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進入大學,已經整整十年了。十年,對于二十六歲的我來說,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更是我人生覺醒與思考的十年。其間,與許多朋友分開又重逢,與許多觀念擁抱又決裂,與這個社會沖撞又言和。
這十年,讓我越發(fā)地意識到,我二十六歲時意識到的與十六歲時意識到的,并沒有什么大的不同。唯一好的方面是,我的立場與觀念漸漸堅定起來。
以下是我的一些觀念:
1.這個世界根據(jù)你的結果給予你回饋,而非你的努力
努力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個人努力的意義最終要呈現(xiàn)為你對他人的價值與結果。努力的廉價自我感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無法成功的核心原因之一。
記住,永遠對結果負責。
2.讀書只是一種個人選擇
在市場經濟浪潮中,那個通過寒窗苦讀改變命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讀書不應該被賦予改變命運,甚至賺錢的職能,這僅僅是一種個人選擇。一個人初中數(shù)學不合格,與打德州撲克輸錢是一個性質,只要不影響正常生活即可。
讀書不意味著任何事情,受教育程度高并不代表賺錢多,更不代表社會地位高。早點接受這點,能讓不少年青時期以為自己是知識分子的人好受不少。
讀書是一種很好的愛好,僅此而已。
3.盡量不接受父母的經濟幫助
我們都清楚,任何經濟資助都伴隨著條件,哪怕來自父母的幫助,也會伴隨著控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所以,我們得盡快獨立。
4.讓父母成為你的朋友,而非保護傘
父母與你是一種平等的至親關系,我們的成功與獨立不應犧牲父母的福祉與自由,反之亦然;父母沒有權力要求子女為其而活,反之亦然。
5.父母對于你人生的建議只是一種參考,而非命令
絕大多數(shù)父母人生的軌跡,與互聯(lián)網年代的我們有太多的不同,很多已經喪失了參照意義。相信自己直覺的判斷,互聯(lián)網時代,相信自己,比相信任何人都可靠。
超過父母,讓他們驕傲。
6.若有不滿,反抗,但盡早與父母和解
與父母從反抗走向和解,是一個與傳統(tǒng)和解的過程。獨立是和解的前提,和解是幸福的先導。兩代人必然有沖突,嘗試和解沖突是成長與釋然的證明。
前路迷茫,讓我們攙扶著前進。
7.我們的態(tài)度,會成為后來人的態(tài)度
我們是互聯(lián)網的第一代原住民。堅持我們的態(tài)度與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感召多人的過程。
我們要對選擇新的生活方式,有一種信心,這是第一代人,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將為后來者提供一個新生活方式的范本。
在互聯(lián)網現(xiàn)代文明來臨的今天,讓我們去建立一個美好新世界。在這里,任何獨立的個人與組織都可以根據(jù)公開的游戲規(guī)則與契約來博弈,透明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表達自身的觀點,而免受世俗道德的譴責與懲罰。
鏈接:孫宇晨,中國“90后”創(chuàng)業(yè)代表人物之一,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全球杰出青年,被評為福布斯2015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chuàng)業(yè)者,2015 CNTV中國互聯(lián)網年度新銳人物,是馬云創(chuàng)辦的湖畔大學首批學員中唯一的“90后”學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