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年
1.那些小時光求你別忘了
早上起得有些遲,近十日的睡眠不足讓我在溫柔干凈的日光里輾轉(zhuǎn)于棉被,隨手拿過手機刷微博提神,一眼就看到六小齡童的名字,他的笑容幾乎占據(jù)了全部屏幕,看完新聞,一時間百感交集。
如果不是六小齡童的事兒,我連今年是猴年都不知道。我跟媽媽說:“猴年春晚怎么可以沒有六小齡童,今年哪個臺有他我就看哪個臺。”我媽一點也不在乎說這句話時我內(nèi)心有多洶涌的感情在翻山越嶺,“我看你哪個臺都別看最好,趕緊看看文化課。”
我不理她,翻著六小齡童的微博繼續(xù)刷屏,還順手打開愛奇藝下載起了《西游記》,思緒在一點點蔓延。
小時候最喜歡聽到每一集的片頭,那種像花炮發(fā)射天空的聲音,然后孫悟空連翻幾個筋斗騰云駕霧,扛著金箍棒一手遮在額前,活靈活現(xiàn)的模樣我一看就興奮得跳起來。當時的歡喜在此刻變成了細微的難過,那種看到心愛的舊物忍不住想落淚的感覺。
我不知道九五后的童年是不是都像我,我的童年不像網(wǎng)上流傳的畫面,小畫書、游戲機和冰袋,我從沒見過那些東西,九零末尾的我被夾在舊東西和新事物之間,小時候的年和寒暑假的電視劇幾乎成了最有價值的紀念。
可是驀地看到六小齡童五十七歲高齡的模樣,才驚覺那段被幾部電視劇和幾段溫柔包裹了的時光,正在日復一日的繁重工作里漸行漸遠。我是個懷舊的人,懷舊到這幾年的春節(jié)總是想哭。對小時候的懷戀情緒如同汁水飽滿的甜橙,輕輕一碰便滿心酸甜。
2004和2005年的春節(jié),我大吃親戚做的豆瓣醬到肚子疼,滿大街唱“你是風兒我是沙”和“西湖美景六月天”,有小情侶跟著我一起唱,只是沒人知道我一直以為歌詞是“你是風兒我是啥?”并且為此糾結(jié)了許久。
2006和2007年的春節(jié),我跟著媽媽買回一大堆煙花爆竹,那時候家沒有搬到新城區(qū),老房子下是批發(fā)市場,年味兒足得讓我每天醒來滿眼都是紅紅火火的氣息。
2008和2009年的春節(jié),和那時候看起來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討厭、還不是學霸的哥哥在奶奶家的二樓過道扔摔炮,點完火才看到有人經(jīng)過,嚇得把炮扔在腳邊一口氣躥上好幾層樓,聽到“嘭”的巨響笑得蹲在地上……
好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忘記了童年,可是回憶的閥門一打開,那些滿面塵埃和委屈的過往仍舊爭先恐后跑出來,心甘情愿為我們唱干凈熱鬧的歌。時光你慢些走,那些小時光求你別讓我忘了。
2.假期必播電視劇
前幾年,一到寒暑假就有人發(fā)段子,可是從我高中時開始,段子突然翻轉(zhuǎn),CCTV沒有放《西游記》!四川衛(wèi)視沒有放《新白娘子傳奇》!少兒頻道沒有《家有兒女》!安徽衛(wèi)視沒有《放羊的星星》!這還是放假嗎?!
