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明弘治年間,翰林學(xué)士董玘小時候聰穎靈慧,又很愛讀書,小小年紀(jì)就能詩善對,在鄉(xiāng)里小有名氣。會稽縣令聽說有這樣的小才子,決定親自前往試才。
一天,縣令特地乘船到董玘家,提出要與他試對。董玘欣然答應(yīng)。于是,縣令指著河上一條載著石頭的木船,說出了上聯(lián):“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倍^環(huán)視四周,冷靜思索,忽見一個農(nóng)夫正拿著木杖在丈量土地,靈機一動,馬上對出了下聯(lián):“杖量地面,地長杖短短量長?!贝寺?lián)對得很貼切,描述的事物也很精巧,還包含著一層深刻的涵義??h令也忍不住贊嘆說:“這個小董玘真是名不虛傳呀!”
明末小品文作家祁彪佳從小聰明伶俐,思路敏捷,很得父母和親友的喜歡。據(jù)傳,他七歲那年,一位親友有意要跟他開個玩笑,考考他的才能,于是把他抱起來放到了一枝樹丫上,然后要他對對才放他下來。為了難倒祁彪佳,這位親友思索了好長時間,出上聯(lián)曰:“猢猻上樹?!北爰岩烩?,此語似有戲謔自己的意思,我偏要對個大長自己志氣的下聯(lián),于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脫口而出:“飛虎在天?!边@妙對一出口,在旁看熱鬧的人個個稱奇,彪佳七歲應(yīng)奇對的故事馬上傳遍了四方。
明末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張岱從小好學(xué)善思,又出身書香門第。幼年時即應(yīng)對驚人,他六歲那年,舅舅陶虎溪想給這個聰明乖巧的外甥出個難題,指著壁上的畫說:“畫里鮮桃摘不下。”張岱隨即應(yīng)對說:“筆中花朵夢將來?!本司朔浅8吲d,稱贊他是“江淹再世”。
又有一次,小張岱在親戚家做客,有一位客人想試試他的才華,見缸中荷葉長得很大,便出對說:“荷葉如盤難貯水?!睆堘妨ⅠR對出:“榴花似火不生煙。”在座的人無不驚嘆。
張岱七歲那年,大胡子廷尉季祖想試試他的奇才,要他以自己的張飛胡作對,張岱馬上順口對了上來:“美目深藏,核桃縫中尋芥子;勁髭直出,羊肚石上種菖蒲?!奔咀娲笮?,說他奇才不假,又出上聯(lián):“天啟七年,七月七日天氣?!睆堘飞约诱遄?,又對了上來:“大明一統(tǒng),一府一縣大名?!?/p>
張岱八歲那年,祖父帶他到西湖游玩,路遇祖父的好友眉公先生正跨一角鹿而來。眉公對他祖父說:“聽說你的孫子善于屬對,今天我要當(dāng)面考考他?!苯又?,隨手指著紙屏上的《太白騎鯨圖》說:“太白騎鯨,采石江邊撈夜月?!睆堘芳磻?yīng)道:“眉公跨鹿,錢塘縣里打秋風(fēng)?!泵脊犃耍潎@不絕,高興地摸著張岱的頭說:“怎么這樣靈敏呀,是我的小字號朋友了!”
(劉名遠(yuǎn)摘自《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