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潮州木雕題材元素符號的文化詮釋

      2016-05-14 14:09杜延
      藝術(shù)與設(shè)計·理論 2016年8期

      杜延

      摘 要:潮州木雕是國家級“非遺”保護與傳承項目之一,素有潮州形象大使之美譽。文章從民俗文化維度切入,對潮州木雕的祥禽瑞獸、江海水族、佛仙神話、戲劇小說、樹木花果、生活場景等六種題材元素符號進行了文化詮釋。

      關(guān)鍵詞:潮州木雕;題材元素;文化詮釋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08-0138-03

      Cultural Annotation of Chaozhou Woodcarving Element Symbols

      DU Yan(The Art and Design Department, Hanshan Teachers College, Chaozhou 521041, China)

      Abstract :Chaozhou woodcarving is one of the national "non-left"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project, known as the reputation of Chaozhou ambassador. Articles from the angle of folk culture, Chaozhou woodcarving in six theme element symbols animals, aquarium, myth, drama novels, fruit trees, and other scenes of life wer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 :Chaozhou woodcarving; theme elements;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潮州木雕是盛傳于廣東潮汕地區(qū)的一種傳統(tǒng)民間工藝品,是國家級“非遺”保護與傳承項目之一。素有潮州“形象大使”之美譽。它主要流行于歷史上舊潮州府所屬的潮安、饒平、揭陽、潮陽、澄海、普寧等縣,其輻射范圍涵蓋與潮汕有著一定文化淵源的閩南地區(qū)和客屬興寧、梅縣等地方。潮州木雕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題材、爐火純青的技藝、系統(tǒng)完善的體系和濃郁的地方色彩而享譽海內(nèi)外。它以玲瓏剔透和金碧輝煌的特色而獨樹一幟,成為與浙江東陽木雕齊名的我國兩大木雕體系之一。

      木雕藝術(shù)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物化形態(tài),它以自身的獨特存在和社會功能的形象表現(xiàn)而成為一個民族藝術(shù)取向的直接外化,它具有民族或地域的信仰、宗教、倫理、民俗,以及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等多向度的文化意蘊。潮州木雕中的各種藝術(shù)形象,往往是一種文化的意象性造型。這種造型是由含有一定文化寓意的不同元素符號所組成,其形象與文化寓意之間聯(lián)絡(luò)的中介,大多是社會約定俗成的,具有廣泛的群體認(rèn)同性和深厚民俗基礎(chǔ)的物化元素。創(chuàng)作者將這種物化元素納入到作品結(jié)構(gòu)中時,常常把主體自我的思想情感投射其中而訴諸于視覺的表現(xiàn)形式。進入意象系統(tǒng)的子元素,無疑成為具有美學(xué)和文化學(xué)雙重意義的木雕語言符號。在以往的木雕作品研究中,研究者多矚目于作品造型的工藝流程及其審美特征的觀照,本文擬從文化維度切入,對潮州木雕題材的元素符號按其類別進行文化解讀,以求教于方家與讀者。

      潮州木雕題材元素符號大致可分為以下六種:

      一、祥禽瑞獸

      張道一先生說過,驅(qū)邪祈福觀念在任何一個民族的民間藝術(shù)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早期人類主要是通過巫術(shù)儀式驅(qū)除邪惡的意念,之后又逐漸增加了以祈福納吉的內(nèi)容來撫慰自己的心靈。明清已降,由于市民文化的高揚,驅(qū)邪祈福的理念又演變?yōu)楦鞣N裝飾藝術(shù)的文化主題,在表現(xiàn)形式上由口頭、肢體的行為表演而升華到文化藝術(shù)的物化。在潮州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風(fēng)情中,趨利避害、祈求福祉、渴望榮華富貴和延年益壽是老百姓的共同心愿,祥禽瑞獸成為潮州木雕中屢見不鮮的題材元素。在民間,對傳說中的龍、鳳、麒麟及現(xiàn)實生活中的獅、鹿、猴、鶴、龜、蝙蝠、喜鵲等皆稱祥禽瑞獸。這是因為龍、鳳、麒麟都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奇動物。龍是封建帝王的象征,代表著權(quán)勢與威嚴(yán),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含有飛黃騰達(dá)之意;鳳是“百鳥之王”,有著美麗的羽毛,它象征著吉利和祥瑞;麒麟為我國“四靈”之首,百獸之先,是仁慈、嘉瑞的化身;獅為瑞獸,形象威猛,能驅(qū)害辟邪。在潮州木雕的瑞獸中,多以獅子為題材元素,有屏頭獅、牌匾獅竹頭獅、香爐獅、對舞獅等等。獅與“師”“世”諧音,所以潮州木雕常取雙獅、四獅、五獅、九獅相組合。雙獅往往一大一小,比喻太師與少師,或母獅與子獅,表示慈愛與溫情。四獅寓意“四世同堂”,五獅寓意“五世其昌”,九獅取九與“久”之諧音,寓意長久吉祥。獅子還分南獅與北獅。潮州獅屬南獅,大頭大耳,鼻大嘴闊,額頭凸起,雙目圓瞪,異常勇猛,極富夸張的動感和藝術(shù)的張力。其它的祥禽瑞獸,或比擬,或諧音,或象征,或寓意,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蘊。例如《鹿鶴同春》,其圖由鹿與鶴組成。鹿,瑞獸,敏捷善奔,形象活潑可愛。鶴,祥禽,羽族之長,傳說中常與神仙、道人相隨,具有仙風(fēng)道骨,且長壽千歲。人稱 “一品鳥”,地位僅次于鳳凰。鹿與“六”,鶴與“合”諧音,鹿鶴同春實即“六合同春”。東南西北天地為六合,“六合同春”寓意太平盛世,普天同慶。《馬上封侯》的構(gòu)圖是樹下有一只猴子騎在馬背上,樹上掛著一個蜂窩。蜂與“封”、猴與“侯”諧音,寓意鴻福降臨,馬上就要封侯加爵。

