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毓民
有些寶寶睡眠不好,翻來覆去睡不踏實,甚至每個晚上總會醒來幾次,這可苦了媽媽。眾所周知睡眠在人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小寶寶來說,睡眠直接影響身體健康和生長發(fā)育,這是因為寶寶在睡眠中,體內(nèi)會分泌出一定的生長激素,促進長高。睡眠不好的寶寶,生長激素分泌就會減少,所以媽媽們一定要關(guān)注寶寶的睡眠,找出原因,糾正不正確的睡眠方法。
寶寶睡眠不安的7個原因
1.三個月內(nèi)的寶寶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還很不完善,晝醒夜眠的條件反射還未建立,對外界的各種聲音和光照容易泛化,引起突然哭鬧。有的寶寶白天睡得過多,到了夜間自然不易入睡而哭吵。當寶寶饑餓、過冷、過熱、口渴、尿布過濕、便后不適、過飽等都會引起睡眠不安。
2.許多寶寶很少吃富有纖維素的食品,加之喝水少,容易便秘。干結(jié)的糞便停滯在腸中,毒素易吸收,腸蠕動增加,引起腹痛,是寶寶睡眠不安的原因之一。
3.寶寶上呼吸道感染時,胃腸消化功能減低,消化道癥狀表現(xiàn)較突出,常在臍周疼痛,輕的僅有短暫的腹痛,重的有睡眠不安、面色蒼白,在夜深人靜時尤為明顯。另外,寶寶因感冒引起鼻塞時也會導致睡眠不安。
4.患有佝僂病的寶寶在出生后3個月開始發(fā)病,早期煩躁不安、多汗、夜間驚哭、睡時搖頭擦枕,使枕部脫發(fā)。佝僂病在我國北方發(fā)病率較高,是寶寶睡眠不安的常見原因。
5.寶寶缺鐵性貧血在我國發(fā)病率較高,除了面色蒼白、神萎、煩躁不安外,常有屏氣發(fā)作和睡眠不安的癥狀。
6.患蟯蟲病的寶寶,入睡不久后小小的蟯蟲就會爬到肛門皺褶處或女嬰外陰皺褶處排卵,由于小蟲的刺激,使寶寶感到奇癢不適,引起睡眠不安。
7.不良睡眠習慣會導致寶寶頻繁夜醒。例如頻繁奶睡,寶寶一哭就給奶吃;有的寶寶有含奶嘴入睡的習慣,一旦睡眠時奶嘴掉下來,寶寶就會驚醒,睡不安穩(wěn)。
讓寶寶安穩(wěn)睡眠的5個對策
1.對生理性睡眠不安責任在父母。對那些晝醒夜眠條件反射尚未建立的寶寶,父母在晚上要讓寶寶吃飽,夜間盡量減少喂奶次數(shù)。寶寶添加輔食后,在睡前可給予奶糊狀的食品,以減少夜間喂養(yǎng)次數(shù)。父母要仔細查找寶寶睡眠不安的原因,如渴、冷、熱、餓、飽等,及時給予解決。年輕的父母不要不問青紅皂白,寶寶一鬧就哄,一哭就喂奶,對那些嬌慣所致的睡眠不安,采取不予理睬的辦法,寶寶再哭就沒趣了,過幾個夜晚就能安穩(wěn)入睡了。
2.由于消化不良所致的睡眠不安,可采取的對策有晚餐不要讓寶寶吃得過飽,不要吃煎、炸、烤的肉食品及黏性食品。對蟯蟲病、佝僂病、缺鐵性貧血、便秘所致的夜啼應及時治療。
3.食療:取鮮百合30克、紅棗5個,加水煮爛,喝湯,有寧心安神作用,適合于非疾病睡眠不安;取蟬衣5克、山楂10克、麥芽10克、冰糖12克,將蟬衣加水煮15分鐘,去楂留汁,將山楂、麥芽加入汁中煮20分鐘,再加冰糖后飲用,有消食安神作用,適合于消化不良引起的睡眠不安。
4.敷臍法:取五倍子50克,捻細為末,加醋和勻,制成餅狀,貼于寶寶臍部,用紗布固定,每天換1次,連敷5天。
5.按摩法:用輕手法按摩寶寶足底部,每次5~10分鐘,每日1~2次。
糾正家長的4種錯誤做法
搖睡
當寶寶哭鬧不愿入睡時,性急的媽媽往往會將寶寶抱起來搖一搖,晃一晃,或者把他放在搖籃里搖晃。但是用這種方法入睡有一種潛在的危險。由于小寶寶大腦尚未發(fā)育完全,搖晃會使寶寶的大腦在顱骨內(nèi)不斷晃動,造成腦部小血管破裂、顱內(nèi)出血,輕者智力減低,嚴重者肢體癱瘓,甚至死亡。如果未發(fā)生以上情況,也會養(yǎng)成不搖晃就不能入睡的壞習慣。
摟睡
有些媽媽出于母愛,習慣摟著寶寶睡覺。被摟的寶寶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吸入了媽媽呼出的廢氣,對寶寶身體健康很不利。此外,摟著寶寶睡還會限制他的自由活動,以致難以伸展四肢,這樣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和生長發(fā)育。
亮燈睡
有的家長習慣晚睡,和寶寶同室,燈開得很亮,對小寶寶很不利。嬰幼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很差,如果臥室夜間燈火通明,寶寶睡眠時間就會縮短,睡眠不安穩(wěn),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使生長發(fā)育受到抑制。
睡電熱毯
到了冬季,有的媽媽怕寶寶冷,便讓他們睡在電熱毯上。電熱毯加熱的速度很快,溫度過高會使寶寶體內(nèi)水分喪失,發(fā)生脫水,引起寶寶睡眠不安,哭鬧不停,健康受到損害,甚至會有觸電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