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云萍
古語講“獨柴難燒,獨子難教”。網(wǎng)上資料顯示,在第一個孩子進入到學齡前,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理解能力、溝通能力以后,再添一個二寶,如今已經(jīng)成為很多家庭的渴望。國內(nèi)調查發(fā)現(xiàn),不想生育二寶的父母近8成是因為“經(jīng)濟不允許”。在社會高度發(fā)展的今天,生活成本、教育成本不斷攀高,“精養(yǎng)”孩子已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二寶的出生,勢必會增加家長的身心負擔。
以我家為例,二寶駕到,我和老公最頭疼的大事,莫過于如何解決倆娃的睡覺問題了。我家是小戶型學區(qū)房,只有兩室一廳??紤]到孩子入學便利,就不打算換房子了。大女兒4歲,上幼兒園。小兒子剛出生,不滿百日。怎么才能在不搬家的基礎上,低成本塞下兩個寶貝呢?
于是,我和老公變身“設計師”,查找各種方案,又跑到和我們情況相似的倆娃家庭去參觀,最后決定改造調整房子的格局及使用功能。我們把原來的家具換掉,改用收納性強、靈活度高的家具。通過組裝、拆分,實現(xiàn)多功能轉換。
由于孩子處于哺乳期,應該離父母近一些,方便照顧,因此我們先把主臥室的步入式衣柜打開,加軟包布置成一個小嬰兒房,作為前期過渡用。等孩子大了,再把它恢復成衣帽間。
女兒對新成員的到來,表示非常歡迎,主動提出愿意和弟弟同睡在一個房間里。我到家具市場逛了逛,發(fā)現(xiàn)給兩個孩子睡的床有很多種。老公看中了一款上下鋪兒童床,節(jié)省空間,經(jīng)濟實惠。我覺得孩子爬上爬下容易磕碰,7歲以上再用更妥當些。個人傾心于一種“榻榻米”式睡床,底部空間大,可以放置孩子的衣服,打理起來相對容易。老公認為如果是兩個男孩子,比較適合,休息、玩耍、學習的地方都有了。姐姐和弟弟性別不同,還是應該分開各睡各的床。最后,我們中和意見,決定在房間里平鋪兩張兒童床。
女兒的房間不足15平米,雖然并排放兩張床有點難,但是把轉角利用起來,竟然能夠輕松地辦到。我們用兩張兒童床,分別擺在臥室墻角的左右兩側,就像擺轉角沙發(fā)那樣,形成一個L直角。在夾角處,放一個三角體床頭柜,分出兩個孩子的睡眠區(qū)。兩個孩子的頭朝向一致,方便溝通,增進感情。
我知道,兒童房間的色彩不易過多。柔和的色彩,會加大房間的空間感,因此在房間整體大面積上,用了米白色,整潔而寧靜,使用周期比較長,性價比最高。我還在墻上預留了涂鴉區(qū),滿足孩子愛寫愛畫的天性。坐墊、床品點綴鮮艷的紅色,明快活潑充滿朝氣。壁紙采用環(huán)保材料,女孩子一面墻用淡粉色,男孩子一面墻用湖藍色。墻上安裝置物架,書籍、玩具都能放,美觀又實用。
我還在他們的床底下,準備了一些抽拉式抽屜,讓兩個孩子懂得分別整理各自的東西。小到溜溜球,大到布娃娃,每件東西,都要給它們找一個家。我深信,培養(yǎng)孩子自主生活能力,一定要從娃娃抓起,這對他們的未來,是有很大幫助的。
兩個孩子的家庭,哥哥姐姐自理能力已經(jīng)建立,他們可以幫助弟弟妹妹穿衣、吃飯,并利用自己的知識給弟弟妹妹講故事、規(guī)范行為。孩子間有了玩伴,就不會長時間纏著家長。寶貝們生活在這個空間里,共同交流,彼此分享,比父母的陪伴更有利于成長。
兒童房是一個家庭里最有創(chuàng)意的地方。我聽說,兩個孩子的房間,設計應該著重偏向大一點兒的孩子,而不必過于遷就小一點的孩子,因為小的孩子會自主服從、模仿大的孩子。隨著他們的視野開闊,讓孩子參與到對房間布局的策劃中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女兒7歲上小學,書桌成為房間里她最重要的領地。我們根據(jù)她的想法,把書桌巧妙地“藏”起來。先從天棚底下吊起一張書桌,桌面折疊成小塊。不用的時候,當作秋千可以蕩。用的時候打開,在下面支上可移動桌腿,就能寫作業(yè)了。這個又好玩又好用的書桌,讓弟弟羨慕不已。每次姐姐寫作業(yè),他都目不轉晴地坐在旁邊看,手里拿著畫筆也在紙上涂涂抹抹,一本正經(jīng)、安安靜靜的樣子,真是很可愛。
兒子長到7歲,女兒已經(jīng)11歲,兩個孩子學習和玩耍不分性別,睡覺可就該分開獨立的空間了。在房間里加隔斷,是最好的選擇。為了保證通風、光照均衡,我采用雙面百葉窗簾組合。輕薄通透,讓孩子們不會產(chǎn)生壓迫感。打開簾子,可以享受有伴時光。關上簾子,各自都有小小的私人角落,盡情編織自己的夢想。讓孩子喜歡上睡眠,全家幸福感爆棚。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獨立,需要4年時間。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每個階段,發(fā)生的變化也各不相同。兩個女孩,兩個男孩,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差別都很大。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雖然不能完全照搬,但是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借鑒,是做好倆娃父母的必修課。如果精神準備充分了,那么物質欠缺點完全可以智慧地化解。不管怎么樣,每個生命來到世界上,都有被尊重的權利。以上各種方式都可以選擇,只是不要停滯不前。
責編/張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