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久坐或久站不動之后,伸上一個大大的懶腰,往往能給人帶來非常愉悅的體驗。這種舒服的感覺究竟是從何而來?
一般來說,伸懶腰的動作都是身體后傾、上臂上揚,同時身體很多肌肉還會產(chǎn)生收縮作用,如此一來,體內(nèi)的大部分血液就都被“邊疆”地區(qū)的組織血管擠回了心臟,這些從體內(nèi)各部分一路奔波趕回來的血液又會被心臟這個強力水泵泵進肺循環(huán)。由于伸懶腰的時候還會伴有深呼吸的動作,這樣一來,肺循環(huán)內(nèi)血液多了的同時通氣量也上來了,接下來在氧氣被人體吸收的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會隨之排出體外,進一步促進了新陳代謝的效率,提升了人體的含氧量。
腦部是人體的耗氧大戶,大約消耗了總量的25%,氧氣相當于腦細胞的糧食,一旦體內(nèi)氧含量不足,腦細胞的工作效率就會下降,人也就變得沒精打采、困倦疲憊了。但隨著伸懶腰動作的進行,這一狀態(tài)被直接改善,氧含量上去了,腦中的各部門就都有了動力,能夠繼續(xù)快馬加鞭、奮勇爭先地干活,整個人都有了精神,繼而產(chǎn)生了舒服的感覺。另外,伸懶腰的一系列動作還能使全身很多肌肉得到運動,緩解伏案久坐導致的肌肉緊張。
(林泉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