所有的有都變成了沒有,之后的一年連紀念這些電視劇的話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們好像只是生命中的站牌,過了這一站,便被遺忘得干干凈凈。
我多希望它們能像宮崎駿筆下的大貓車那樣永垂不朽,印刻在我們的記憶中,可是從愛奇藝上找到的高清電視劇,現(xiàn)在看起來仍舊模糊,看一段時間就累得不行。
網(wǎng)絡電視出現(xiàn)后,對那些節(jié)目和電視劇便少了一份期待,小時候偶爾被允許看一期“快本”,因為它和節(jié)目一樣長的廣告急得跳腳的時光不復存在,等它播完再看,遇到廣告往后移三格便完整跳過,早已沒有了當初那份焦急和期盼。
我是個挺沒有童年的孩子,沒經(jīng)歷過在地里擇野菜、下河摸魚捉泥鰍的日子,也沒像同學那樣大人不在家的長長假期能跑出去瘋玩。我媽是小學老師,我放假的時候她一定在家。不準我看電視看小說,唯一能看的只有《西游記》。
我口齒伶俐抱著遙控器跟我媽據(jù)理力爭,“這可是四大名著,必須要看的。”
長大后看《西游記》總是記不住到底看了什么,叫不出妖怪的名字喊不出他們走到了哪個國,只有小時候的印象最深刻。
那時候看《西游記》是我假期里唯一的樂趣,卻總是有十萬個為什么在腦海中圍繞,比如盤絲洞的女妖精一點都不好看,濃妝艷抹的樣子為什么媽媽總覺得好看;唐僧太氣人,不明事理因為孫悟空殺了妖怪念緊箍咒,為什么孫悟空那么有本事還要求唐僧不要把自己趕走……
后來《家有兒女》風靡了好多年,媽媽也覺得有意思,我才被允許每天午飯時看,嘻嘻哈哈笑得肚子疼。再后來呢?學會了在電視機后放一塊涼毛巾,家里沒有大人在的時候偷看《放羊的星星》,忍不住花癡地跟爸爸說“林志穎好帥哦”,卻換來一句,“他都老頭子了吧。”
我知道的,童年的電視劇后來都有了無數(shù)個替代品,《大話西游》顛覆了《西游記》原本的樣子,偶像劇搞笑劇有了無數(shù),當年演《家有兒女》的楊紫張一山都長大變了模樣,電視上再也沒有了《家有兒女》……
可是無論我們見到了怎樣千姿百態(tài)的富饒世界,回蕩在耳邊的歡鬧和眼淚永遠都屬于童年。后來看什么都可以百度一下,但看完不久腦海中便再也搜索不到,唯獨小時候看過的影片動畫像一首平實淳樸的鄉(xiāng)間小調(diào),像冬天的糯米秋天的青團,百吃不厭。
3.過年的規(guī)章
看《小門神》的時候,耳邊充斥著小孩子稚嫩的笑聲,一個人躲在3D鏡片后面哭成了淚人。
天界下令,如果凡間貼門神的人變?yōu)榱?,郁壘和神荼兩個門神就要下崗,而凡間,只有那家孩子都不愿意去吃的百年老店掛著一幅舊門神。
我從網(wǎng)上買了兩個小猴子的新年貼紙,我媽不耐煩地說:“你怎么還有時間買這些?!蔽蚁胛沂呛ε?,怕今年家里沒有一絲過年的味道。我記得去年初一,我爸第一次沒有在窗邊將鞭炮點響。
回憶在一瞬間紛至沓來。
小時候為了過年看春晚到十二點,總會提前兩天開始補充睡眠。一直到年三十上午十點多,才穿著一身紅棉襖去姥姥家。
大人在屋里噼里啪啦地炒菜,不大的屋子擠滿了家人,深冬里也一樣穿著線衣便熱氣哄哄。我和姐姐沒有手機沒有MP4,一樣高高興興在門上用小抽屜里找來的破蠟筆畫大大丑丑的壽桃,不知道寫什么,就一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好像家里有人在過大壽。
我們也會疊一大堆愛心千紙鶴和五角星,那時我們莫名地篤定,疊滿一百個姥姥就一定會長命百歲,我們還會搶開心果,那時候的開心果是真的用來開心的,你不高興我就給你一粒開心果,把我的快樂分給你一點點。