      二、江海水族

      潮汕平原位于大陸東南隅,廣東省最東端,三面環(huán)山,南臨大海,有著漫長的海岸線,海域一望無垠。境內(nèi)河流眾多,韓江、榕江、練江、龍江等縱橫交錯,江海水族資源極為豐富,魚、蝦、蟹、貝類不計其數(shù)。潮汕地區(qū)人多地少,“耕三漁七”的自然環(huán)境使潮州人對海鮮產(chǎn)品情有獨鐘,表現(xiàn)江海水族自然成為潮州木雕的主要創(chuàng)作題材。自古至今,水族木雕精品一直是潮州木雕的代表作。它不僅表現(xiàn)出潮州人對海洋文化的認(rèn)知,更重要的是,它已成為潮州民間藝術(shù)取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與地域文化獨特風(fēng)尚的物化載體。

      從唐代開元寺的木魚到清末黃開賢的《半畔蟹簍》,從上世紀(jì)50年代張鑒軒、陳舜羌合作的《圓通蟹簍》到當(dāng)代三位國家級木雕大師陳培臣、李得濃和辜柳希所創(chuàng)作的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玲瓏剔透、栩栩如生的《蝦蟹簍》精品,潮州水族木雕的跨越式發(fā)展除了題材的豐富和雕刻技藝的不斷創(chuàng)新之外,文化品位的提升也使其具有更強大的藝術(shù)生命力。例如,李得濃的力作《二甲傳臚》,由螃蟹和蘆草組圖。螃蟹有一個又厚又硬的加殼護身,猶如壯士護甲。螃蟹的前面有兩個鉗狀的螯攝取食物或自衛(wèi),老百姓俗稱“夾子”,夾與“甲”諧音。所以,螃蟹在海洋生物學(xué)里歸入有甲的介魚類。蘆草的蘆與“臚”諧音。“二甲傳臚”由此而來。我國古代科舉制度分童子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殿試又有三甲之分,一甲前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之首為傳臚,傳臚即殿試的第四名。“二甲傳臚”寓意科舉高中,位列前四名。因此,古代進京趕考的舉子大多會攜帶一只玉質(zhì)的小螃蟹。蝦與蟹同為水族,蝦肢節(jié)彎曲自如,善于跳躍,寓意時來運轉(zhuǎn),捷足先登,蝦蟹在裝飾中常常形影不離。以蝦蟹為創(chuàng)作題材不僅僅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生動寫照,同時也表現(xiàn)了潮汕人進取好學(xué)、追求功名的夙愿。李得濃的《二甲傳臚》2003年曾獲得上海國際藝術(shù)節(jié)博覽會金獎。傳統(tǒng)木雕作品《年年有余》,以蓮花和游魚組成游魚戲蓮圖。這是因為蓮與“連”“年”諧音,魚與“余”“?!敝C音,借助諧音而取其意?!兑宦愤B科》是由白鷺和蓮花(有時也用蘆葦)組合而成,這是動植物相互搭配的吉祥圖案。一鷺與“一路”諧音,鷺是能涉水捕魚的鳥類,多為白色,俗稱白鷺。潮語中蓮開與“連科”諧音。蓮花艷麗綻放,白鷺羽潔體健,寓意吉運常臨,科舉及第,仕途一帆風(fēng)順。

