈汗對愛妻的深切思念,也是莫臥兒王朝送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變幻莫測的奇景
有人說,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過印度;沒看過月光下的泰姬陵,就不算瞻仰過泰姬陵的美麗。
一日之中,隨著陽光強弱的不同,照射在泰姬陵陵墓上的光線和色彩也會產(chǎn)生種種變幻,呈現(xiàn)出不同的奇景。早晨的泰姬陵看起來是燦爛的金色,正午則變成了耀眼的白色,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又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了粉紅、暗紅,直至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它又變成了純潔的銀白色……正如沙·賈汗在泰姬陵竣工之初所說的:“如果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泰姬陵就是這個樂園?!?/p>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而被續(xù)寫。如今,青年男女常會結(jié)伴來到這里,許下他們的終生誓言。當(dāng)你漫步在泰姬陵旁,相信你也會感受到那份浪漫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