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秀美
時光快得來不及停留。當(dāng)春的裙裾拖曳著謝了的花花草草漸行漸遠,天氣更暖,綠意更深,夏季自此開始。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
立夏大都在每年公歷的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45°,交立夏節(jié)氣。又時值農(nóng)歷四月,所以又稱為巳月、初夏、槐夏、孟夏。
這一時節(jié),萬物任性生長,率意而為,油菜花開始結(jié)子,大豆、高粱、棉花生長旺盛,冬小麥揚花灌漿,田間雜草生長迅速,此時田間農(nóng)活最為繁忙,第一要抓緊時間鋤地,農(nóng)諺說:“立夏三朝遍地鋤”“一天不鋤地,三天鋤不了?!绷⑾霓r(nóng)事有中耕、除草、栽稻、防災(zāi),被稱為三夏(孟夏、仲夏、季夏)大忙季節(jié)。
田間地頭有忙碌的身影,那水邊岸上,大自然也沒閑著,一陣風(fēng)一陣雨一陣陽光,描出一塊塊初夏新樣,色彩鮮明的小景,長的扁的圓的方的,明朗,清和,鮮翠欲滴,實是養(yǎng)眼。就仿佛楊萬里眼中的《小池》模樣: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動靜相宜,美極。
節(jié)氣的細微變化,動物植物們永遠是第一感知者。
立夏初候:螻蟈鳴。螻蟈也叫蛤蟆。立夏時節(jié)蛙鳴分外響亮,特別是夜里,蛙聲不斷。
立夏二候:蚯蚓出。立夏,氣溫升高,水分增加,土壤潮濕松動,宜于蚯蚓柔軟的身體在土壤中活動。它們一般從土壤里鉆出的時節(jié)就是立夏。
立夏三候,王瓜生。王瓜就是土瓜。清乾隆《新鄭縣志》載,四月王瓜初生摘售,以相送謂之進鮮。王瓜在立夏后幾天,開始成熟,因此被當(dāng)作七十二候應(yīng)的時間標(biāo)志。
宜調(diào)怠凈心,常如冰雪在心
立夏日,好些地方有立夏這天要稱體重的習(xí)俗,稱之為“稱人”。人們在村口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上懸只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重。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稱老人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背庸媚镎f:“一百零五斤,員上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背有『r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贝虺踊ㄒ灿兄v究,只能往外打(從小數(shù)打到大數(shù)),不能從外往里打。
《月令粹編》上說,婦女在立夏這天,把李子榨汁混入酒中喝下,認(rèn)為能青春永駐,稱為“駐色酒”。諺語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之語。
“立夏吃個蛋,力氣大一萬。”立夏的傳統(tǒng)食俗最經(jīng)典的該是“立夏蛋”,家家戶戶煮雞蛋,挑出煮熟未破者,用彩線織成蛋套,掛在孩子頸上。于是孩子們?nèi)宄扇?,進行斗蛋游戲,叫做“拄立夏蛋”(就是碰蛋),蛋兩端尖的為頭,圓的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破殼者為輸,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者叫二王。
還有“立夏吃了蛋,夏天不疰夏”之說。立夏起天氣炎熱,人們尤其是孩子會四肢無力,倦怠無食欲,稱之為“疰夏”。孩子們胸前掛上煮熟的雞蛋或者鴨蛋,可避免“疰夏”。人們又認(rèn)為雞蛋是圓的,寓示生活的圓滿祥和,立夏日吃蛋也是祈求夏日平安的意思。
立夏之際,天干物燥,風(fēng)多雨少,天氣無常,此時易上火,心躁?!秲?nèi)經(jīng)》說,“更宜調(diào)怠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敝嗅t(yī)認(rèn)為,“暑易傷氣”,需養(yǎng)好心態(tài),做到心靜,以免傷身傷神。
水精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初夏,槐樹葉漸密,岸柳灑濃蔭,春已離去,百花不復(fù)相見。崔道融有《春墅》詩:
蛙聲近過社,農(nóng)事忽已忙。
鄰婦餉田歸,不見百花芳。
惜春之情溢于紙上。
宋代趙友直的《立夏》亦是移情入景: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fēng)帶暑來。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閑看槐蔭滿亭臺。
迎夏之時,方倍覺春日珍貴。萬物皆向前生長,自然規(guī)律不可違背,但那小鳥兒的鳴叫一聲一聲,蝴蝶在落花前徘徊不去,又何嘗不是在惋惜著春的離去,此種惋惜憂傷情緒,在詩人筆下,又增一層。
