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其困苦,更護其尊嚴
哲理的故事:
夏洛蒂·勃朗特生于英國一個鄉(xiāng)村牧師家庭。幼年時,母親早逝,一家人一直生活得很拮據(jù)。1938年,夏洛蒂離開學(xué)校,到有錢人家里擔任家庭教師,總算可以自立了。
一次,夏洛蒂的弟弟一臉為難地想問她借點錢。夏洛蒂知道,弟弟性格內(nèi)向,自尊心強,從小就喜歡爭強好勝,從來不輕易開口求人。而弟弟因失業(yè),生活一下子捉襟見肘。“我們手頭剛好有一些積蓄,全部拿給弟弟吧?!泵妹冒桌虍敃r和夏洛蒂住在一起,她準備把錢都拿給弟弟?!暗纫幌?,”夏洛蒂思慮片刻,拿出了一半的錢,說,“別給他那么多,夠他渡過目前的難關(guān)就行了?!?/p>
弟弟拿到錢離開后,艾米莉生氣地說:“為什么不把錢都給弟弟?我們目前有能力掙錢,為什么不盡全力幫助弟弟呢?”“我們不能盡全力。”夏洛蒂說,“弟弟的性格一向爭強好勝,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會像強烈的光芒一樣刺傷他的自尊心,會讓弟弟更自卑。所以,我們?nèi)绻嫦霂椭?,就分批借給弟弟錢,這樣弟弟就不會產(chǎn)生不舒服的感覺?!卑桌蚵牶螅澩攸c了點頭,而弟弟也在她們的幫助下順利地渡過了難關(guān)。
后來,憑著對生活的體察和對人性的了悟,夏洛蒂寫出了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包括轟動英國文壇的長篇小說《簡愛》。
故事的哲理:
真正的慈善,不只是物質(zhì)上的救濟,還包括心理上的扶持。反之,漠視接受者自身感受的付出,本質(zhì)上依然是一種傲慢與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