不知道玩了多久桌子上就擺滿了佳肴,我在桌邊搶平日里大愛媽媽卻不準我喝的雪碧可樂。那時候沒有RIO,啤酒只有生澀,偶然試了一下紅酒,劣質(zhì)葡萄的味道讓我瞬間吐了出來,從此落下了一個無論如何不愿意碰一切紅色酒類的習慣。
等上班的大人都到齊,飯桌就變成了我的競技場。我媽不準我吃的牛肉片啊,各種各樣煎炸的肉串兒啊,我要一邊沒出息地從眾多人之間脫穎而出多搶幾個,還要時刻保護它們不被一旁的媽媽從盤子里搶走,一頓飯像打仗,沒有槍林彈雨卻滿頭大汗,尖叫聲笑聲和鬧聲此起彼伏。
對了,還有燒雞的雞心和腰子,幾個小輩擦亮了眼睛一起搶,我屬于比較笨的,經(jīng)??迒手樧谝贿叺却笕瞬迨謴哪膫€哥哥姐姐那兒夾一個給我才破涕為笑。那時候,好像搶到了一個雞心就像坐擁了整個世界,長大后的我,再也理解不了這一點。
大人就是應該理解小孩子,因為他們當過小孩子,可是不久前在飯桌上,無意中夾到一顆雞心,放在嘴中的一瞬間又吐了出來,想想雞亂飛亂跳的樣子,一盤菜變得難以下咽。
小時候的年一定有雞鴨魚肉,小孩子吃得津津有味,他們的佛是自己,他們吃肉,但也只想讓別人快樂,只給別人自己心愛的花。
一切的一切,原本都是過年的規(guī)章。
除夕下午五點鐘,三大爺在屋里做糖醋排骨,我和哥哥溜下樓買炮。
我特別羨慕他可以把壓歲錢留在身邊,可以大方地用五十元的巨款買很多花炮,順帶著也買下了我們目光所能及的一片漂亮的天。
只是哥哥膽子比我還小,三角煙花放在地上,爸爸和五叔逗他,他一邊嘴硬自己敢,一邊往后退,我躲在一旁哈哈大笑。煙花漫天里,我從未想過,未來有一日春節(jié),只剩短短的爆竹和一頓除夕的飯。
我以為這篇文字只是回憶和惦念,沒想到寫到這里鼻子發(fā)酸,第一次在寫字時落下溫柔的淚來。
小時候奶奶家的除夕飯,桌子永遠不夠大家坐在一起,一二十個人,一波吃完一波再上。奶奶的四禧圓子是星星,一大盆八寶粥是大月亮,一家人擠坐一堂,星月相輝鞭炮聲響,爸爸和大爺叔叔杯籌相碰、笑語滿堂,這樣才叫團圓,團圓才是過春節(jié)。
后來家里人以學業(yè)繁重、工作忙各種各樣的借口不再來,一桌擠擠竟也能坐滿所有人。我坐在桌前就有些難過,覺得不是每年都有一頓除夕飯就可以不珍惜,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不來就真的少了一次歡聚。
不記得從哪年開始,電視裝了寬帶。吃完飯想說到幾點是幾點,再漫步回家,一個回放鍵就能沾沾自喜,“看,遲看一會兒,之后的歌舞節(jié)目還能跳過去呢。”我知道大部分同學早已經(jīng)不看春晚,但我還是想大大方方守著電視倒計時。
在我心里,春晚也是新年的規(guī)章。
你說為什么從小到大我們定了無數(shù)個規(guī)章,女生不能披肩發(fā)進中學,學生不能逃課,過年的規(guī)章卻在一點點淡化,鞭炮日漸稀疏、年味兒被放假的興奮取代?
前年的除夕,遠在平遙的一個妹妹給我語音發(fā)來爆竹的清響,如同天籟。我沒有夸張,他們村子的爆竹聲好像帶我回到了多年以前,年畫兒一張張,年夜飯一碗碗,還有鞭炮一串串。
我喜歡老字號老招牌的店,喜歡周正的紅色,他們都有除夕的氣息。我想要的東西很多很多,今年的除夕,我卻只想過一個安安穩(wěn)穩(wěn)、紅色滿堂的熱鬧年,如果不行,就請回憶替我畫張畫吧。
把童年畫成畫,掛在春節(jié),讓我別忘了過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