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纓芮
趙胤胤,世界殿堂級鋼琴家,“施坦威”(Steinway)全球代言鋼琴家。
4歲起隨母親學習鋼琴并跟隨鋼琴演奏家李淇啟蒙。9歲時以入學考試最高分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隨資深音樂教育家盛建頤、王羽和邵丹等教授習琴。1992年進入悉尼音樂學院,師從Elizabeth Powell和Phillip Shovck。1994年榮獲澳大利亞“ABC青年藝術(shù)家”大獎,引起國際傳媒的注目。同年,他獲得倫敦BBM獎、悉尼市鋼琴獎以及Kawai鋼琴獎。此外,還在悉尼歌劇院音樂廳、澳大利亞總督府、悉尼市政廳舉行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和協(xié)奏曲音樂會。與John Hopkins指揮的悉尼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和錄制了李斯特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1995年,趙胤胤連續(xù)4年獲得獎學金,進入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習,拜美國鋼琴大師和教育家馬丁·肯尼為師。他的演奏才華很快便得到著名鋼琴大師阿拜·西蒙和喬治·桑多以及小提琴教育家多拉斯·迪利的賞識,迅速脫穎而出,成為紐約這個大都市中一顆奪目的鋼琴新星。除此之外,他還獲得了多項金獎和大獎,如茱莉亞國際鋼琴協(xié)奏曲比賽第一名、L&M Bruse大獎、國際藝術(shù)家大獎等,并在紐約林肯中心音樂廳與費城交響樂團指揮合作進行了公演。此后,又與著名指揮家?guī)焯亍ゑR蘇爾及紐約愛樂樂團在林肯中心音樂廳合作演出,好評如潮。1999年,趙胤胤在美國著名的卡內(nèi)基音樂廳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隨后,被“施坦威”授予在鋼琴家霍洛維茨生前專用鋼琴上錄制唱片的特殊榮譽,錄制了貝多芬、李斯特及巴托克的作品。次年,他應邀加入聞名全球的“世界華人精英會”,成為其唯一的鋼琴演奏家。
作為特約鋼琴家,趙胤胤曾連續(xù)在1999和2001年的北京音樂節(jié)中的“慶祝澳門回歸”和“為奧運喝彩”的特別音樂會中與澳門交響樂團、中國愛樂交響樂團合作。另外,他還應邀在美國波頓音樂節(jié)等多個著名國際音樂節(jié)中演奏。
他的演奏受到了很高的評價,被贊譽為澳大利亞最有天賦的鋼琴演奏家之一。紐約權(quán)威樂評雜志《樂壇評論》稱他是“一位非凡卓絕的屬于21世紀的青年鋼琴家”。
“出品”于特殊年代
趙胤胤,1972年,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父母均畢業(yè)于沈陽音樂學院,是上世紀60年代的大學生。在特殊年代,父母雖然學歷很高,但是因為出身問題,本科畢業(yè)后被下放到營口市進行勞動改造。父親本來是學雙簧管的,到了營口后,直接分配到劇院門口檢票;母親學的是鋼琴演奏,是營口市芭蕾舞團唯一的鋼琴伴奏員,主要工作是配合舞蹈演員每天早晨練功。正是母親的工作才讓趙胤胤比其他人更有機會接觸到鋼琴。
趙胤胤說:“芭蕾舞團的鋼琴是當時營口市唯一的一臺琴。演員們每天早晨6點多練早功,我母親5點就起床去劇院。在那個年代,學琴是不容易的,也不允許公開買賣鋼琴。我3歲多,媽媽就讓我學琴。因為她有練功房的鑰匙,我便有琴可彈了。為了趕在練早功的人到來之前練完琴,我們4點鐘起床,媽媽5點鐘就把我抱過去,開始偷偷練琴。那時候沒有印刷的樂譜,都是媽媽手抄的譜子,都是《拜厄》等一些小曲子。記得有一年冬天,雪太大了,媽媽抱著我都走不動了,倆人疲憊不堪地回到家。我以為今天就不練琴了,沒想到媽媽讓爸爸抱我去練琴。其實,他們當年讓我學琴并沒期待我能成為演奏家,他們當年也沒想到中國今后會怎樣,只是認為學鋼琴好歹能給演員彈伴奏,總比看門賣票的強。”
