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柏
周末,在出游的車上,妻子時不時問兒子:“要不要喝水?”“熱不熱?”兒子不耐煩地叫著:“不喝?!薄安粺帷!绷硪粋€同事的兒子呢,坐在媽媽身邊,一邊看著窗外的風景,一邊還懂事地為叔叔阿姨遞東西。
到了旅游景點,兒子因不滿意媽媽看得太緊耍起了脾氣,搞得妻子更忙了。我說:“你這是何苦呢?自己累不說,孩子也永遠長不大似的。何不學學人家,也帶著孩子,顯得多自在?!薄拔依鄣冒胨溃愕拐f風涼話,嫌我不如別的女人那你找人家去呀?”她氣呼呼地甩過來一句話,把我噎得半天回不過神來。
我知道糾纏下去只會越陷越深,只得走開了。
針尖對麥芒
我已記不清為孩子的教育和妻子發(fā)生過多少次爭吵了,為買玩具、為學習、為一點小事……每次談到孩子的教育,兩人總擰不到一塊去,孩子是我們手心里的寶,誰都想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可我和妻子格格不入的教育觀總是引得家庭戰(zhàn)火連天。
妻子和我收入都不高,孩子出生后,我時常對她說:“孩子不能太嬌慣了,得讓他學會吃苦耐勞,將來才能堅韌不拔做生活的強者?!蹦菚r候,她也點頭應允,說要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可產假滿后,她的愛心就開始“走私”了,她的理由很簡單,似乎也很充分:孩子太小,多給他點快樂。我很不以為然:難道事事嬌慣才能讓孩子快樂?于是,一有機會我就對兒子進行鍛煉,夏天衣服少,要他自己學穿衣;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是自己洗手洗臉。可我的“虐待”總會遭到妻子的極力反對,加上兒子時不時鬧情緒不配合,惹急了我就想給個巴掌。
就這樣,我們常為孩子吵架和賭氣。一次,我們又陷入“冷戰(zhàn)”,兩人誰也不理誰。望著她那充滿怨恨的眼睛,我的心一陣刺痛:我們沒被婚外情、第三者打倒,卻讓雙方對孩子的愛心攔住了去路。這樣斗下去,我們哪里還有什么幸??裳裕?/p>
周末,我主動邀老同學攜夫人來訪,他的妻子還是心理咨詢師呢。有了“第三者”從中勸和我心里穩(wěn)妥了。
誰知道我還沒說兩句,妻子又和我較上勁了?!澳惆押⒆訌募依餁庾撸@筆賬還沒跟你算呢。”
老同學的妻子笑了:“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良苦之心,可你們的愛心太偏激、太對立了,一個生怕他受一點兒風雨,一個操之過急老想著要他快點自立。兩個人又不和對方溝通,以為一個是縱容,另一個漠不關心。這樣一來,就為相互計較、爭吵提供了條件,你們不斗氣才怪呢?!?/p>
聽了她的話,我和妻子不由得低下頭。回想起一次次臉紅脖子粗的錙銖必較,猛然發(fā)現自己偏激的做法不僅背離了初衷,而且還不知不覺讓我們的感情變了味。
老同學夫妻走后,我和妻子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商討怎樣才能既表達愛心,讓孩子覺得父母關愛他,又讓他能夠走向自立。妻子提出了一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設立硬幣獎勵制度,如果兒子每天表現好就獎勵一枚硬幣。
我第一次發(fā)覺,和妻子談孩子的教育也有這么多的“共同語言”。
放手也是愛
與兒子一說,對于每天都有的獎勵,他當然樂于接受。于是,我從商場選了個色彩艷麗的胖豬儲錢罐。從那天起,他開始渴望得到每天的獎勵。
第二天,兒子在課堂表現好多了,回到家,不再要媽媽陪著就攤開作業(yè)寫起來。睡覺之前,我鄭重地給他一枚硬幣,兒子笑得像花一樣。
兒子也有任性的時候,比如不好好吃飯,該不該獎勵呢?我和妻子又意見不一了,我主張堅決不獎,她說要以鼓勵為主,這樣才能增強他的上進性。想想妻子說的有理,畢竟他是孩子,偶爾的任性、頑皮是會有的,只要不是太大的問題,得到鼓勵也就埋下向上的潛能。
一天,兒子做數學作業(yè)時發(fā)了脾氣。我要扣他的硬幣。誰料兒子賭氣說:“要扣,干脆把那些硬幣全部拿回去算了,我一個也不要了?!蔽也淮笈骸斑@種脾氣還了得,今天我非治治你不可?!边@時,剛好妻子下班回來了。要是以前,愛子心切的她會母雞護崽樣地一把摟住兒子:“要打就先打死我?!边@次,她先上前問清怎么回事,并對我使了一下眼色,然后跟兒子說:“這樣吧,以前的暫時先不扣,你今天的獎勵肯定沒了,明天改正就是?!眱鹤油V沽丝奁?/p>
慢慢地,我們省心多了,早上起床,把衣服扔給兒子,我們就可以接著做自己的事了。有時兒子將扣子扣錯了,我們告訴他:“這??圩幼咤e家啦?!眱鹤泳托ξ刂匦驴劭圩?。儲錢罐一天天重了起來,我和妻子都很高興。
星期日,帶兒子去書店看書。兒子選了一大堆書捧在手里想買。妻子示意我去買單時,我靈機一動,蹲下來和兒子商量:“今天,不管你買多少書我們都沒意見,但你自己使用的書籍,要自己開銷。好么?”兒子有點不情愿地說:“可是,我沒帶錢……”我說:“有辦法。我先借錢給你,回去你還我就是?!眱鹤忧笾乜纯此麐寢?,可妻子保持著沉默。兒子拿著一本本書左瞧右看放下又拿起。最后,他選了一本故事書,將其他的又都放回了書架。這時,妻子才問他:“你為什么只買一本?”兒子說:“這些書雖然都喜歡,但太貴了,我手里的這本便宜多了。”妻子高興地一把抱緊兒子,驕傲地說:“我的兒子也會當家理財了?!?/p>
晚上,妻子說:“自從我們好好溝通,不僅感情回復到以前,孩子也變化很大。想想以前一下班就緊跟孩子左右,樣樣操心,真的可笑呀。”
“是呀?!蔽医舆^話題,“現在許多家長都說自己付出與收獲不對等,關鍵還是教育方法?!?/p>
(摘自《金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