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峰
摘 要: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應用金屬摩擦表面產生的熱能發(fā)生置換反應,在金屬磨損表面形成耐磨保護層,從而實現磨損部位的自動修復。該技術在汽車發(fā)動機維修中應用比較廣泛。通過分析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的原理,探究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在汽車發(fā)動機維修中的具體應用,從而為汽車維修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發(fā)動機;金屬磨損自修復;置換反應
中圖分類號:U472.43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6.09.048
摩擦磨損在自然界中比較普遍,是機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發(fā)動機磨損故障容易發(fā)生,潤滑不良、裝備質量差、灰塵、溫度影響等都容易使磨損加劇。發(fā)動機氣缸、活塞等屬于發(fā)動機的心臟部位,當工作條件惡劣時,甚至會影響到發(fā)動機的使用壽命[1]。發(fā)動機氣缸與活塞等磨損率對發(fā)動機的修復時間具有很大的影響,其自身的工作環(huán)境多為高溫高壓,容易產生沖擊、磨損現象,對氣缸體的密封性造成影響,威脅到發(fā)動機的性能。氣缸磨損量必須要小于內徑的0.4%~0.8%。氣缸的磨損直接影響因素主要有燃油、潤滑油質量、冷卻水溫度等,間接因素有發(fā)動機的振動、轉速。
1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概念與特點分析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屬于表面工程領域。使用的修復材料為一種粒度在10 μm以下的礦石粉體,與潤滑脂或者油品混合使用。其主要成分為蛇紋石(3MgO·2SiO2·2H2O),其中軟玉含量10%~40%,次石墨含量為1%~10%。在具體的技術應用過程中,修復材料經過擠壓,達到金屬摩擦表面,并產生較強的結合力,形成金屬陶瓷保護層[2]。修復材料與油品無法發(fā)生化學反應,不會對油的黏度以及性質造成負面影響,同時無副作用,保持對環(huán)境以及人體的無害。發(fā)動機活塞環(huán)組需要應用通過發(fā)動機的解體來實現修復工藝,利用合適的工藝加工,保證發(fā)動機的技術性能,屬于一種經濟方式,可以延長維修間隔。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能夠使發(fā)動機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tài),從而改善發(fā)動機的壽命以及精度,同時可以有效降低摩擦系數,可以能夠有效減少停工損失。此項技術應用全新的維修理念。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能夠在不解體裝備的前提下,實現機械裝備的自修復。該技術在摩擦表面形成密集的保護膜,可以有效補償間隙,從而改善摩擦表面的硬度以及光潔度,同時有效減少機械振動等產生的噪聲,可以有效節(jié)約能源,增加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2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的工作機理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應用金屬摩擦表面產生的熱能發(fā)生置換反應,在金屬磨損表面形成耐磨保護層,從而實現磨損部位的自動修復。該技術在汽車發(fā)動機維修中應用比較廣泛。汽車發(fā)動機維修的金屬自修復技術的修復機理是:高彈物變形或氫鍵這樣的弱鍵斷裂吸收外來能量,變形產生的劃痕會隨著高彈物彈回去或者氫鍵重新鍵接消失;另外就是在應力作用下產生裂紋,微膠囊等填充物中包覆的“膠水”出來,填充到裂紋處,把裂紋粘住。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中,所使用的修復材料能夠利用潤滑脂作為載體,最終達到摩擦表面。納米級的威力材料能夠在發(fā)動機零件的摩擦過程中,獲得超精研磨效果,從而產生一定的化學效應,改變摩擦表面的金屬結構。主要涉及到的物理變化,是納米級磨損材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進一步磨碎,超研磨作用下的微粒,可以使得金屬表現微凸粒斷裂,最終提高摩擦表面的光潔度。
所涉及到的化學變化,主要是在超細研磨中,斷裂的微凸體在物理變化過程中,釋放了大量溫度,為微粒中的鎂原子與鐵原子提供了反應條件,兩者發(fā)生置換反應。鐵原子被置換出來,金屬摩擦表面在催化劑、活化劑的作用下,產生鐵基硅酸鹽保護層,從而起到耐磨保護的作用。在金屬保護層形成后,磨損部位會有較高的光潔度以及較低的摩擦系數,從而影響到物理變化的發(fā)生,使得摩擦產生的熱能降低,進而無法提供置換反應所需的溫度,修復層也會停止增厚。而當修復層受到破壞時,金屬摩擦產生熱量,又會產生置換反應,從而直接修復保護層,達到自動修復的效果。
3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在汽車發(fā)動機維修中的具體應用
活塞環(huán)與氣缸產生相對運動,兩者之間具有直接摩擦,因此,長期磨損下,氣缸中可能會產生腰鼓形磨損。其具體磨損原因為:活塞環(huán)能夠對潤滑油的移動產生阻礙作用,部分進入到氣缸上部的潤滑油,會在氣缸壓縮、做功沖程的過程中,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最終燃燒[3]?;钊軌驅d荷進行沖擊,多會影響到氣缸與活塞環(huán)之間的潤滑情況,有散熱產生,最終氣缸徑向多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尤其是上止點附近,導致腰鼓形磨損產生。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的具體運行過程為:首先,將修復材料注入到氣缸內,避免到達活塞的頂部;然后切斷供油系統(tǒng),并持續(xù)啟動馬達三次,啟動間隔10 s,每次啟動時間為5 s,通過強制式潤滑使修復材料到達摩擦表面,通過活塞作用,進行修復。其中可以將修復材料有效加入到機油中,最終恢復發(fā)動機的性能。
參考文獻:
[1] 田萌,楊慧榮.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在汽車發(fā)動機維修中的應用[J]. 河南科技,2015,07(04):40-41.
[2] 鄧淑梅. 金屬磨損自修復技術在汽車發(fā)動機維修中的應用[J]. 福建質量管理,2015,08(08):113.
[3] 石磊. 蛇紋石添加劑對45鋼/鍍鉻摩擦副磨損自修復實驗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