太優(yōu)秀了,“遭遇”白眼
趙胤胤性格直率、坦誠,說話風趣,很“接地氣兒”,絕不是我們普通概念中的那種鋼琴家。特別當他談起小時候?qū)W琴的經(jīng)歷時,也許并沒多愉快,他卻講得率性又不失童真?!拔倚r候琴彈總是獲獎,但是心情并不爽。因為我總是跟別的小朋友不一樣,我沒有時間玩,而且其他小朋友看到我時,總是用‘怨恨的目光看著我。尤其是我媽調(diào)入師范當老師后,因為同事們都住在一個大院里面,學校里的子弟們好多都練琴,這些孩子基本都不如我彈得好。后來我知道,每當那些孩子不好好練琴時,所有的家長都會伸出大巴掌,同時嘴里還念叨著‘你瞧人家趙胤胤!因此,我就特別冤枉地成了所有小朋友‘憎恨的對象。每次他們看到我都用白眼斜我,我心里特別不舒服。其實,他們不知道,我每天練琴也遭受著父母的‘混合雙打,跟他們一樣的慘。我覺得,一般父母大多記不住自己打孩子的事,也有可能是裝著記不住。我姥姥都90多歲了,還特別清楚地記得我媽當年打我的事。因為練琴,媽媽打了我好幾頓,結(jié)果我姥姥看不下去了,差點打了我媽?!闭f完,趙胤胤臉上露出小孩給大人告狀后的快感。
五連冠的“神童”
趙胤胤稱自己很幸運。的確,他很幸運,因為剛好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遇到了發(fā)現(xiàn)他才華的老師們。但他今天的成就,只是因為幸運而已嗎?不,還有一直以來的堅持與刻苦。趙胤胤在啟蒙時,還住在營口市,每天只能偷偷地練琴,條件特別艱苦。小小年紀的他卻有明確的目標,那就是無論什么時候,都必須彈琴。隨著母親被調(diào)入長春,在師范大學藝術(shù)系當老師,從一名鋼琴伴奏員變成了大學老師,從小城市到了大城市,趙胤胤的學琴環(huán)境也有了很大改善,眼界也隨之開闊起來。再后來,母親又被調(diào)到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擔任鋼琴系主任,從此,他的鋼琴學習開始有了一個長足的進展。據(jù)趙胤胤回憶,到星海音樂學院后不久,他就跟剛回國不久的鋼琴演奏家李淇老師學習。李老師的女兒李翠榮,就跟他母親學琴。趙胤胤在廣州呆了5年,那時候全國鋼琴比賽特別少,“珠江”杯鋼琴比賽在廣州相當火爆,那時珠江鋼琴廠也特別火。那時買琴,不像現(xiàn)在去個琴行就直接買了,得等上兩年才能買到。比賽一年兩次,他連續(xù)在“珠江杯”鋼琴比賽獲得了5個第一名,所以在廣州地區(qū)開始小有名氣。
從小留學,成名于美國
趙胤胤15歲便跟隨父親去澳大利亞留學,之后又到美國學習,異國求學的經(jīng)歷為他未來的專業(yè)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他說:“我在澳大利亞沒有花大量的時間補語言,而是利用所有的時間練琴、參賽。出國后,我感覺國外與國內(nèi)的教學不一樣,國內(nèi)是延續(xù)蘇聯(lián)學派,在澳大利亞更推崇音樂的細膩、音色的變換。我在兩年中,一邊擴充音樂上的見地,一邊參加各種比賽,找各種機會鍛煉。兩年內(nèi)我基本把當?shù)氐谋荣惗急韧炅恕:髞?,我通過一個機會得到鋼琴家孔祥東老師的推薦,本想從澳大利亞畢業(yè)后去俄羅斯留學,并選中了俄羅斯一位知名鋼琴家作導師,結(jié)果在我去之前,他意外地去世了,就只能另選出路了。當時我的年齡大了,也過了考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年齡。權(quán)衡了諸多因素后,我最終選擇了前往美國的茱莉亞音樂學院留學。那所學校還有舞蹈、表演、戲劇等專業(yè),我認為在‘茱莉亞學習可能更適合我,主要是奔著鋼琴大師馬丁·肯尼去的?;仡^來看,如何選擇適合的大學和老師,其實是和自己的眼界有關(guān)。在澳大利亞的學習讓我眼界大開,畢竟當時國內(nèi)剛剛改革開放,尤其是鋼琴發(fā)展與國外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技術(shù)像存款
