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
2015年9月下旬,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莫言的《蒼蠅·門牙》手稿,在北京現(xiàn)代文學(xué)紀念館首次展出,引起中外藝術(shù)界關(guān)注。誰能想到,這件曾被人出價 400 萬元的寶貝,竟是“破爛王”趙慶偉經(jīng)崔永元牽線無償送給莫言的。除此外,趙慶偉還從廢紙堆中翻出冰心、吳冠中、李可染、王蒙等眾多名人大家的手稿。如今他租的一幢別墅里,堆著 100 多噸手稿、100 多萬張老照片、1萬多幅油畫。這名草根,是如何“淘”到億萬財富的?
目瞪口呆,
一堆插圖手稿賣了 350 萬元
趙慶偉 1963 年出生在北京。1988年,趙慶偉花幾百元買進郵票,倒騰 3 年后,竟賺了 10 萬元。拿著這筆“巨款”,趙慶偉與朋友在中關(guān)村開了一家計算機電源公司。
而趙慶偉收破爛,純屬偶然。開公司賺到一些錢后,從 1996 年開始,趙慶偉迷上了老油畫。一次,趙慶偉在一位古玩商那里買艾中信的畫,對方問,“他的手稿你要不要?”趙慶偉心想,既然自己喜歡艾中信的油畫,為什么不同時收他的手稿呢?買下這份手稿后,趙慶偉沒想到自己一下子就沉迷其中。他發(fā)現(xiàn)從手稿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畫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打聽到古玩商的手稿大多來自舊貨圈,他便開始在舊貨圈里“尋寶”。
收破爛的經(jīng)歷充滿著意外之喜。2003 年 7 月的一天,趙慶偉接到電話,說有家雜志社清理出 33 箱東西,每箱1000 元,共 3.3 萬元。趙慶偉平時也偶爾有散文、小說在報刊上發(fā)表,他暗想,這家著名雜志第一次大規(guī)模清理文檔,里面極可能有大量作者的投稿,于是就買了下來。
當(dāng)趙慶偉拂去積在手稿上近 20 年的塵埃時,竟看到那些泛黃紙片上有石魯、吳冠中、李可染、冰心等人的名字,他的心狂跳不止。面對這些大家的手稿,趙慶偉除了驚喜,更感到憐惜:“每篇稿子發(fā)表前都要經(jīng)過 6 次校對,那么多原稿每一處的改動,都凝結(jié)著作者與編輯的心血。若將它們送到造紙廠打成紙漿,該多可惜呀!”于是,趙慶偉精心將這些手稿保存了起來。
幾個月后,趙慶偉又從一家出版社收了一批“破爛”,其中有大量著名畫家為圖書畫的插圖,因自己興趣不大他便轉(zhuǎn)手賣給了一位海外收藏家。令趙慶偉目瞪口呆的是,這些插圖原稿很快被賣了 350 萬元!
雖然賺了錢,但趙慶偉心里并不痛快,他去找出版社的社長,提醒社長好好保存剩下的文稿。社長卻說:“這種東西根本沒必要留著。”一句話激起了趙慶偉的“斗志”,因為如果他不買,很多東西將徹底消失?!叭藗儫嶂允詹赜袷浯?、名人字畫,卻沒人在意這些記錄著文化與歷史的字紙。別人不要,那我就收!”
