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離開家鄉(xiāng)來到沈陽,考進沈陽重型機械廠上班,那年我16歲。1959年從沈陽重型機械廠調到二二一廠,被分到二分廠總裝車間,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的總裝、第一顆導彈的飛行試驗。從此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到了一起。
剛開始,我們被派到沈陽飛機廠(112)實習,為期一年。那時,我和愛人在一個車間工作,1960年,中國核工業(yè)部正式把我們調往北京。我們的任務是為研制第一顆原子彈做試驗準備工作,加工試驗需要的部分工具,主要為滿足十七號工地打小炮使用。我們中的另一部分人直接到青海參加基地建設。在1962年至1963年間我和另外一位老師傅被抽調到某倉庫去工作,這里是研究空投彈體飛行試驗場所,主要做航道等試驗。在這里我真正接觸到了產品(原子彈)。為了嚴格保密,連愛人都不能打聽我正在做什么事情。1964年春,大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奔赴大草原,我被分到二二一廠二分廠207工號,即總裝車間。開始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總裝做準備工作,每天嚴格地模擬練兵、看圖紙、熟悉工藝,用假彈反復地拆裝、練兵。站在總裝車間里,我常暗暗發(fā)誓:堅決完成黨交給我們的任務!一定要聽黨的話,要為黨、為國家爭這口氣,把工作做到最好,做到萬無一失。所以,每個人都盡職盡責地把自己負責的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做到最好,做到不出任何差錯!在工作上,二二一廠這支隊伍真正做到了堅決聽黨的話,一切聽黨的指揮??粗谝活w“爭氣彈”在我們的手里被總裝出來,那份驕傲與自豪感無法用語言表達。我們從事的這項事業(yè)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這是國家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不再受那些霸權的核威脅與核訛詐而鑄就的強有力的核盾牌。所以,當我們看到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蘑菇云冉冉升起時,心情非常激動,人人都含著熱淚,在那里跳躍著、忘情地歡呼著!何其幸運,我不僅參與了這項工作,而且用自己的雙手親自總裝了這第一顆原子彈。每想到此,心里總是情不自禁地涌起了一份自豪感。那一時刻,我由衷地感覺到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了一個高度。
總裝車間人數不多,為了把第一顆爭氣彈早日裝出來,我們這個集體非常協調,緊密配合!1964年7月,產品的相關零部件都陸續(xù)進入總裝車間,開始正式進行產品總裝,我們日夜不停地進行總裝練兵,工作進入緊張倒計時狀態(tài),此時,我們深深感覺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必須扛得起自己肩上的責任,決不辜負黨對我們的信任,這就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在總裝產品的那一段時間里,王淦昌、朱光亞、李覺、張愛萍等領導經常到車間檢查工作進展情況,鼓勵我們,送來親切的問候,極大地鼓舞了我們的士氣。此時此刻,我感覺到自己的思想覺悟再次得以升華。
1964年7月二二一廠成立第九作業(yè)隊,由技術過硬的工作人員組成,我是其中的一員。8月份,第九作業(yè)隊全體參試人員登上專列,向新疆國家試驗基地駛去。
金秋十月,沉寂的戈壁,頓時熱鬧非凡,每當朝陽升起的時候,只見連綿的沙丘起伏,金光燦燦,景色怡人。遠處的送水車在沙丘里時隱時現,給人以踏實的感覺。那高高的鐵塔好似神筆勾勒出的一幅韻致清晰的戈壁水墨畫。
張愛萍將軍肩挎水壺從帳篷里出來,一會兒走到一臺測試設施前,詢問工人師傅設施是否正常,一會兒又走到百米高的鐵塔下,問候駐守的解放軍戰(zhàn)士。有時也站在鐵塔下與科學家們風趣地談笑,話語是那樣的輕松幽默。當張愛萍將軍走進距鐵塔幾百米遠的地下工房時,我們正在穩(wěn)健地操作練兵。將軍健步走上前來與我們每個人握手致意,問寒問暖。他親切地拍著曹慶祥老師傅的肩膀,一再叮囑:“你們在工作中一定要牢記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wěn)妥可靠,萬無一失?!?/p>
10月15日的早晨,基地指揮司令部下達總裝“原子彈”準備塔爆試驗的命令。全體參試人員興奮地互相摟抱在一起,高聲喊道:“可盼來這一天了!”