談到去國外學習鋼琴的重要性,趙胤胤感觸很深。他說,很多作品本身就是有文化底蘊的?!叭绻銢]有去過奧地利,怎么才能理解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呢?職業(yè)鋼琴家,最后拼的不是技術(shù)。有一次,我與我的美國的老師馬丁·肯尼一起聽一位80多歲的鋼琴大家演奏。老師問我音樂會如何,我說彈錯很多音。老師當時就指出我的心態(tài)不正確,因為作為演奏者,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年齡段,會給觀眾帶來什么感受,這才是職業(yè)演奏家考慮的,而不是技術(shù)運用得如何。我是職業(yè)的鋼琴家,說實話年齡越大,演奏的技能就越差,這是很多演奏家不愿意承認的事實。其實從20來歲以后,技術(shù)就沒有怎么增長,只不過是技術(shù)運用得嫻熟而已。到40歲以后,技術(shù)肯定是一年不如一年,有點像運動員,這是生理因素決定的。霍洛維茨大師80多歲的時候彈琴,錯音一大把,難道我們就說他不是大師了嗎?”
“技術(shù)就像銀行的存款,永遠存不夠。在國外學習的經(jīng)歷,也是我在藝術(shù)上重新認識的過程。著名鋼琴教育大師奈豪斯說過,人類最大的技術(shù)難題是用很響的聲音彈很久。這說明人不是機器,人類是有極限的,而且練不好就會造成永久的損傷。說實話,我現(xiàn)在是能不練琴就不練琴。我說的練琴跟小孩子練琴的概念不一樣,我們練琴的狀態(tài),一天要在7、8個小時,甚至是十幾個小時里,極其投入地練琴。但其實我們年齡越大,對肌肉的損傷就越大。最近,我在準備新專輯的錄音,差不多每天要練7、 8個小時。小孩子多練沒事,我們不行。我今年已經(jīng)44歲了,老這樣練,容易患腱鞘炎。當職業(yè)音樂家,職業(yè)病是不可避免的,有很多鋼琴職業(yè)演奏家,最終是被職業(yè)傷病所困擾。所以我平時很注重保護、善用我的演奏機能的。”趙胤胤說。
別跟孩子擰著干
中國是世界上琴童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因此,對于中國琴童面臨的困境和家長如何看待學琴等問題上,趙胤胤很真誠地說出了自己看法,并給中國的家長提出了很多獨到的建議:“中國琴童數(shù)量如此之多,其實是國家文明程度的象征,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的表現(xiàn)。例如,一戰(zhàn)后二戰(zhàn)前的美國,那時候沒有鋼琴的家庭都不叫家。但現(xiàn)在這些學琴的孩子,跟我們小時候?qū)W琴的概念完全不一樣。當年,我母親讓我學琴是基于中國當時的現(xiàn)狀,好歹能彈個伴奏。如今,彈鋼琴大多從孩子的素質(zhì)教育出發(fā),既然是素質(zhì)教育就跟專業(yè)教育沒有關(guān)系。家長是子女教育的買單人和負責人,‘買單不僅僅付費,還包括孩子受教育后,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結(jié)果。作為家長,除了給孩子付學費,還應該多跟老師多溝通,達到一個孩子、家長、老師都能滿意的結(jié)果。而實際情況是,鋼琴老師是一個專業(yè)的角色,大部分是從專業(yè)院校畢業(yè)的,基本上是怎么專業(yè)怎么來。但從孩子學習的角度來說,孩子需要體驗,要得到鼓勵和快樂,孩子才能喜歡鋼琴。專業(yè)化的教學,就變成了壓迫,孩子就不喜歡了,所以大多數(shù)孩子都不喜歡彈鋼琴。我經(jīng)常對那些準備讓孩子走專業(yè)的家長說,如果你要讓孩子學專業(yè),至少要用15年時間跟孩子斗智斗勇。所以,鋼琴初級階段的學習還是不要太過專業(yè)化,一定別跟孩子擰著干。”
