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紅 邵偉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構想的出臺,學校大膽將絲綢之路納入到課程當中,開啟了“這是一條怎樣的路”的思考與探索。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對“一帶一路”知道的不多。我們基于學生的角度和觀點,梳理出兒童視角下的“這是一條藝術之路”來展開教學。本課程涉及語言、藝術兩大領域,充分體現“美麗的中國”“多彩的世界”兩大主題。
在語文方面,本課程力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藝術方面,以美術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積極探索研究新的美術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水平。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讓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創(chuàng)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huán)境,并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優(yōu)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tài)度。
本組課程設計共為五課時:“張騫出使悟偉大”“對話李白說文化”“胡旋轉舞學藝術”“CHINA青花繪藝術”“羅馬絲綢辯經濟”。其中,“CHINA青花繪藝術”是第四課時。本節(jié)課就著力點——“絲路青花蘊芳草”來引導學生探索回答“這是一條怎樣的路”。通過講述青花、詩韻青花、曲樂青花、手繪青花的實踐活動,了解青花瓷在海上絲路的歷史,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及愛國情懷。讓學生誦讀青花詩詞,欣賞歌曲《青花瓷》,產生探索青花瓷的興趣并初步感受古代“絲綢之路”和當今“一帶一路”構想的偉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在學生對青花瓷這個點的研究深入以后,再進行拓展延伸,提出新的挑戰(zhàn),梳理新問題,然后再研究絲綢、茶葉等新的主題。
我們在五年級實施教學,因為五年級學生不僅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具備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面對社會中的問題,五年級學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敢于質疑,樂于分享,喜歡通過小組合作形式展示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