      三、佛仙神靈

      在潮汕地區(qū)民眾的信仰中,自古以來多數(shù)人都虔誠地信奉神靈。崇佛、拜神、祭祖、酬鬼是他們?nèi)粘I钪械囊豁椘毡槎≈氐拿袼谆顒?。在他們看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吉祥禍福都是由佛祖神靈來支配的。為了取得佛祖神靈的福蔭庇護,除了信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外,他們還祭拜天公地母、山神河伯、風(fēng)王雨仙,甚至包括五谷主、大樹神。潮汕民間辦事講求行好運,圖吉利,辦事前總要翻一翻日歷,選擇一個黃道吉日,講究的還要上寺廟求神問佛,抽簽許愿。潮汕人的這種泛神崇神意識在木雕藝術(shù)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體現(xiàn)。例如《觀音送子》,在侍女伴隨下,佛仙觀音將手中的嬰兒轉(zhuǎn)送給一婦人接抱,狀似嬰兒轉(zhuǎn)生喜投母親的懷抱,以此象征觀音前來送子之意,形象逼真感人。既表現(xiàn)了觀音的慈悲為懷,又表現(xiàn)了世人喜得貴子的歡樂?!栋讼蛇^?!房虅澒糯裨捴械陌宋幌扇藵h鐘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等。他們個個都身懷絕技,渡海時采用了各自不同的方法以比高低,給人以出乎意料之外的驚喜。因此,民間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諺語流傳。其寓意是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套解決問題的辦法,希望各自拿出真本領(lǐng)互相競賽?!栋讼蛇^?!吩诔鄙堑貐^(qū)的民間繪畫和藝術(shù)裝飾中多有表現(xiàn)?!鞍讼伞庇址置靼讼珊桶蛋讼?,明八仙木雕表現(xiàn)的是人,暗八仙表現(xiàn)的是物,只借用他們的“法寶”,以符號代替其人,一般刻在石質(zhì)的板柱上。潮州己略黃公祠里鐫刻著一幅《水漫金山寺》木雕畫,由民間的神話故事雕刻而成。因為“漫”與“滿”諧音,意思又有些相近,因此又有“水滿金山寺”之說。水漫金山寺出自清代彈詞《義妖傳》,講的是白娘娘的愛情波折。魯迅雜文《論雷鋒塔的倒掉》里曾提及此事。民間多為白娘娘抱不平,憎恨法海多管閑事——也許是一種嫉妒心理作怪吧!白娘娘的故事一直以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斗爭在民間流傳。潮汕人這種崇佛敬神的原始信念在民間藝術(shù)中得以綿延,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所改觀。藝匠們在雕塑神佛時,并非表現(xiàn)他們高高在上的威嚴(yán),而是突出他們關(guān)心民間疾苦,仁慈、善良、普渡眾生,具有超人本領(lǐng)的一面,彰顯人類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純真,從中汲取精神的鼓舞和前進的力量,從而反映出人民大眾對真善美的憧憬與追求。當(dāng)然,不可避免的是,由于歷史慣性和文化素質(zhì)的局限,在某些木雕作品中還夾雜著一定的封建意識和落后陳腐的觀念。