他還特別強調(diào)家長關(guān)注孩子興趣點的重要性:“如果你的孩子學鋼琴兩、三年了,你還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對音樂有興趣,那么作為家長的你就是失敗的,或者你對他的興趣無視,那更是失敗。中國教育里有一個概念:哪里不好補哪里,這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好不容易我們才發(fā)現(xiàn)孩子對什么音樂有興趣,為什么不配合孩子的興趣呢?巴赫不好,就天天彈巴赫,奏鳴曲不好,就天天彈奏鳴曲,把孩子的興趣都彈沒了。所以,作為家長不要盲從地學習鋼琴,請尊重孩子的興趣點?!?/p>
這個問題還引出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么把考級當成孩子學琴的任務?趙胤胤說:“我母親當年也參與制定了考級制度標準的,錯的不是考級,而是家長對待考級的看法。很少有家長主動站出來說,我的孩子不考級。因為家長們都有從眾心理,就為了別人問一句‘你孩子考幾級了,然后能自豪地說一個9級、10級,就讓孩子一年一年地翻來覆去地練一首曲子。吃飯都知道換著吃,何況練琴呢!”
別逼孩子練琴
趙胤胤不同于一般概念里的那種鋼琴家,他沒有宣揚那些必須讓孩子練琴、孩子練琴有種種好處等方面的言論。相反,他很直接地說:“我的孩子就不喜歡鋼琴,我也不逼著他去練琴。但我和兒子商量好了要把鋼琴學到什么程度,他才可以不學了。我覺得家長沒有必要非逼著孩子練琴,不練鋼琴也能成為人才。馬云不會彈琴,不是照樣成功了嗎?如果家長能把讓孩子練琴轉(zhuǎn)換成讓孩子學會堅持,進行品格方面的培養(yǎng),這種學習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p>
正如趙胤胤對待孩子練琴的態(tài)度一樣,他的生活也很隨性,充滿了很多跟鋼琴無關(guān)的事物。這些看似無關(guān)的事物,卻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很顯然,他懂得享受美好,善于發(fā)現(xiàn)美好的事物。在他的個人微信簽名上寫著:不熱愛鐘表的鋼琴家不是懂紅酒的好廚子。他近年來活躍在各種跟藝術(shù)相關(guān)的圈子,時尚圈、音樂圈、美食圈、鐘表圈、收藏圈等不同領(lǐng)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興趣廣泛,是一位社交能力很強的音樂家。他有一手好廚藝,結(jié)交了不少國際友人,有時甚至讓人忘了他鋼琴家的身份。用趙胤胤自己的話說,不彈鋼琴也一樣會有出息。
鼓勵孩子敢于挑戰(zhàn)
對于孩子學琴,率性的趙胤胤除了對家長有所要求外,也直截了當?shù)貙蠋熖岢隽俗约旱目捶ǎ骸昂⒆佑肋h對自己熟悉的事情最有把握,有樂趣。我兒子4歲能單手彈生日歌,盡管他彈得很一般,但還是勇敢地坐在了鋼琴前演奏。他敢彈,是因為我一直鼓勵他。但現(xiàn)在的很多老師都不太注重鼓勵孩子。有些家長認為,鋼琴課讓老師從頭到尾提毛病,才覺得錢花得值了。我建議,每堂課老師在一首樂曲上指出的問題不要超過3個,問題多了,孩子就懵了。這3個問題改正了,下次再提另外的3個問題,這樣,孩子會很有成就感,就會進步。此外,要給孩子營造各種表演的機會,表演是隨時隨地的。錯了就錯了,錯了有什么關(guān)系?很多孩子彈琴,不敢彈,就是怕錯,畢竟孩子只想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我是鼓勵我兒子永遠挑戰(zhàn)自己,該錯的都錯了,就剩下對的了。”
趙胤胤,一個沒有架子的鋼琴演奏家,說話很直白,但有著自己獨到的角度。我們相信,他的見解一定會給琴童,特別是琴童家長們帶來很多的幫助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