不管怎樣,夏日已至,欣然接受才好。唐詩人高駢的《山亭夏日》色彩清新“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庇邢阌猩跸牡膱D景如在眼前。
立夏十五日,日日景不同,接下來,該是那充滿希望與憧憬的小滿了。
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也
小滿,夏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八個節(jié)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也?!币馑际钦f自然界的植物至此時已很豐滿茂盛,“滿”是指麥子等農(nóng)作物子粒飽滿,但其實此時小麥類還未真正成熟、未達到最飽滿的時候,所以稱小滿。
小滿時,植物們有苦有甜,有盛有枯,皆全是順應(yīng)氣候,自然規(guī)律便是如此。
小滿之日,苦菜秀。秀是指開花??嗖耸且环N野菜,小滿時,各個品種的苦菜都開花了,有的單枝單朵,有的三五連枝。有一種幾乎貼著地皮的苦菜,小小的黃色花朵,一開一片,花期長,分外漂亮。可以食用。
小滿時節(jié)吃苦菜,可清除體內(nèi)油膩。清炒、涼拌、做湯、做餡都可,有童謠唱道:甜苦菜,麻苦菜,孫子鏟來爺爺賣,賣給城里的老奶奶,老奶奶笑呆呆,說它好吃是好菜。
小滿后五日,靡草死。靡草是一種枝條細軟的草類,喜陰,初生時生長很快,三月開小黃花,四月結(jié)子,因為是陰氣所生,到入夏時因陽光太強烈,在小滿二候時開始干枯而死。
再五日,麥秋至。小滿時節(jié)又叫麥秋月。古人把糧食作物生長的時節(jié)叫春,成熟的時節(jié)叫秋?!对铝钫戮洹分杏涊d:百谷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小滿第三候正是小滿節(jié)十天之后的候應(yīng)。從小滿第一天開始,小麥過了十幾天的灌漿,已基本成熟,由綠轉(zhuǎn)黃了。
小滿時節(jié)的諺語,很多是說麥子的。如:
小滿小滿,麥粒漸滿。
麥到小滿日夜黃。
小滿三日望麥黃。
小滿十日滿地黃。
小滿十八天,青麥也成面。
……
還有“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這里的“滿”,是指雨水的盈缺,如此時田里缺水,田地干裂,即便到了芒種季節(jié)也無法栽種水稻??梢娺@時節(jié)雨水對于農(nóng)作物的重要性。民間很多地方在小滿期無雨時都會舉行各種儀式的求雨活動,以求得雨水降臨。
小滿節(jié)氣正值初夏,此時蠶繭結(jié)成,待采摘繅絲。《物類相感志》上說:“蠶過小滿則無絲?!鞭r(nóng)家在小滿這天,要把老蠶已結(jié)好的繭丟進鍋去煮,抽絲紡紗。
江南一帶,有“小滿動三車”的諺語。三車指:絲車,油車,水車。小滿這天起,蠶婦煮蠶繭開動繅絲車繅絲;油菜花結(jié)籽,人們打油菜籽到油車坊榨菜籽油;此時如遇天氣干旱則用水車戽水入田。
描寫清朝蘇州風(fēng)俗民情的《清嘉錄》一書中有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插秧之人,又各帶土分科,設(shè)遇梅雨泛濫,則集桔槔以救之,旱則用連車遞引溪河之水,傳戽入田,謂之‘踏水車?!纪獠嘶?,至是(小滿)亦皆結(jié)實,取其子,至車坊磨油,以俟估客販賣?!?/p>
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繅絲行》極為真實地反映了這一勞動圖景——
小麥青青大麥黃,原頭日出天色涼。
姑嫂相呼有忙事,舍后煮繭門前香。
繅車嘈嘈如風(fēng)雨,繭厚絲長無斷縷。
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
農(nóng)家婦人夏日繅絲的一幕幕忙碌而有序,煮繭時散發(fā)出的香氣,繅車在抽絲時的聲音,厚厚的繭抽出的絲多且絲質(zhì)綿長,發(fā)出柔和潔凈的光澤,這么好的絲,明天定能賣個好價錢吧?字里行間,仿佛看到忙碌中農(nóng)婦臉上的笑意,和她們心中明亮的希望。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繭香,麥香,槐花香,夏日長,夏云靜,夏木陰。綠漲池塘,魚翻荷葉,中庭梔子清香遠,窗下芭蕉可題詩。季節(jié)握著“小滿”這支筆,輕輕的,一筆一筆,抒寫著初夏心情。
在翁卷的《鄉(xiāng)村四月》里:“綠遍山川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彼脑陆?,煙里人家,綠與白,近與遠,動與靜,布谷鳥在細雨中聲聲啼叫,農(nóng)家人正在忙碌采桑養(yǎng)蠶插秧。
立夏迎夏,萬物長大;小滿不滿,小得盈滿。忍不住要贊美土地之厚德,歌頌時節(jié)之偉大,在這個節(jié)氣里,萬物的生長速度快得令人驚嘆,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爭先恐后中,又體現(xiàn)一種有條不紊的謙和禮讓,為我們開啟了一條芳香盈路、綠意蔥蘢的夏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