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琴 岳麗霞
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yī)醫(yī)院 四川峨眉山 614215
關于骨科老年患者的護理體會
劉桂琴 岳麗霞
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yī)醫(yī)院 四川峨眉山 614215
目的:針對老年骨科患者疼痛癥狀和恢復程度的綜合護理方法,總結老年患者的護理體會。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間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100例,按照患者數量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保證兩組的實例數量一致。結果:數據顯示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高于醫(yī)護觀察組,其滿意度也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0.0%),將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需要從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并發(fā)癥護理三大方向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治療,收集患者的護理體會數據,提高護理效應,加大應用領域。
骨科護理;老年患者;護理體會
老年人的身體體質問題隨著醫(yī)療體制建設改革逐步得以完善,其中涉及到老年人肢體不夠協調性,肢體反映能動力,骨質性問題等得到了反應。老人抵抗力相對年輕人來說較差,對病毒的抵抗能力弱,容易感染細菌,造成傷風感冒等,更重要的是骨質性問題。文章就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間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100例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調研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間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患者。觀察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名,年齡60-85歲,有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19例,有脛腓骨骨折患者15例,其它骨干骨折患者8例,有手外傷患者8例。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60-84歲,有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20例,有脛腓骨骨折患者14例,其它骨干骨折患者7例,有手外傷患者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骨折類型等基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需要從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并發(fā)癥護理三大方向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治療,收集患者的護理體會數據。具體內容如下:
1.2.1 骨科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
為了避免老人長期處于這樣一種壓迫感,醫(yī)護人員需要更好的對老年患者做好心理工作,適當的帶領老人出去散步,聊天等。
1.2.2 骨科老年患者的營養(yǎng)護理
如果要讓患者更好的恢復,首先要觀察骨骼的愈合程度,其次是飲食的加強,按照每天的飯量配備適當的綠色蔬菜水果,適量的食用堅果類食物能補充鈣及微量元素的攝入,加強骨質的生長,堅硬。在術后恢復的一段時間,醫(yī)護人員可以根據病情提供更多高蛋白,高維生素,鈣含量較高的食物。
1.2.3 骨科老年患者的連續(xù)性并發(fā)癥預防
(1)呼吸道疾病。由于老年人肺部功能相對減弱、抵抗力降低,以及伴有呼吸系統病史者,加上患者還要長時間臥床,而在長期臥床影響之下患者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墜積性肺炎等疾病,所以患者在入住醫(yī)院的同時需要做一個全身性的檢查并囑托相應的注意事項。
(2)高血壓。高血壓在老年人群中屬于多發(fā)性疾病,主要由于老年人缺乏適當的運動導致血管堵塞形成動脈硬化,或者影響血壓升高的其他一些心理性因素。醫(yī)護人員不能懈怠,需要定期為患者進行機體血壓,血糖的測量。
(3)壓瘡。老年人長期臥床、小夾板外固定、石膏固定等是壓瘡高發(fā)人群,醫(yī)護人員應該準確動態(tài)評估患者發(fā)生壓瘡的風險,風險因素包括患者的感知、失禁情況、活動力、移動力、營養(yǎng)情況、摩擦力、剪切力。密切觀察,耐心細心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的翻身方法,受壓皮膚的護理。
(4)深靜脈血栓。老年人骨折后臥床時間長,疼痛,或其它顧慮,往往不愿多活動,致使血流緩慢,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針對此類病員密切觀察患者的疼痛腫脹等情況,指導病員合理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做好預防護理。
1.3 臨床效果評判
對于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問題,本文運用數字1到10表示由輕到重的程度,VAS評估可以借助一般的醫(yī)療數據收集和統計階段,本文運用VAS評估對患者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包括護理的滿意性,術后一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以及患者對于治療的疼痛程度,而對護理的滿意度則根據我院自行設定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試驗數據采用PSS19.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X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的數據進行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下表1-1。
表1-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n(%)]
結合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如今的老年人群不同于早年的人群,醫(yī)療設備和器械應用的領域范疇超出了傳統的醫(yī)療設備,很多類型的設備采用高科技,加快了運行速度,幫助患者能夠更快的接受康復療程。其次是營養(yǎng)輔助,如果患者沒有一個健全的醫(yī)療膳食系統,一味的不注重成分,那么對于疾病以及未來的連續(xù)性并發(fā)癥就會沒有抵抗效應;有效的鍛煉是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通過對老年骨科患者的護理干預,重點加強心理護理、飲食護理、預防并發(fā)癥護理及康復護理,是對患者本身機制的一種提高,也是對患者護理體會的一種實質性提升,其提供的數據和新型方法能夠充分體現現代護理模式與護理手段,提高生活質量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劉苑紅.對骨科老年臥床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09(14):66-67.
[2]劉秀英.老年骨科臥床患者護理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2(16):126-127.
[3]王玉玲,楊秋紅.老年骨科患者的護理體會[J].健康大視野:醫(yī)學版,2013(11):1150.
R781
A
1672-5018(2016)12-074-01