在組長蔡抱真工程師、副組長吳文明工程師的帶領下,我們裝配組的全體工作人員激動而又有些緊張地走進地下工房。因為是臨時工房,所以地方不夠寬大敞亮,稍不注意就會被地面上擺放的零部件絆倒。但崗位分工明確,我們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安靜有序,忙而不亂地進行操作。沒有一個閑雜人員,整個車間內鴉雀無聲,靜得仿佛掉一根針都能夠聽到響聲。我們在全神貫注地總裝著每一個部件。平時練兵總裝的時候,從上級領導到科學家,經常到車間里來看我們,鼓勵我們,休息的時候,這些科學家和領導們還與我們開玩笑、聊一些工作以外的輕松話題。今天是正式總裝,卻一位領導和科學家都沒有來,我感到很奇怪。心想:“今天是正式總裝我國的首顆原子彈,張愛萍將軍、基地首長、科學家們怎么誰都沒有來地下工房呢?”
吃午飯的時候,我們脫去工作服走出地下工房,突然,一下子被站在地下工房出口處那么多位穿將軍服、中山裝的人驚住了。一位廠領導對我們說:“張愛萍將軍怕打擾你們的操作,在這里站半天了?!苯又鸵姀垚燮紝④娮呱锨皝恚罩覀兠總€人的手說:“辛苦了,辛苦了……”
那一刻,我的眼睛里涌出一股熱淚,此情此景令我們感動,且終生難忘。就在這時,剛才那位廠領導又走上前來,心情激動地說:“張愛萍將軍特派直升機從烏魯木齊運來了冰棍慰問大家!”聽到這個消息,我們一陣歡呼!在揮汗如雨的時刻,能吃到一根冰棍,也是件幸福的事,由衷地感覺到從黨中央到二二一廠每一層領導對我們工人的這份關懷與器重!
傍晚時分,我國首顆原子彈總裝工作終于完成。大家如釋重負地喘了口氣,感到渾身一陣輕松。我們走出地下工房時,看見鐵軌上有一輛平板車載著一個大鐵罐停放在那里,還有一輛大吊車停在一旁。一切就緒,就等著我們總裝出來的“原子彈”了。只聽見一聲“起吊”命令后,朱振奎師傅聚精會神地坐在吊車駕駛室里,在曹慶祥老師傅“擺旗和哨聲”的指揮下,慢慢地將原子彈從地下工房的天窗里吊了出來,安穩(wěn)地放進平板車上那個大鐵罐子里。我和朱深林、陸振聲、關景元同志也在平板車旁就位,一聲“出發(fā)”口令后,我們4人便平穩(wěn)地推著平板車上的原子彈沿著鐵軌一直推到那高高的鐵塔下面,交給負責將原子彈運送到鐵塔上的工作人員后,才長長舒了一口氣,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今天總算是圓滿完成了這項任務。
緊接著,我們隨著大家一起登上大轎車離開這片戈壁大漠,在茫茫的夜色里向參觀站方向駛去,等待明天那振奮人心時刻的到來。
16日下午零時(即15時)終于到來,當看到由我們親手總裝的產品一聲巨響過后,翻滾著升騰起的蘑菇云時,我們開始忘情地歡呼,忘情地跳躍,甚至喜極而泣,那種激動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在那振奮人心的時刻,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在心底里寫下了一首紀實小詩:百米鐵塔入云天,手推核彈到塔前。滿懷豪情舒口氣,專心只等神火燃。春雷一聲震寰宇,戈壁升起蘑菇團。歡呼跳躍流喜淚,成功載入青史篇。但這是一首不能讓任何人看見的詩,被我珍藏在心底里三十年之后才見得日月。
