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
摘 要:金融市場中的交易雙方、交易標的、交易價格都有相當?shù)牟淮_定性,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使得金融市場風險培增,文章例舉了金融風險防范及意義,闡述了金融市場中的種種風險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金融市場 不確定性 原因 結果 措施及金融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6-138-02
一、金融風險防范及意義
(一)金融風險防范
金融風險防范包括四層含義:第一,金融風險防范是針對一定主體而言的,不同主體在金融市場中的活動方式和活動目的是不同的,其面臨的風險態(tài)勢和風險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防范的風險以及防范風險的措施也是不同的。第二,防范風險的前提,是對風險有充分的分析和認識,即防范風險是一種自覺性的行為。第三,防范風險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不能選擇不合規(guī)的措施和行為。第四,防范風險的目的在于實現(xiàn)預期的目標,因此金融風險防范的程度可用預期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來衡量。
(二)金融風險防范意義
第一,金融風險防范能為金融機構提供一個安全穩(wěn)定的資金籌集環(huán)境和良好的經營環(huán)境。實施金融風險防范,能減少或消除金融機構的緊張不安和憂慮恐懼心理,從而為他們提供一個寬松安定的資金籌集與經營環(huán)境,并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經營效益。
第二,金融風險防范能保障金融機構順利實現(xiàn)經營目標。金融機構籌集和經營貨幣資金的目的就是獲取利潤,實施金融風險防范則能把金融機構面臨的金融風險降到最低限度,并能在金融風險損失發(fā)生后及時合理地提供預先準備的補償基金,從而直接或間接地降低風險損失,這些都有助于金融機構盈利的增加和經營目標的實現(xiàn)。
第三,金融風險防范能促進金融機構資金籌集和資金經營決策合理化與科學化。
二、金融市場中引發(fā)金融風險的不確定因素
金融市場是一個波動性較大的市場,金融市場中的交易雙方、交易標的和金融市場的價格都有相當?shù)牟淮_定性,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金融市場風險大增,從而對整個金融市場和人們生活都要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當今,金融市場中引發(fā)金融風險的不確定因素,具體來說主要有七個方面:
第一,近期不少國家進一步調低利率水平,帶來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國際金融市場在密切觀測著主要發(fā)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走向,特別是美聯(lián)儲是否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及退出的節(jié)奏和力度,這構成了當前國際金融市場最值得關注的一件事,反映了目前經濟增長下滑的程度可能超出了原來決策層的預想,非對稱降息則主要是為了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刺激投資,但它的效果如何,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第二,當前國際資本市場大量游資流入發(fā)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都面臨著不小的資本流入壓力。一旦發(fā)達經濟體的央行,特別是美聯(lián)儲調整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那么這種資本流動就會在瞬時發(fā)生重大變化,這帶來了國際資本市場上游資金流動的極度不穩(wěn)定。
第三,目前國際金融市場上債券的收益率、特別是主要國家國債的收益率處于歷史低點。國債作為一種無風險投資,對很多投資者有著極大的吸引力。盡管收益率水平極低,但對國債的投資需求仍然很大,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這種情況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一旦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走向發(fā)生變化,國債的價格就會出現(xiàn)劇烈的波動。這就直接構成了債券市場上的矛盾,從而引發(fā)第三個不確定性,即債券市場走勢的不確定性。
第四,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上流動性極度充裕,但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沒有得到保障。一方面,資本市場上存在大量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yè)亟待支持而又缺乏資金。這就構成資本市場繁榮與實體經濟低迷之間的矛盾,反映出世界經濟復蘇的進程充滿了不確定性。
第五,美元利率變數(shù)。未來市場焦點依然是美聯(lián)儲的加息時機,有人預計今年還存在加息的可能性,因為經濟環(huán)境的適宜已經明顯,錯過經濟實際的調整將會加大美聯(lián)儲政策的難度,甚至會導致金融風險的爆發(fā),因此,美聯(lián)儲會審時度勢及時采取措施盡快加息,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
第六,金融監(jiān)管還不適應安全的需要,從我國經濟、金融國際化進程的實際情況來看,現(xiàn)階段金融監(jiān)管的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金融監(jiān)管的組織機構、人才隊伍、技術手段等都與現(xiàn)代金融監(jiān)管的要求還有差距,金融監(jiān)管制度、監(jiān)管水平還不完全適應金融安全的需要。
第七,金融法制建設與保障金融安全的要求不完全相適應。金融法律、法規(guī)是實施金融監(jiān)管、保障金融安全的法律依據(jù),也是金融監(jiān)管規(guī)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證。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yè)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等一系列金融法律,在實踐中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金融立法任務仍然很重,在某些立法方面明顯滯后,同金融改革和保障金融安全的要求還不相適應。
總之,金融市場存在的上述七個突出矛盾及其引發(fā)的不確定性,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思考。
