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曾經去過的,唐朝
低眉
①在每一個夏天,都生出一層回到唐朝的渴望。這渴望,薄薄涼涼的,像抹在蛋糕上的蜜。在唐朝,他們隱居山林,屋子四周遍植芳竹。一推門就可以看見西嶺含著千秋雪。在月光燦爛的夜晚聽得見蟲鳴。豆花嫵媚的香味固執(zhí)地侵入到人們的夢境。溪水,潺潺流淌,就在離家不遠的山坡上。
②我沒有辦法回到唐朝,也沒有住在山林的福報,就只好在唐詩里避暑,把一本唐朝詩集置放在我那明式的案頭,手撫案幾上樹木的花紋,耳朵里一條洞簫的河流淌過。唐詩,這是古時候的爺爺給我們講述的童話呀。我在爺爺給我講的童話里臆想隱居山林的清氣,看見空山明月苔花如米,竹林喧嘩浣女歸來。蓮花弄影。草木幽香。人與天合一。有誰能夠回到古時候?我不能。我們住在鋼筋水泥的屋里,密不透風,結實,而沉悶。聽不見風聲,也聽不見雨。老了以后我是一定要隱居山林的。在一個舉頭可以望見青山隱隱的地方,筑一間矮舍。四周遍植竹林。屋檐下就長點青苔吧,它總是在幽暗的地方開一米白花,不會嚇到你。月亮大了的時候我就啜一口小露水,喝一口清風明月。你要相信,有些人是需要喝露水的。月亮很小的時候,我可以在地面上等待,和遙望。而云朵這樣東西,我是不會捉它的。它是天上的蓮花呀。輪廓天真,無邪。來自古時候。就讓它一直在天空中開放吧。
③除了在唐詩里避暑,也常常在聲音里避暑。每天枕著一種禪意的聲音入睡,人清如竹。簫。巴烏。笛子橫吹。古箏淙淙。這些,就是竹子們的古時候,我們的童年。竹子們身體里的禪意通過聲音慢慢地滲入體內,在內心滴翠。呀,我們每天都像疾嘯的箭,射入那遙遠的荒漠。清秀的聲音讓我們淬火,慢下來,停留。種點竹子吧,就在心田。不僅心有古意,而且心有翡翠。
④夏天的午后醒來,會聽見空調嗡嗡的聲響。唉,可憐的人類??偸窃谕钢覀兊奈磥恚揽课镔|而生活。在古時候,如果你唾醒,聽得見雨聲淅瀝,敲在屋頂,就像春天在呼喚種子。古時候,人們做出來的夢,像一支印度檀香伸出來的懶腰。裊裊娜娜,向上,到達那住著仙女的天際。
⑤還沒老去的時候,讓聲音在我的體內隱居吧。我也可以在我的新居窗前,種一叢竹子,風吹來,會沙沙響。晴好的天氣,把蔭涼投在我的床上。有月亮的晚上,把影子映在我的窗上。我可以在月亮很大和很小的時候,走在通往竹林的路上。躺在一片湖水的邊上,仰望星空,聽微風響。
⑥這日時我就能聽到那些久遠的呼喚。這呼喚,來自我曾去過的唐朝。(選自《揚子晚報》)
1為什么作者“在每一個夏天,都生出一層回到唐朝的渴望”?(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這篇文章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色?請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說“我沒有辦法回到唐朝”,又說“這呼喚,來自我曾去過的唐朝”。這是否矛盾?請簡述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結合文章內容,探究作品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在唐詩里避暑,可以享受一份清涼;②在禪意的聲音中入睡,可以享受一份古意。2.①形象生動。如“這渴望,薄薄涼涼的,像抹在蛋糕上的蜜”,運用比喻修辭,把“渴望”描寫得具體可感。②簡潔明快。如“簫。巴烏。笛子橫吹。古箏淙淙”,運用短句,簡潔凝練,節(jié)奏明快。③含蓄蘊藉。如“竹子們身體里的禪意通過聲音慢慢地滲入體內,在內心滴翠”,語句含意豐富,具有多重思想感情。④化用唐詩。如“看見空山明月苔花如米,竹林喧嘩浣女歸來。蓮花弄影。草木幽香”,連續(xù)化用唐人詩句,使文章內涵豐富,充滿詩情畫意。(選答三點即可。)3不矛盾。作者本人無法回到唐朝,但可以從唐詩中,從唐人的詩意生活中感受到唐朝的魅力。4.要點示例:對唐人詩意生活的渴望與向往;對喧囂、浮躁的物質文明的排斥與反感;對無法改變現(xiàn)實生活的無奈與感傷。(需結合原文略作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