李覺將軍的陪伴
事隔兩年之后,1966年9月,我們第九作業(yè)隊的全體工作人員再次乘上專列,帶著金銀灘的花香駛入茫茫戈壁,參加我國第一顆導彈飛行試驗。
我們核彈裝配組和設計部總裝車間裝配組的人員同宿在基地六號工作區(qū)的車間辦公室。二機部副部長、九局領導李覺將軍和隊領導、系統組的技術人員住在距離車間百米遠的解放軍營房。李覺將軍與我們同吃同住,這對我們大家的工作是極大的關懷和鼓舞。在基地指揮部的工作安排下,全隊人員到達后來不及休息就投入了工作。我們總裝組在隊領導成員陳家圣工程師、李必英工程師和車間主任的帶領下,開始了操作練兵,總裝一發(fā)試飛航彈產品,準備基地全體預演。雖然一連幾天都在緊張工作,大家都毫無怨言。但當夜里躺在被窩里的時候,就有些睡不踏實了。這次試驗,我們要與核彈睡在一起,因為我是裝配鉗工,對炸藥、核材料,特別是對靈敏度很高的雷管的性能和安全知識,我們這些搞機械的技術人員知道的很少,真要與核彈睡在一個車間里,還要在車間里進行試插雷管工作,心里總是不踏實,萬一不小心碰響了引起爆炸……
我躺在被窩里腦海里想著的全是這些念頭。這是危險性很高的操作,不能有一點馬虎。李覺將軍非常了解我們這些工人的心理。他不僅親臨現場陪伴,還指派負責技術安全的同志給我們上課,講解雷管的知識、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項等。負責插雷管的師傅還給我們做了安全試驗,平復了大家害怕的心理。有了李覺將軍的陪伴、關懷和鼓勵,我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李覺將軍送的酒
中秋節(jié)那天,我們執(zhí)行總裝一發(fā)合練預演的產品。吃晚飯的時候,我們走進營房食堂,剛坐下來,李覺將軍走過來,沖我說:“大黃,今天是中秋節(jié),晚上你們又要加班,可不能喝酒啊?!蔽艺酒鹕碚f:“李部長放心,就是桌上擺著酒,我也不會喝的?!崩钣X將軍高興地說:“好,完成任務,我給你們酒喝?!?/p>
晚上,我們順利地完成總裝工作的時候,只見圓圓的月亮早已升上了天空,月光下的戈壁景色迷人。工作隊領導在營房里開會,研究下一步工作。我們則乘此難得的閑暇,歡快地在辦公室里談笑著,有的打撲克,有的下棋……誰也沒有想到,這么晚了,李覺將軍還來看望大家。見到將軍進來,大家立刻驚喜地站起來。將軍笑著說:“坐下,坐下,完成任務了,玩吧。可要注意休息喲。”
我剛放好被子,想躺下休息,李覺將軍走到我的床前說:“大黃,今天過中秋節(jié),沒有喝著酒,不高興了吧?”我趕忙笑著說:“沒有,沒有。”只見李覺將軍把手里拿著的一瓶葡萄酒放在我床上說:“你和大家每人喝一口,睡覺香著呢?!贝蠹腋袆拥囊粫r不知道說啥好,但大家的心里知道,這是將軍送給我們的一瓶充滿愛、充滿情、充滿溫暖、充滿寄托的酒呀!