      四、戲劇小說

      潮州戲是潮州地域文化的菁華之一。它歷史悠久,傳播極廣,除流布潮汕及周邊各縣市外,還遠(yuǎn)播港澳臺地區(qū)和海外潮人的聚居地。它反映了潮人的思想感情、審美情愫、民俗風(fēng)情和渴望幸福吉祥的心理訴求,深受潮人的喜愛而歷久不衰。潮州戲中的人物故事自然而然地成了潮州木雕的創(chuàng)作題材。舞臺上的帝王將相、文武百官、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丫鬟小姐、差役馬弁,甚至連蟒袍烏紗、龍車鳳輦、刀槍劍戟、帥旗令箭等各種道具也都被搬上了木雕的畫面。如潮州木雕宗師張鑒軒的代表作之一《陳三五娘》,就是根據(jù)流傳在潮汕和閩南地區(qū)的同名潮戲而雕刻的。來自福建泉州的陳三和來自潮州的五娘在火樹銀花、鑼鼓喧天、絲竹弦音、歡歌笑語的元宵節(jié)巧遇相逢,作者成功地運用木雕語言,把人物半是驚喜、半是嬌羞、含情脈脈、一見鐘情的懷春心理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來,從而成為謳歌男女情愛的經(jīng)典之作。《七賢上京》選用明朝崇禎戊辰年間,潮州七書生辜朝薦、郭之奇、黃奇遇、宋兆禾、梁應(yīng)龍、楊在斯、李士淳進京趕考,騎馬行走在千山萬水之間,幾位書童肩挑書籍琴劍跟隨相伴。七俊賢同登進士榜,成為潮州歷史上的一大盛事而流芳百世。整幅作品采用鏤空通雕的形式,人物排列先后呈S形,中間穿插城關(guān)、牌坊、客店等,打破時空的限制,以高度概括的藝術(shù)手法突出了作品的主題,反映潮州歷史上文化繁榮昌盛和人杰地靈的人文地理環(huán)境。《藍(lán)關(guān)雪》是依據(jù)潮戲的故事情節(jié),寫韓愈因上表唐憲宗反對奉迎佛骨而遭貶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路經(jīng)藍(lán)關(guān)時遇到大雪封道,車馬不前,饑寒交迫,歷盡千難萬險后才抵達(dá)“颶風(fēng)鱷魚”的潮州。任職內(nèi)釋奴除鱷,興農(nóng)辦學(xué),澤惠黎民,受到潮州人的衷心擁戴。其主旨是緬懷和贊頌韓文公治潮時的豐功偉績。以潮州戲的內(nèi)容為題材是潮州木雕異于其它木雕的顯著特征。除了潮戲題材外,歷史小說中的人物故事也是潮州木雕題材的另一來源?!度龂萘x》中的“桃園結(jié)義”“三顧茅廬”“長坂坡”“空城計”,《水滸傳》中的“三打祝家莊”,《西游記》中的“三打白骨精”,《說岳全傳》中的“岳母刺字”“岳飛抗金”,以及在民間廣泛流傳的“花木蘭從軍”“穆桂英掛帥”等巾幗英雄故事,有的表現(xiàn)精忠報國、捍衛(wèi)民族尊嚴(yán);有的歌頌除暴安良、祛邪扶正;有的贊美英勇善戰(zhàn)、智勇雙全;有的弘揚仁義道德、忠貞不渝……刻劃群體形象,反映復(fù)雜的故事情節(jié)是潮州木雕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之一。

      五、樹木花果

      在潮州木雕中,樹木花果除了再現(xiàn)自然山水、秀麗風(fēng)光外,常與其它鳥禽、鼠類相結(jié)合,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人生。就常見的木雕作品來講,樹木多為松、竹、梅,人稱“歲寒三友”,是人品的象征;花類多為牡丹、荷花、梅花、菊花,分別象征富貴、雅潔、堅貞和淡泊(一說吉利,因為菊與“吉”諧音);果實多為桃子、葡萄和石榴。桃子象征長壽(壽桃),葡萄和石榴象征多子多福。例如,木雕《富貴平安》,在一個瓶子里栽培著一株盛開的牡丹。瓶與“平”諧音,取意平安。牡丹盛開時花香蓋世,色絕天下。唐代詩人李正封《牡丹詩》詠其“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蹦档げ粌H有“國色天香”之桂冠,還有“花王”“富貴花”之美稱。歐陽修盛贊牡丹是“天下真花”。中國人自古都視牡丹為富貴與榮譽的象征,寄托老百姓祈盼國富民安的心愿。木雕《子孫滿堂》以松鼠、葡萄組合為圖。十二天干中“子”屬“鼠”,葡萄的味道有點酸,在潮語中“酸”與百家姓中的“孫”同音。葡萄架上藤蔓滿堂,蔓與“萬”諧音,且葡萄籽(子)小而多,“子孫滿堂”由此而來。又如《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菊花有“四君子”之稱,是我國繪畫和木雕的傳統(tǒng)題材之一。它們風(fēng)采紛呈,各有秉性,別具君子人格之風(fēng)。梅,堅貞自守,不屑與桃李在春光中爭妍斗奇,而是在天寒地凍、萬木不勝寒時傲然挺立,在瑞雪紛飛中繁花滿樹,幽幽暗香,陣陣襲人。正如王安石《梅花》詩云:“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還有著傳春報喜的作用,“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保珴蓶|《卜算子·詠梅》)喜鵲落在梅樹上,寓意喜上眉梢(梅與“眉”諧音),喜事臨門。蘭,優(yōu)雅脫俗。常生長于深山野谷,有“空谷幽蘭”之說。它雖然沒有絢麗奪目的鮮花,卻耐得住寂寞,不取媚于人,具有“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fēng)度。以素淡的芳香永葆本性之美,以幽雅的清新博得人們的垂青。韓愈《猗蘭操》詩以“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贊美蘭的自信、雅潔和不沽名釣譽的高貴品質(zhì)。竹,高風(fēng)亮節(jié)。挺拔秀麗,柔中有剛,歲寒不凋,終年長綠。古人用“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jié)”來比喻人不可喪失氣節(jié)。菊,清新淡泊。在晚秋斜陽下,不畏嚴(yán)霜,獨立寒秋,傲然綻放。那種扶疏而恬淡的神態(tài),儼然成為君子寧靜淡遠(yuǎn)、自得其樂精神的象征?!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五》)正是陶淵明式志士的人格寫照。“梅蘭竹菊”以梅的“傲而不俗”、蘭的“幽而不慍”、竹的“虛而不佻”、菊的“麗而不嬌”受到人們的喜愛,從而成為潮州木雕藝人創(chuàng)作的永恒題材。

