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叢力
摘 要: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講求教學策略,細化字詞句教學,突出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語文教學在小學階段,應該對語文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考慮到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不同基礎上,我們應將小學語文教學按照學生的年齡分成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三個階段,并在每個階段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滿足教學要求,達到提升教學成績的目的。基于這種認識,我們應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要點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特點,努力做好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與中低年級的差異分析
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實際開展來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與中低年級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在能力培養(yǎng)上與中低年級存在差異。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著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這與中低年級存在一定的不同。中低年級由于考慮學生的年齡因素,主要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對學生能力的關注不夠,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沒有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所以,能力的培養(yǎng)使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與中低年級的主要差異。
2.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在整體目標上與中低年級存在差異。
在小學教學階段,由于需要考慮與初中進行銜接,因此在教學目標上與中低年級存在一定的差異。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主要將目標設定在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及適應能力上,以此來滿足教學銜接需要。而中低年級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語文基礎的教學,在這一點上二者是存在明顯不同的。
3.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在課堂教學開展上與中低年級存在差異。
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來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具備了獨立的意識,其思考能力也相對成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也比較深刻。這些都是中低年級學生所無法做到的。所以,我們應正確理解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以及與中低年級的差異,認真做好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
小學低年級孩子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為了使孩子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比如,我在教學識字一《十二生肖》中,運用了簡筆,把十二生肖中要求認讀的動物漢字形象化。這樣,孩子就很快記住了十二生肖的字形。
二、加大課外閱讀面及字、詞、句的教學
語文是基礎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必須經過一個較長的過程,而課外積累就是關鍵之一。
閱讀其實是獲取知識與經驗的最有效途徑,尤其是課外閱讀。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課外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推薦一些經典文學作品或優(yōu)秀作文供他們閱讀,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通過廣泛的閱讀,閱讀習慣和能力就會因量的增加而產生質的變化,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與文化品味?,F(xiàn)在市面上的書良莠不齊,小學高年級學生往往喜歡新奇、有動感的書籍,缺乏辨別能力,因此我們要經常性地向學生推薦有益的讀物,一是與語文教學密切相關的書,要指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記讀書筆記,摘抄優(yōu)美句子,背誦優(yōu)秀篇段,撰寫讀后感。教師應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評出優(yōu)秀給予表揚,做到以讀促寫,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我們自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會形成較為固定的教學形式,雖然也會形成一定的寶貴教學經驗,但是,也會固步自封,缺乏新意,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此,我們應必須徹底地轉變教學作風,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誘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放棄一味的課堂灌輸式教育方法。讓課堂教學變成一個老師與學生交流學習的過程。例如,對字的教學側重于“義”,“音”與“形”只做個別的特殊的指導。詞語的教學應向“多義”的方向適當發(fā)展。從運用詞語的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入手,注重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引導學生多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少查字典。句子的教學應當注重從口語的隨意化向書面語的規(guī)范化過渡。讓學生掌握“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疑問句、設問句、反問句、肯定句、否定句、雙重否定句的句式特點。熟練掌握“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相互間的句式轉換;熟練掌握反問句、肯定句、雙重否定句相互間的句式轉換。
三、了解小學生的特殊“文化”
高年級的小學生不像低年級的小學生那樣,像一張完全的白紙。他們已經有了自己初步的思想和自己的交流方式,他們有想法,有自尊,有自我的控制能力。所以對于他們的教學不能像對待孩子那樣,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孩子成熟比較早。他們接觸的信息是以前同齡人接觸信息的好幾倍,所以他們有自己的信念,也有自己的理想。他們有自己特定的愛好,有自己交流的方式。
很多時候老師講的學生聽不進去,是因為老師的話沒有真正深入到他們的心里?!敖涣鳌辈皇钦勗挼膬热荻嗝吹蒙羁蹋钦勗挼男Ч绾?,是老師講的話,學生能夠聽取和采納多少。高年級的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提高,會考慮老師話的對錯。所以和他們交流要站在和他們一樣的高度,用朋友的態(tài)度去對話、交流。比如談論一些他們喜歡的明星,書籍、動畫、電影、歌曲等等。小學生對于誰是自己“圈子里”的,是很敏感的。他們愿意和自己的朋友聊天,愿意聽取他們的意見。如果老師能夠和孩子們聊到一起的話,他們會更愿意聽這些老師的意見。老師也可以搜他們喜歡的明星的先關新聞,然后將明星的一些優(yōu)良品質告訴學生,這樣會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全面提升教學實效性,滿足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需要,做好小學高年級語文與初中教學的銜接工作,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而教育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教者有不同的手段,但不管何種途徑,都要從教育的主體,學生的實際出發(fā)。
參考文獻:
[1]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