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
鋪墊即是前文的非主要情節(jié)(或非寫作重點)為后文的主要情節(jié)(或寫作重點)所做的蓄積和準備。寫人用鋪墊,為的是給人造成一種強烈的印象;敘事用鋪墊,為的是使高潮的到來更具動人心魄的力量。鋪墊越充分,重點越突出,表現(xiàn)力越強。這好比拉弓射箭,拉弓是為射箭蓄積力量,弓拉得越滿,箭就射得越遠。
一般來說,鋪墊的寫法主要有下面三類:
一、敘述為議論做鋪墊
敘議結合類文章大都采用這種寫法。例如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中的一段文字: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chǎn)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受加拿大共產(chǎn)黨和美國共產(chǎn)黨的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去年春上到延安,后來到武臺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chǎn)主義精神,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這段文字的前面兩句話是敘述,后面兩句是在前面敘述的基礎上生發(fā)的議論。前面的敘述是為后面的議論做鋪墊,這樣的說理才能令人信服。如果沒有前面的敘述做鋪墊,那么后面的議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議論也就顯得蒼白無力。
二、描寫為議論做鋪墊
例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中的兩段文字: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加過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旁逸斜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fā)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
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第一段先對白楊樹的外部形態(tài)做具體描繪,以形象深刻地感染讀者,然后第二段議論點題。有了前面生動形象的描寫做鋪墊,后面的議論點題才堅實感人。
三、敘述為敘述做鋪墊
同學們一定熟悉朱自清的《背影》吧,文章題目是“背影”,但是文章一開頭并沒有直接寫“背影”,而是先寫祖母去世,滿院狼藉的慘狀: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接著又寫父親賦閑,家中光景的慘淡: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然后再寫父親事忙,仍決定自己送“我”: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么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通過以上層層鋪墊,把感情蓄積得很飽滿,作者才轉過筆來去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的“背影”。讀到“背影”,讀者自然會禁不住和作者一起,被感動得落淚了。這種感染力來自哪里?就來自前面的那一層層鋪墊上。實際上作者寫這些時,自己感情也已在醞釀蓄積,帶動讀者醞釀蓄積感情,待到寫父親蹣跚過鐵道,爬上爬下去買橘子給“我”解渴時,“我”感激父親、理解父愛的這種激動的心情就一發(fā)而不可收。作者感情進入高潮,作品內容也進入高潮。這就是鋪墊的效果。如果作者一開頭就寫父親的背影,這“背影”就難以感動讀者。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才賦予“背影”以打動人心的魅力??梢?,有了前面的敘述做鋪墊,才使后面的敘述更具動人心魄的力量。
鋪墊是為主要情節(jié)蓄積醞釀的過程,是主要情節(jié)的基石,能增加情節(jié)張力,使情節(jié)具有合理性。好的鋪墊能使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非常完美地實現(xiàn)了作者蓄勢的意圖。好的鋪墊,還在于一個“巧”字,巧于自然得體、藏而不露。如魯迅的《藤野先生》,文章主要回憶“我”在日本仙臺與藤野先生之間的交往,可是文章卻從日本東京的清國留學生寫起。東京的清國留學生不學無術,讓人厭惡?!暗絼e處去看看,如何呢?”于是“我”才有了仙臺之行,才有了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拔摇钡臇|京之行為下文的仙臺之行做了巧妙的鋪墊,顯得自然得體,毫無斧琢之痕。
寫作離不開蓄勢(鋪墊),通過蓄勢可以渲染氣氛,形成“山雨欲來”的情勢,促使讀者產(chǎn)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大大增強作品的吸引力。希望以上分析的三種蓄勢方法能夠讓同學們小有收益,進而醞釀出更多佳作。
(作者單位:河南省信陽市第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