三、防范與化解的對策
鑒于目前在金融安全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及國際上的經驗教訓,對金融安全問題必須超前研究對策,做到趨利避害,防患未然。
(一)加大金融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金融意識
事實求是地宣傳當前面臨的問題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提高金融資產質量的重要性,使各級政府、企業(yè)主管部門以及全社會增強金融意識,充分了解一旦出現(xiàn)金融風險,銀行支付不保,將會直接影響社會安定,給經濟建設帶來不利。從而引起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重視,針對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研究制定適應本地區(qū)銀行種種問題的具體措施,并求得全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產生一種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資產風險,提高金融資產質量的社會氛圍,增強貸款企業(yè)和貸款戶的還款意識,使逃避銀行債務者失去社會基礎。
(二)成立專門金融安全研究和決策機構,制定金融安全政策和標準
由于金融安全關系到經濟安全甚至國家安全,因此保障金融安全的工作應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要在對國內外、本外幣市場的充分研究分析之后,制定出切合實際的金融風險防范措施和金融安全政策,用國際化的標準來衡量執(zhí)行的情況,只有這樣,金融安全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開展。
(三)加強金融安全法制建設,提高金融監(jiān)管機構監(jiān)管水平,消除金融安全隱患
世界金融危機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那就是:金融危機盡管起因于外部的貨幣投機沖擊,但是從根本上講是自源性的危機,是貨幣危機、銀行體制危機、債務危機、清償力危機的綜合表現(xiàn)。而金融安全法制建設的落后,正是金融危機的根源所在。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今天,應加強金融法制建設,健全、完善金融法律體系,逐步形成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zhí)法必嚴的金融規(guī)范化、法制化環(huán)境;盡快改變金融市場重要法律、法規(guī)不全,某些重要金融活動無法可依的現(xiàn)象;同時還應加強研究法律、法規(guī)的可操作性問題;理順政府與企業(yè)和銀行的法律關系,加快行政體制改革和銀行管理體制改革;要強化金融執(zhí)法問題,堅決執(zhí)行市場準入、從業(yè)資格和分業(yè)經營等制度;要賦予國家金融監(jiān)管機構以應有的權力,并使之在運作上保持獨立性。必須充實金融執(zhí)法隊伍,提高金融執(zhí)法人員的素質。嚴厲懲治金融犯罪和違法、違規(guī)活動,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大案、要案上升的勢頭。
(四)加快金融體制改革,防范金融風險
只要存在金融體系,就存在金融安全問題。倒退沒有出路,倒退只會加大金融風險,只有靠改革來保障金融安全。解決國內金融領域存在的問題,增強國內金融企業(yè)的競爭能力,就要推進金融體制改革,發(fā)展各類金融市場,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 高效安全的現(xiàn)代金融體系。既要深化金融機構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機構的競爭力;又要循序漸進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要逐步改革現(xiàn)有匯率制度,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定位和匯率形成機制綜合起來考慮,不斷增大匯率制度的靈活性,推動匯率的市場化,由供求來決定市場價格,而不是簡單的升值;還要建立金融風險預警系統(tǒng),在積極穩(wěn)妥的開放中完善監(jiān)管體系,建立金融系統(tǒng)預警機制和應急機制。要結合金融業(yè)的開放狀況,考慮建立金融風險預警系統(tǒng)。金融不穩(wěn)定因素轉化為金融危機前具有一定征兆,建立危機預警系統(tǒng)可以把握主動,降低治理成本。
(五)循序漸進推進金融業(yè)開放
金融業(yè)現(xiàn)在不是要不要開放的問題,而是怎樣開放的問題。對外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那么就要為此做好相應的制度、體制和政策上的準備。參與國際競爭,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抵御和防范外部沖擊、控制和滲透。在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一方面,我們應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另一方面, 要把握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速度,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只有按照適時適度、積極穩(wěn)妥的原則推進,才能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和約束機制,,不斷增強金融市場的競爭實力和發(fā)展能力。
(六)提高金融機構全員素質,強化職工干部隊伍建設
要加強金融機構對全體員工的培訓和教育,全面提高干部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盡快培養(yǎng)出一批懂經濟金融基礎理論,有較強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思想政治素質高的信貸員工,在實際工作中能善于防范信貸資產風險,并對已產生的信貸風險,有能力根據(jù)實際情況尋求出改善和轉化風險的新途徑。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信貸人員責任心、廉潔性等方面的教育,增強其反腐倡廉的自覺性,提高防范金融資產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仁群.投資決策不確定性與競爭[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2] 張陸洋,劉崇興,范建年.風險資本市場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3
(作者單位: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行 浙江寧波 315040)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