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學萍
說起家庭性教育,我經常要反復回答爸爸媽媽們的一個提問,就是:什么時候開始比較合適?三歲,六歲,還是干脆等到青春期?有很多人會擔心:如果我們家長“太早” 就把與性有關的信息擺放到孩子面前,灌輸?shù)剿麄兊男撵`之中,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會導致孩子 “過早” 地對性產生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甚至直接做出什么出格的壞事。
所以呢,每一次我在課堂上輕描淡寫地回答:“我們的家庭性教育,幾乎就是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總會把這些可愛的父母們嚇一大跳,連連發(fā)出“怎么可能”的質疑聲。
當然,這里面存在一個很明顯的誤會,是我們彼此之間對于 “性教育” 這三個字的理解有出入。也許,“教育”一詞放在這里本身就不太合適,畢竟我們這里所談論的 “性教育”,并不是說,讓我們的家長像課堂上的老師那樣,手扶課本帶著孩子搖頭晃腦地讀書念字。實際上,無論父母是否明確地知道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他們也都必然會從孩子的一出生就開始,在日常生活的各個點滴瞬間,把自己對于性的理解、態(tài)度、信念、行為準則等一系列的信息,用語言或者非語言的方式不斷傳遞給身邊的孩子們。
比如說在我的老家,三十多年前的時候,女人們使用的月經帶在清洗之后,是沒有資格曬在太陽底下的。它們從來都是被晾曬在不容易被人看到的背陰角落(從衛(wèi)生的角度來講這是多么愚蠢)。不懂事的孩子看到了,大問一句 “咦,這是什么”,也一定會被大人們的白眼即刻封住了嘴巴。
再比如給新生兒洗澡。很多媽媽應該還都能回憶起當初自己給孩子洗澡的甜蜜畫面吧?通常我們都會一邊給寶寶清洗身體,一邊用一種母親專有的溫柔語氣對他/她念叨:“來,媽媽給洗洗大腦門,媽媽洗洗小手手,媽媽洗洗小屁股……” 但是,極少會有媽媽在給孩子清理陰部的時候,隨口就能很自然地說出:“來,媽媽給你洗洗你的外陰/陰莖”——這句話會不會讓正在看文章的朋友感到不舒服?
就是這樣,我們常常會使用“不做什么”的方式,對我們的孩子,從他/她很小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悄無聲息地告誡他/她“性是一個禁忌,千萬不可說”。所以,生活中我常常會看到很多孩子已經到了兩三歲,甚至四五歲,對自己和異性的身體充滿了很天然很正常的好奇,家長卻依然回避在和孩子的對話中直接使用性器官的名稱。我不只一次聽到幼兒園年紀的小女生,講出類似 “男生尿尿用小雞雞,女生尿尿用小屁眼” 這種十分錯誤的生理知識,也自然能夠聯(lián)想到她們身后的家長,在面對某些尷尬提問時的手足無措。
所以我很感動,在今天能夠看到那么多的家長,愿意忍受著每每提起“性”所引發(fā)的各種不舒服,一起來認真學習如何和孩子談論性,如何讓我們的孩子不必像我們當年那樣,在缺少家庭保護和父母指導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誤打誤撞地長大成人。通常,在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我都會建議他們先嘗試在浴室里談論“性”,在我們最私人、最安全的空間,帶領孩子把內心對性的“不敢談” “不敢面對”,打破那么一點點。
一般我會建議家里有3歲以下小寶寶的父母,可以嘗試平時就分別或共同(這兩種方式都沒問題)和孩子一起洗澡。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方便我們的孩子,在他/她的性別意識還完全沒有萌發(fā),也不知道什么是男女有別的時候,就無意識地了解了男人和女人的身體分別是個什么樣子。等到孩子三歲以后,爸爸媽媽就不必再特別花時間,介紹與之相關的生理知識了。
接下來,家長們通常都會在孩子進入三歲之后,逐漸培養(yǎng)他每天晚上睡覺前清潔自己的小屁屁(專業(yè)一點說,就是清潔生殖器官)的生活自理能力。這個時候,我是建議爸爸媽媽們也要注意,當你們發(fā)現(xiàn)有一天我們的寶貝可以獨立完成這件“人生大事”了,就很是時候來培養(yǎng)他們對自己身體的隱私感,幫助他們逐漸掌握保護自己的小方法。
我們可以在一旁陪伴孩子進行他的清潔工作的同時,溫柔而嚴肅地告訴孩子:“寶寶,這里是我們身體的隱私部分,除了爸爸媽媽,還有醫(yī)生在給我們做身體檢查的時候,其他時間,都不能讓別人來碰它。”這就是我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預防孩子遭受可能的性侵犯,執(zhí)行起來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爸爸媽媽并不需要把那些丑陋的、邪惡的、可怕的事情擺在孩子面前嚇唬他們,而是要利用這樣一些簡單易懂的行為指導,幫助孩子順利理解到 “什么樣的情況我就要大聲喊 ‘媽媽! ”
有關具體的預防兒童性侵犯的話題,下個月我們在這里繼續(x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