趙慶偉聯(lián)系了大量以收破爛為生的外來農(nóng)民,其中專從文化單位收廢品的就有 2000 多人,他們知道什么單位正在搬家,哪里有大量破爛要賣,哪里會有趙慶偉喜歡的貨。每天總有幾撥人給趙慶偉打電話說:“某某單位又出了捆東西,不能驗貨,要不要?”趙慶偉根本不考慮,直接說:“搬過來。”這些廢品賣給收購站每公斤 4 元,賣給趙慶偉每公斤 10 元。每次趙慶偉去收貨,都會有幾十人圍上來,把給他準備好的貨,一麻袋一麻袋裝上車。
《蒼蠅·門牙》手稿,
無償歸還莫言
趙慶偉每天想的都是“收破爛”的事情,他的收購處甚至被稱為“潘家園第二”,因為中國最大的古玩、舊貨市場潘家園交易主要集中在周六早上,而趙慶偉這里全天候開放,晚上 10 點鐘還有人給他送貨。對于自己的收購品,趙慶偉很是珍惜,因為這些東西都見證了一段歷史,非常珍貴。趙慶偉淘到過溥杰和溥儀的書信,冰心《記一件最難忘的事》、丁玲《記左權(quán)同志話山城堡之戰(zhàn)》、鐵凝《來了,走了》、王蒙《一九八四部分短篇小說一瞥》等名人大家手稿,也是他收破爛時淘來的。
趙慶偉最為得意的是發(fā)現(xiàn)了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冊頁。當(dāng)時,趙慶偉從一個文化單位宿舍大院里的一戶人家收購到一批比較值錢的舊書。他就讓常在那里收廢品的“線人”留意對方賣出來的廢品,一張紙片也不能漏掉?!熬€人”從這家小保姆處打聽到,這家老人最近準備搬到單位新分的房子去,老先生留下自己覺得有用的東西,其余全讓小保姆賣給收破爛的。于是,趙慶偉就買下他家所有的“廢品”,其中碑帖就有好幾十本,并痛快地給了“線人”6000 元作為獎勵。經(jīng)過仔細研究,趙慶偉發(fā)現(xiàn)這位老先生原來是京城著名的收藏家,其中一本用黃花梨木作封面的冊頁,竟然是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的手稿。趙慶偉趕緊請專家鑒定,果然是真跡,價值逾百萬元。
除董其昌的手稿之外,趙慶偉還在商務(wù)印書館搬遷時收了 200 多公斤舊文獻,意外得到萬籟鳴畫的插圖、姚雪垠《李自成》的手稿、北洋政府大總統(tǒng)徐世昌寫的對聯(lián)、徐悲鴻畫的肖像等。最有趣的是,其中還有郭沫若的作品手稿——而郭沫若自己都以為這些手稿已經(jīng)在日軍轟炸閘北時焚毀了。收到這些寶貝,趙慶偉興奮地連做夢都在笑。
因手頭太緊,2010 年底,趙慶偉聽從一位收藏家朋友的建議,舉辦了第一場“小雅·觀心”拍賣會,處理部分“破爛”。拍品中有 1.4 米長的周思聰素描,有《半夜雞叫》原稿等。令人吃驚的是,這些被很多人瞧也不瞧就扔出門外的“破爛”,最后竟拍出了 2000 多萬元。
2003 年,“清河八家”廢品站的人打電話給趙慶偉,說一家出版社賣出一整輛“面的”的廢紙,3000 元。趙慶偉馬上說:“你給我拉來,給你 5000 元。”莫言《蒼蠅·門牙》的手稿,就這樣被夾雜在大堆泛黃的殘書破紙中,被趙慶偉保留下來,避免了被打成紙漿的命運。莫言的短篇小說《蒼蠅·門牙》是他早期軍旅題材的代表作品,在當(dāng)時大家并不覺得有什么價值,正巧趙慶偉是莫言的“粉絲”,很喜歡他筆下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于是就珍藏起來。誰也沒有料到,莫言后來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
2014 年春天,趙慶偉和朋友舉辦了一個小型拍賣會,全場 95 件拍品,70 多件是名家書稿、手札,其中就有莫言的《蒼蠅·門牙》手稿。這份手稿剛在預(yù)展上露臉,就有不少人表達了競拍意向,還沒開拍,價格已近百萬元。很快,此份手稿的私洽價格火箭般躥到 400 萬元。然而,當(dāng)莫言得知這一情況后,表示不想讓自己的作品被商業(yè)糾纏,希望趙慶偉歸還書稿,讓他將其捐贈給現(xiàn)代文學(xué)紀念館。很多人認為這事不可能,一件價值 400萬元的珍貴手稿,誰肯輕易送人!
趙慶偉和莫言一聊頗為投緣。趙慶偉什么條件都沒提,痛痛快快地將手稿無償歸還給了莫言,而莫言也如約將手稿贈與現(xiàn)代文學(xué)紀念館。在捐贈儀式現(xiàn)場,莫言對趙慶偉說:“我當(dāng)年全無意識,還曾險將《紅高粱》手稿生火燒爐子,不曾想現(xiàn)在作家手稿都成了重要的收藏門類。”而崔永元則幽默地說:“10 年前,有3 個人一起吃飯,一個人是我,一個人是莫言,還有一個是大江健三郎?,F(xiàn)在其中的兩個已經(jīng)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至于另外一個人的手稿,我覺得文學(xué)館晚要不如早要?!币幌挾旱么蠹夜笮ΑM瑫r,諾貝爾獎得主與“破爛王”成為好朋友的事,也一時被傳為美談。
有人說,如果趙慶偉開一家“手稿收藏館”,肯定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從草根華麗轉(zhuǎn)身為億萬富翁,趙慶偉總結(jié)說:“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