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盼
如今“剩男剩女”和“相親”總會成為熱門話題。尤其是近年來官方或民間組織的各類“相親會”,更是搶奪眼球。其實,古人也有“相親會”。
古人的相親會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詩經·鄭風·溱洧》云:“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碧一ㄩ_,春水漾,少男少女們來到河邊,那濃烈的愛情也就在春光明媚中生發(fā)了。這樣的相親,只能說“怎一個浪漫了得”。
一般認為元宵節(jié)、上巳節(jié)、七夕節(jié)是古時“三大相親節(jié)”。“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的這首《生查子·元夕》傳唱至今。元宵佳節(jié),既是賞燈,更是看人。未婚男女們涌上街頭,借助熙熙攘攘的人群,忽明忽暗的燈光,尋覓著可心的意中人。如果彼此相悅,擦出了火花,那么就會偷偷留下信物?;丶曳A告父母知曉后,走個“明媒正娶”的流程,也就能喜結良緣了。當然,有時因為各種原因也會沒了后續(xù),正所謂,“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辈贿^,這種開放式的男女接觸,給少男少女們創(chuàng)造相會的契機,也著實讓人懷戀。
農歷三月三為上巳節(jié),又稱元巳節(jié)、修禊節(jié),俗稱“三月三”。上巳節(jié)原為春浴日,后來發(fā)展為水邊宴飲、郊游踏春。杜甫在《麗人行》中寫道:“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泵磕赀@一天,藏在深閨人未識的青春少女們會結伴出來游玩,所以這一天也被稱為“女兒節(jié)”。元代將上巳節(jié)改回“上巳日”,因此也就不固定在三月三了。不過,活動內容大體相似。白樸雜劇《墻頭馬上》第一折中寫道:“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節(jié)令。洛陽王孫士女,傾城玩賞?!笨梢姡翘斐鰜淼拿琅€不是一般的多,所以帥哥小伙們也就在這天紛紛行動起來了。
七夕佳期,被譽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古代女孩子在這一天,會進行祝禱乞巧,也會在心中許愿求得一個如意郎君。所以,七夕的男女相會自然也不會少。除了三大相親節(jié),古人還有一個“高端相親會”,也叫“同年大會”。顧名思義,這個高端會的人物也很高端。這種特別的優(yōu)待是留給新科進士們的。隋唐開科取士,每逢朝廷舉行科舉,最后一輪殿試后,參加殿試的考生們大多會留在首都等待發(fā)榜。發(fā)榜后,皇帝會宴請新晉進士,給這些幸運兒們提供互相祝賀和認識的機會。每當此時,京城里非富即貴的“白富美們”,就會涌向“同年大會”,尋找自己心目中的“高富帥”。如果有相中的,就會回家稟報她們的高官老爹,由老爹出面提親。 “高端相親會”,不但達官貴胄們熱衷,甚至連皇帝也會為自己未出嫁的女兒們留意。當然,被皇帝挑中,自然不是狀元就是榜眼探花了。可見,現(xiàn)在無論是各種形式的富豪相親會,還是電視上炫人眼球的“非誠勿擾”“千里挑一”等都難望古人“高端相親會”之項背。
(摘自《農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