冒著危險拔雷管
1966年10月24日,基地指揮部下達正式總裝我國首顆核武器命令。多少天來的學習、練兵、參加合練預演,都是為了這一天。下午,在試插雷管的時候,我們退到操作線外觀看,等待繼續(xù)總裝工作。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一位工人師傅小心謹慎地將雷管試插進去后,有一個雷管怎么也拔不出來了,本來就是冒著危險在操作,萬一碰響雷管,后果不堪設想。站在操作線外的人們,急得頭上都冒出了冷汗。車間里靜得仿佛掉在地上一根針都能聽到響聲。此刻,大家都沒有注意到李覺將軍走進了車間。就坐在我們身后幾米遠的地方,注視著大家,一聲不響。有人擔心地小聲說:“快讓李覺將軍離開車間吧?!?/p>
這時,陳家圣工程師走出操作線,跟李必英工程師說了兩句,然后走到我跟前說:“大黃,你是鉗工,去試一試,給拔出來!”我一下子傻了,趕忙推脫說:“我從來沒干過那工作,不行,不行?!?/p>
陳家圣工程師了解我的心理,鼓勵道:“不要怕,只要膽大心細,別緊張,不會出問題的。相信你會有辦法的,去試一試?!?/p>
我望了一眼坐在身后的李覺將軍,李覺將軍也在望著我,在鼓勵我,希望我能夠完成這項工作。這時,大家的目光都盯著我。為了爭取時間,繼續(xù)完成總裝工作,我沒有再說什么,走到操作臺前,穩(wěn)一穩(wěn)神,伸出手輕輕地左擰一下,右擰一下,但雷管仍舊一絲不動。我一邊拔一邊在琢磨,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吧,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干的,突然,輕輕一下子就把雷管拔出來了。我舒了一口氣,這時才發(fā)現我已經滿頭大汗,連內衣都濕了??吹轿业睦仟N相,場上的氣氛才一下子活躍起來。
1966年10月27日,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朝霞滿天。我們陸陸續(xù)續(xù)登上一座小山坡,望著那雄偉壯觀的發(fā)射塔,等待著那振奮人心的時刻,不一會兒,大喇叭里傳來倒計時的報讀聲,驀然就見發(fā)射塔下燃起翻滾的火焰,神箭噴火升騰,轉彎進入航道向爆炸目標飛去,第一顆導彈飛行試驗成功了!歡呼的人們互相擁抱、互相伸出大拇指說道:“中國人有實力生產核武器了!”面對這振奮人心的時刻,我再次在心里驕傲地寫下一首紀實小詩:“藍天飄云坐山坡,眼望紅日正噴薄;發(fā)射塔下噴火海,身兼騰起上云阿;汗水澆出科研果,創(chuàng)業(yè)路上勇拼搏;滿含熱淚高聲喊,目標準確壯山河?!?/p>
在二二一廠工作的三十多年里,我曾多次參與核彈總裝、核爆試驗任務,1966年12月28日上午,氫彈熱核試驗成功了,各路參加會戰(zhàn)的工作人員都露出勝利的微笑,撤出試驗場地,匯聚在總指揮部馬蘭基地。傍晚,總指揮部慶祝酒宴的大廳里燈火輝煌,大家歡聲笑語,互道慶賀。作為一名裝配工人代表,能夠和聶榮臻元帥,錢學森、朱光亞等科學家,國防科委副主任張振寰將軍、李覺將軍共同舉杯慶賀成功,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和榮幸。我激動地看著自己代表二二一廠工人的這雙粗糙的大手,眼前閃現出核爆炸的場面:那燃燒的火球比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的光還要亮、時間還要長、爆炸聲還要響、威力還要大,這是第一顆氫彈試驗!我們不僅裝配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導彈,很快也裝出了我國第一顆氫彈!在這振奮人心的時刻,一首小詩在我的心底里再次誕生:“沙飛戈壁野茫茫,排排帳篷風太狂;搏風抗寒腰桿直,各路英雄擺戰(zhàn)場;原子彈接氫彈出,科技攻關靠棟梁;核爆轟鳴排大地,火球凌云萬道芒?!?/p>
這幾首即興小詩,被我深深珍藏在記憶深處,直到二二一廠退役后,才敢拿出來公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