      六、生活場景

      潮州木雕是潮州民俗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潮州人自我認(rèn)同的文化載體。它孕育和成長于老百姓的生產(chǎn)實踐和日常生活中,是一定歷史時空下人民大眾生活的真實剪影。潮州藝人喜歡將老百姓所熟悉的一些自然景物、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習(xí)俗巧妙地融匯在一起表現(xiàn)出來,借以抒發(f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禮贊和未來前景的企盼;同時也促使他們不斷追求與探索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和手法,根據(jù)不同題材和不同功能,恰到好處地靈活運用,以豐富木雕的題材與內(nèi)容,使木雕藝術(shù)更加貼近人民大眾的生活與審美取向。如《耕讀漁樵》,其圖以農(nóng)夫荷鋤、漁人撒網(wǎng)、樵夫挑柴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的耕種、打漁、采薪等農(nóng)家活動。在表現(xiàn)讀書時則一改書生面壁苦讀的常態(tài),而以書生騎馬在前,書童負(fù)籍于后的科舉趕考圖取而代之,生動傳神地彰顯出家業(yè)興旺與書香盈門,既是對家庭生活殷實忙碌的寫真,又是對美好理想家庭的憧憬?!栋簿訕窐I(yè)》以鵪鶉、菊花和楓葉組合而成。鵪與“安”諧音,菊與“居”諧音,楓葉取“楓樹落葉”之意,不僅落葉與“樂業(yè)”諧音,而且楓葉到了秋天常常變?yōu)榧t色,含有紅紅火火的寓意,安居樂業(yè)之意表現(xiàn)得深入淺出。潮州陳家祠刻有一幅《共創(chuàng)大業(yè)》的木雕,在一株碩果累累的高大芭蕉樹下,一只母雞領(lǐng)著一群小雞興致勃勃地到處覓食。此雕飾以芭蕉的大葉諧音“大業(yè)”,用老雞帶領(lǐng)小雞覓食象征長輩帶領(lǐng)子孫艱苦創(chuàng)業(yè)。通俗易懂的形象給人們以深刻的啟迪,并給未來的生活增添了希冀和力量。

      潮州木雕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shù),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了美學(xué)與文化學(xué)相結(jié)合的特征,它主要集中在“福祿壽喜”四個熱點和對真善美的追求上。福是幸福,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理念;祿是俸祿,包括金錢、地位和功名;壽即長壽,居人類百福之首,是人們的共同心愿;喜,指生活中的各種喜慶之事,喜出望外是人生的最大快樂。追求真善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真是善與美的前提,沒有真就沒有善與美;善與美是真的終極宗旨,沒有善與美真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潮州木雕以縝密、精致、纖巧、瑰麗的美學(xué)特色,以豐富、廣博、深邃、吉祥的文化意蘊,讓人們一次次地感受到視覺上美的享受和思想上愛的洗禮,從中可以看到潮州人的思想情操、行為方式、生活習(xí)俗、審美情趣、價值取向和地域風(fēng)采。這就是潮州木雕的文化價值和旺盛生命力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張道一.張道一文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02-503.

      [2]王大勇.潮州木雕藝術(shù)地域特色探究[J].裝飾,2011(5):84.

      [3]李蔚.精湛華麗的潮州金漆木雕[J].收藏家,2003(2):17.

      柳林县| 上杭县| 加查县| 威信县| 上栗县| 威海市| 邯郸县| 弥勒县| 蕲春县| 夹江县| 丘北县| 桃源县| 临泽县| 永泰县| 社会| 万安县| 玛曲县| 林甸县| 石柱| 磐安县| 新晃| 河南省| 宝清县| 上思县| 商洛市| 铁力市| 紫阳县| 徐州市| 广水市| 库车县| 礼泉县| 石林| 株洲市| 山丹县| 黄浦区| 左贡县| 临洮县| 平原县| 石门县| 崇左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